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铁素体铸钢?
铁素体铸钢是以铁素体为主要组织的铸钢材料。
一、特点
1. 良好的韧性:铁素体组织赋予铸钢较好的韧性,使其在承受冲击载
荷时表现出色。
2. 较高的耐腐蚀性:在特定环境下,铁素体铸钢对一些腐蚀介质具有
一定的抵抗能力。
3. 良好的可加工性:相对容易进行机械加工,可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
要求的零件制造。
二、应用领域
1. 一般机械制造: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如齿轮、轴、箱体等。
2. 化工设备:由于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化工容器、管道
等设备。
3. 汽车工业: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发动机缸体、
曲轴等。
三、生产工艺
1. 熔炼:通过电炉、转炉等设备将钢水熔炼至所需成分。
2. 铸造:采用砂型铸造、精密铸造等方法将钢水铸造成所需形状的铸
件。
3. 热处理: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如退火、正火等,以改善铸
钢的组织和性能。
铁素体铸钢的化学成分控制范围参考
铁素体铸钢的化学成分控制范围因具体的使用要求和标准而异,以下是
一般情况下的大致范围:
一、碳(C)
含量通常在 0.05% - 0.25%之间。低碳含量有助于保持铁素体组织,
提高韧性和耐腐蚀性。
二、硅(Si)
一般在 0.5% - 2.5%左右。硅可以促进铁素体形成,提高强度和耐腐
蚀性。
三、锰(Mn)
常见范围为 0.5% - 1.5%。锰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淬透性。
四、铬(Cr)
含量可能在 0.5% - 28%之间,具体取决于对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的要
求。低铬含量有助于保持铁素体组织,高铬含量可提高耐腐蚀性。
五、镍(Ni)
一般在 0.5% - 3%左右,可提高韧性和耐腐蚀性。
六、钼(Mo)
通常在 0.1% - 1%之间,可提高强度和淬透性。
七、磷(P)和硫(S)
应尽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 P 不超过 0.05%,S 不超过 0.03%,以
减少对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的不利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化学成分控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铸造工艺
和相关标准来确定,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以确保铸钢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铁素体铸钢材质牌号介绍:
一、 ZG 1Cr1 7
1. 成分特点:主要 合金元 素为铬,含量 约 为 1 7 %。碳含量相对较低。
2. 性能特点: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特 别 是在氧化性介质中表现出色。
由于是铁素体组织,其韧性和 塑 性较好, 但 强度相对较低。可用于制造
化工设备、 食品 加工机械等对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二、 ZG 0Cr13
1. 成分特点:铬含量 约 为 13%,碳含量 极 低。
2. 性能特点:耐腐蚀性 优 良, 尤 其是在 弱 腐蚀性介质中。具有较高的
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适用于制造水轮机 叶片 、 阀门 等零件。
三、 ZG 1Cr25 T i
1. 成分特点:含有较高的铬( 约 25%)和一定量的 钛 。
2. 性能特点:在高 温 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钛 的加 入 可
以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热性。主要用于制造高 温 下工 作 的零件,如炉用 构
件等。
四、 ZG 1Cr28
1. 成分特点:铬含量高 达 28%左右。
2. 性能特点:具有 极 高的耐腐蚀性,在强腐蚀性介质中表现 突 出。 但
由于铬含量高,其 硬 度也相对较高,韧性和 塑 性可能 会 受 到 一定影响。
可用于制造化工、 石油 等领域的耐腐蚀零件。
这 些铁素体铸钢牌号在不同的应用 场景 中发 挥着重 要 作 用, 选择 时需要
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工 作 环境和性能需求进行 综合 考 虑 。
铁素体铸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 几 种:
一、退火
1. 完全 退火:
目 的: 消除 铸造应力、 降 低 硬 度、改善 切削 加工性能,细化晶粒, 均匀
组织。
工艺:将铸钢加热 到 Ac 3 以 上 30 ~ 50 ℃ ,保 温 一定时间, 然后随 炉
缓慢冷却 至 500 ℃ 以下, 再 出炉 空冷 。
适用情况:适用于化学成分不 均匀 、组织 粗 大、铸造应力较大的铁素体
铸钢件。
2. 去 应力退火:
目 的: 消除 铸件在铸造、加工和焊接等过程中产生的 残余 应力, 防止 铸
件 变 形和 开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