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酸性介质中, 用 KMnO4 溶液滴定草酸盐时应(A)
A.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 以后逐渐加快
B. 开始时快, 然后缓慢
C. 始终缓慢地进行
D. 接近终点时, 加快进行
2、大量的 SiO2 (硅酸盐) 试样的测定应选择(A)
A. 重量法 B. 碘量法 C. 分光光度法 D 滴定法
3、称取工业 K2Cr2O7 20g, 配制铬酸洗液, 应选择(A)
A. 台式天平 B. 电光天平 C. 半微量天平 D. 微量天平
4、下列操作哪一种是正确的(A) 。
A. 滴定之前用操作溶液将滴定管淋洗几次
B. 称量某物时, 未冷至室温就进行称量
C. 发现某砝码有腐蚀时, 仍使用该砝码
D. 滴定之前用被滴定的溶液淋洗锥形瓶
5、聚四氟乙烯制品不能接触下列何种物质。( D)
A. 浓硝酸 B. 王水 C. 浓碱液 D. 液氯
6、2.5gNa2S2O3 其摩尔质量为 248.2g/mol 配制成 1 升溶液, 其浓度
(mol/L), 约为(B) 。
A. 0.001 B. 0.01 C. 0.1 D. 0.2
7、现需配制 0. 2mol/LHCl 溶液和 0. 2mol/LH2SO4 溶液, 请从下列仪器中选
一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C) 。
A. 容量瓶 B. 移液管 C. 量筒 D. 酸式滴定管
8、用 25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A. 25ml B. 25. 0ml C. 25. 00ml D. 25. 0000ml
9、把 NaCl 溶液加热蒸发至干, 直至析出全部溶质, 选用最合适的仪器是(B) 。
A. 表面皿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
A. 将浓 H2SO4 慢慢的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稀释
B. 把烧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C. 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
D. 将胶头滴管伸进试管里滴加液体
11、在酸碱中和滴定时, 不会引起误差的操作是(A) 。
A.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 留有少许蒸馏水便注入待测液, 再滴定
B. 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后, 直接注入待测液, 再滴定
C. 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 直接用来移取待测液
D.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 直接注入标准溶液, 再滴定
12、 一般采用指示剂的量为: (D)
A. 1~2ml B. 越多越好 C. 不少于被测溶液的 1/10 D. 1~2 滴
13、用酒精灯加热时, 受热物应放在火焰的(C) 。
A. 焰心 B. 内焰 C. 外焰 D. 内焰和外焰之间
14、用托盘天平称量 药 品, 它只 能准确 到 : (B) 。
A. 1g B. 0.1g C. 0.01g D. 0.001g
15、下列 坩埚 中 可 以用来 代替铂坩埚 用于以过 氧化钠 进行 熔融 的有(B) 。
A. 瓷坩埚 B. 铁坩埚 C. 石英坩埚 D. 银坩埚
16、用 邻菲罗啉 法测定 锅炉 水中的 铁,p H 需 控 制在 4~6 之间 ,通常 选择(D)
缓 冲 溶液 较 合适。
A. 邻苯二甲 酸 氢钾 B. NH3 — NH4Cl C. NaHCO3 — Na2CO3 D. HA c—
NaA c
17、测定物质的 凝固 点 常 用( C) 。
A. 称量瓶 B. 燃 烧瓶 C. 茹 何 夫 瓶 D. 凯达 尔烧瓶
18、34.2gAl2 (SO4 )3 (M = 342g/mol) 溶 解 成 1 升水溶液 ,则此 溶液中 硫 酸 根
离子 的 总 浓度是(D) 。
A. 0.02mol/L B. 0.03mol/L C. 0.2mol/L D. 0.3mol/L
19、 向含 有 Ag + 、Hg2 + 、A13 + 、 C d 2 + 、Sr2 + 的 混 合液中 , 滴加稀盐酸 , 将
有(A) 离子生 成 沉淀 。
A、Ag + 、Hg2 +
B、Ag + 、C d 2 + 和 Sr2 +
C、Al3 + 、Sr2 +
D、 只 有 Ag +
20、 对 于体 系 2H I ( 气 ) → H2 ( 气 ) +I 2 ( 气 ) ,增 大 压强, 将加快 反 应 速 度 ,
此 时(C) 。
A. 正 反 应 速 度大于 逆反 应 速 度
B. 逆反 应 速 度大于正 反 应 速 度
C. 正 逆反 应 速 度以 同等程 度加快
D. 仅 正 反 应 速 度加快
21、 若 电器仪器 着 火不 宜 选用(B) 灭 火。
