一、 应急分级响应程序
(1)一级响应程序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
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
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二级响应程序 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事故发生单位应当配合
县(区)人民政府启动特种设备事 故应急预案。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
导下积极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三级响应程序 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时,县 (区)市场监督管
理局 在取得县 (区)人民政府同意 后,应当立即报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请求上级增援。
二、 现场紧急处置工作程序及要求
现场紧急处置工作程序及要求见表 4-1。
表 4-1 现场紧急处置工作程序及要求
处置
程序
处置内容 处置要求
1
对事故危
害程度进
行初始评
估
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
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情况等。
2
封锁事故
现场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有
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
进行封存,由专人看管;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严禁一
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
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
秩序。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
故现场物品时,负责移动的单位或者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记,绘制
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
的,应当现场制作视听资料。
3
探测危险
设备和物
资,控制
危险源
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
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设备和物资的
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
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
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4
建立现场
工作区域
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
援的安全工作区域。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 漏 应当设立
三 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 缓冲 区域和安全区域。
5
抢救 受 害
人员
及时、 科学 、有序地开展 受 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 转 移,尽 最
大可能 降低 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 造成 的财产损失。
6
设立人员
疏 散 区
根据事故的类别、 规模 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 果断 迅速地 划
定危险 波 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 撤离 危险 波 及范
围和区域。
7
清 理事故 针对事故对人 体 、动 植 物、 土壤 、 水 源、 空 气 已经造成 的和可能 造
现场
成 的危害,迅速采取封 闭 、 隔离 、 清洗 、 化学中 和等技术措施进行
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 继续 和 环境 的 污染 。
三 、 常见承压 类特种设备事故基本紧急处置技术措施
常见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基本紧急处置技术措施见表 4-2。
设备类
别或场
所
介质
特性
事故可能
形式
现场紧急处置 主 要措施
所需 主 要 装 备
锅炉
蒸汽
及 热
水锅
炉
(1) 爆
炸 ;
(2)次
生、 衍 生
和 耦 合
事故;
(3) 倒
塌 ;
(4) 炉膛爆
炸 。
(1)事故现场 群众 疏 散 ;
(2)控制或切 断 事故灾害 链 ,防止
次生、 衍 生和 耦 合事故发生;
(3)调 用锅炉 类专 家 、相应专 业 抢险
队和抢险所需设备和 器具 ;
(4) 协 调 企业 抢险队现场抢险。
(1)抢险专 用 设
备和 器具 ;
(2)抢险专 用 防护 用
品。
导 热
油锅
炉
(1) 爆
炸 ;
(2)失
火 ;
(1)事故现场 群众 疏 散 ;
(2)控制或切 断 事故灾害 链 ,防止
次生、 衍 生和 耦 合事故发生;
(3)调 用锅炉 类专 家 、相应专 业 抢险
(1) 堵漏 专 用 设
备和 器具 ;
(2)抢险专 用 防护 用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