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知识–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

2025年3月610:17:48发布者:Uncle_F 17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2966字
第1页

三相指 L1---(A)相、L2---(B)相、L3---(C)相三相,

四线指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 N 线(中性线),或称零线。不包括不通过

正常工作电流的 PE 线(接地线)。

由于在三相四线制中有中线,而中线的作用在于保证负载上的各相电压接近对称,在

负载不平衡时不致发生电压升高或降低,若一相断线,其他两相的电压不变。所以在低压

供电线路上采用三相四线制。

L1---(A)相、L2---(B)相、L3---(C)相,各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线电压为 380

伏。

L1---(A)相、L2---(B)相、L3---(C)相中的任一相与 N 线(中性线) 或称零线间的电压,

称为相电压。相电压为 220 伏。

三相五线制中五线指的是:三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

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

两根"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话,对

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理论上它们都是零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

冲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

些电子电路中如果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能会损坏电气元件

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

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

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

结构的区别: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 20-30 米重复接

地。

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

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

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 PE 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

流入大地。

居民用电(家庭用电)称为单相供电。即以上所说的(A、B、C 相)线其中的任一相和 N

线(中性线) 或称零线的供电。电压为 220 伏。也就是单相两线的供电。

三相四线制的漏电保护器严格地讲,在输入端必须是按照规定四根线都接入,而输出

端可以是只接一相线一零线(单相)或两相(比如电焊 的 380 V 两相)或三相(比如电

)或三相四线都接(比如电 加照 )。如果零线不 漏电保护器而 接和用电设备

接,那从相线出来的电流(指单相)在“回路”到电 时就不 过漏电保护器 时漏

电保护器就 检测 到这个电流(相当于漏电流),所以就引起漏电保护器 跳闸 有当三相

电路中由于负载不平衡而引起中性点不是零电位, 致零线有电流,所以零线不 过保护

器的话也会引起 跳闸 是不 么设备,输出端的零线都不得接地, 否则将无法 正常

供电,如 对设备接保护接地线必须从设备外壳 接接线至大地。 三相四线制用漏电保护

总页数:3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