A. 1211 灭 火器 B. 泡沫灭 火器 C. 二氧化碳灭 器 D. 干 粉灭 火器
22、 使用 安瓿球 称样时 , 先 要将 球泡 部在(D) 中微热。
A. 热水 B. 烘箱 C. 油浴 D. 火焰
23、 根据相似相 溶 原理, 丙醇易 溶于(D) 中。
A. 四氯 化碳 B. 丙酮 C. 苯 D. 水
24、在分析实验中 ,可 以用(D) 来进行物质的定性 鉴 定。
A. 分 离系数 B. 分配 系数 C. 溶 解 度 D. 比 移 值
25、(B) 是将 已经交换 过的 离子交换树酯, 用酸 或 碱 处理, 使其 恢复原状 的过 程 。
A、 交换 B、洗 脱 C、洗 涤 D、 活化
26、分析用水的质量要 求 中 , 不用进行 检 验的指标是(B) 。
A. 阳离子 B. 密 度 C. 电 导率 D. p H 值
27、 常 用分析 纯 试剂的标 签色带 是(D) 。
A. 蓝色 B. 绿色 C. 黄色 D. 红色
28、 目视比色 法中 ,常 用的标准 系 列法是 比较 ( D)
A. 入 射 光的 强 度
B. 透 过溶液后的光 强 度
C. 透 过溶液后的 吸收 光 强 度
D. 一定 厚 度溶液的 颜色深浅
29、在纸 层 析时 , 试样中的 各组 分在 流动相 中( B)大的物质 ,沿着流动相 移 动
较长 的 距离 。
A. 浓度 B. 溶 解 度 C. 酸度 D. 黏 度
30、以下 基 准试剂使用前干 燥条件 不正确的是( C)
A. 无 水 Na2CO3 270~300 ℃
B. Z nO 800 ℃
C. CaCO3 800 ℃
D. 邻苯二甲 酸 氢钾 105~110 ℃
二、判断题
1.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可 用精制的草酸标定。( X )
2. 天平的 稳 定性越好 灵敏 度越 高 。( X )
3. 过 氧化氢与高锰 酸 钾反 应时 , 过 氧化氢 是 氧化 剂。( X )
4. 变色范围必须 全部在滴定 突跃范围 内的指示剂 可 用来指示终点。( X )
5. 金属离子与 E D T A 配合物的 稳 定 常数 越大 , 配合物越 稳 定。( √ )
6. 乙 醚 是一种 优良 溶剂 ,它 能溶于水和 很 多有 机 溶剂。( X )
7. KMnO4 滴定草酸时 , 加入 第 一滴 KMnO4 时 ,颜色消失很 慢 ,这 是 由 于溶液
中 还没 有 生 成能使 反 应加 速 进 Mn2 + 。( √ )
8. 酸碱浓度 每增 大 10 倍, 滴定 突跃范围 就 增 加一 个 p H 单位 。( X )
9. p H 值减小 一 个单位, 溶液中 氢离子 浓度 增 加 10 倍 。( √ )
10. 测定水的电 导率可 以 反映 出水中 所含杂 质的多少。( X )
11.分析 纯 NaOH 固 体 ,可 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X )
12. 已 配制好的 杂 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应直接 贮存 于容量瓶中 保存 使用。( X )
13. 极 性物质 易 溶于 非极 性物质 , 而非极 性物质 易 溶于 极 性物质。( X )
14. 两 物质在 化学反 应中 恰 好 完 全作用 , 那么它们 的物质的量一定 相等 。( X )
15. 对粉碎 后的 固 体样品进行 缩 分时 , 缩 分次 数 越多越好。( X )
16. 熔融 法分 解 样品时, 酸性样品一般用酸性 熔 剂, 碱性样品一般用碱性 熔 剂。
( X )
17.测定 熔 点 常 采用 毛细 管 熔 点法。( √ )
18.测定物质的 凝固 点 可判断 出物质的 纯 度。( √ )
19.干 燥 剂 吸收 水分的能 力 是 无限 的 , 可 以使样品 完 全干 燥 。( X )
20. 任 何样品的水分 均可 用 卡 尔 -费休 法进行测定。( X )
21.有 色 溶液的 吸 光度为 0 时 , 其 透 光 率也 为 0。( X )
22. 显色 时间越 长 越好。( X )
23. 透明 物质不 吸收任 何光 ,黑色 物质 吸收所 有光。( √ )
24.有 色 溶液 符 合光 吸收 定 律, 其浓度 增 大后 , 其最大 吸收波长增 大 , 其摩尔 吸 光
系数增 加。( X )
25. 凡 是能被 肉眼感觉到 的光称为 可见 光 , 其 波长范围 为 300~1000nm。( X )
26. 显色 剂用量和溶液的酸度是 影响显色反 应的重要 因素 。( √ )
27.不 同 浓度的有 色 溶液 ,它们 的最大 吸收波长也 不 同 。( X )
28.物质 呈 现的不 同颜色,仅与 物质 对 光的 吸收 有 关 。( X )
29.有 色 物质的 吸 光度 A 是 透 光 率 的倒 数 。( X )
30.测定 离子强 度 较 大的样品 , 应使用 同 样 离子强 度的标准缓 冲 溶液定 位,这 样 可
以 减 少测量误差。( √ )
三、填空题
1. 聚氟乙烯的 熔 点为 380~385 ℃ , 最 高 工作温度 250 ℃ 。
2. 为 了减 少 随机 误差应该 同 时多 做 几次平行测定 , 用 算术 平 均值 表示分析 结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