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自主招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场考试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分配好时间。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阅读( 40 分)
( 一 ) 文言文阅读 ( 本题共 5 小题, 3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吾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
乎 ?”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
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
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 节选自佚名《二翁登泰山》 )
材料二:
四月既望乘山桥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有碧
霞宫东岳庙。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仰晞岩隙,白云孤翱。历阶
可升,不知所 极 。 俯视则 一 线危磴 , 窈深莫测 ,目 眩神骇 , 趁起却顾 。 屏息释虑 , 鼓勇复 前。 俄 登天门,道 忽坦夷
异境顿辟 , 赌 所未 见 ,方自 幸向 之不 遽止 也。
是 夕 宿碧霞宫。四 更 后 趋 岱顶东之日 观 峰, 候 日出。 风雨骤 至, 寒 甚, 良久雨止 。 极 东 红光 一 缕 , 横亘凝 云
之下。 俄 而 璀璨耀 目, 日 轮晃漾 , 若 自 地 面 涌 出。 体 不甚 圆 , 色正赤 ,可 逼视 。其上 明 霞 五色 ,如数 百匹锦 。 顾
视女墙 ,日 景 甚 微 , 忽 又不 见 。
( 节选自 薛福 成《登泰山 记 》 )
材料三:
泰山 正 南面有三 谷 。中 谷绕 泰 安城 下, 郦 道 元 所 谓环 水也。余始 循以 入,道 少 半,越中 岭 , 复循西谷 , 遂 至
其 巅 。古时登山, 循 东 谷 入,道有天门。东 谷 者,古 谓 之天门 溪 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 岭及 山 巅 , 崖限当 道
者, 世 皆 谓 之天门云。道中 迷雾冰滑 , 磴几 不可登。 及 既上, 苍 山 负雪 , 明烛 天南。望 晚 日 照城郭 , 汶 水 、徂徕
如 画 ,而半山居 雾若带 然。
( 节选自 姚鼐 《登泰山 记 》 )
1. 材料二中 画波浪线 的 部 分需 要断句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 位置画 上 / 。 (6 分 )
四月既望乘山桥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有碧
霞宫东岳庙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
2. 下 列 对材料中 加点 的 词语及 相 关内容 的 解说 ,不 正确 的一项是 ( )(5 分 )
A. 绝,在文中是“ 横渡 ”的意 思 , 与 《 劝 学》“而绝江 河 ”中的“绝”意 思 相同。
B. 四 更 ,又 称 “四 鼓 ”, 旧 时把一夜分为 五更 ( 五鼓 ) ,四 更 在 五 时,是 指 凌晨一时至三时。
C. 顾 ,在文中是“回 头 ”的意 思 , 与 成 语 “三 顾茅庐 ”“ 奋 不 顾身 ”的“ 顾 ”意 思 不同。
D. 景 ,在文中是“日 光 ”的意 思 , 与 《岳 阳楼记 》中“至 若春 和 景明 ”的“ 景 ”意 思 不同。
3. 下 列 对材料有 关内容 的 概述 ,不 正确 的一项是 ( )(5 分 )
A. 材料一 记叙了 二翁登泰山的经 过 ,二翁老 当益壮 ,不 畏困难 , 积极进取 , 充 分证 明了 “有 志 者,事 竟 成”的人
生 哲理 。
B. 材料二中 作 者 来到 南天门, 向 上 看石 阶山道巍然 直 入云天, 向 下 看石 阶 险峻 如 线、深 不 见底 , 使 人 产 生 进退两
难 之 感 。
C. 材料二 描 写 到 泰山 观 日出, 与姚鼐 《登泰山 记 》中的写 法类似 ,也是 按 时间 顺序 写日出的 过程 ,也 运 用 了正侧
面结 合及比喻 的 手法 。
D. 材料三 姚鼐 登上泰山山顶后, 俯视 山下 景观 ,山水 城郭 甚是 美丽 , 令 人 感受到身处险 峰 更能欣赏到 无 限风光 的
哲理 。
4. 把材料三 翻译 成 现代汉语 。 (10 分 )
5. 材料二 、 三 都描 写 了 登山的 过程 ,二者的 侧重点 有何不同 ? (4 分 )
( 二 ) 古 代 诗 歌 阅读 ( 本题共 2 小题, 10 分 )
阅读下面 这首宋词 ,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①
黄庭坚
万 里 黔 中一 漏 天, 屋 居 终 日 似 乘 船 。 及 至 重阳 天也 霁 , 催醉 , 鬼 门 关②外蜀 江前。
莫笑 老翁 犹气岸③ ,君 看 , 几 人 黄菊 上 华颠④ ? 戏马台 南 追两谢 ⑤ , 驰射 , 风 流 犹 拍 古人 肩 。
【 注 】① 本 词 写 于 黄庭坚 被贬谪 到黔 州 时。 ②鬼 门 关 : 指石 门 关 ( 位 于 今 重 庆市奉 节 县 东 ) , 两 山相 夹 好 似鬼 门 关 。
③气岸 : 气 度伟 岸 的意 思 。 ④颠 : 头 顶。 ⑤ 戏马台 :一名 掠 马台 。 晋 安 帝义熙 十二年, 刘裕 北 征 ,九月九日 会僚属
于此 , 赋 诗为乐, 谢 瞻 和 谢 灵 运 各赋 诗一 首 。
6. 下 列关 于 这首词 的 理解与 分 析 ,不 正确 的一项是 ( ) ( 4 分)
A. 开篇 前 两句 分 别 运 用 夸张 和 比喻 ,既是 黔 州秋 日 淫 雨 的生动再 现 ,也 点 出 了词 人的生 存条件 。
B.“ 重阳 ” “ 催醉 ” 等 词 表 明 本 词 可 能 创 作 于 重阳 节 宴会 场所,“ 催醉 ” 暗含 词 人 被贬 后的 抑郁心 境 。
C.“ 鬼 门 关外 ”既 点明地点 ,是 词 人登 临 俯 瞰 蜀 江的 高 处 ,其 险峻 也可用 来 反衬 词 人 得失忘怀 的 胸襟 。
D. 本 词气 韵豪迈 , 语 言 新奇 不 落俗套 ,用 典 自然 贴切 , 显示 了作 者 身处 逆 境 而 宠辱 不 惊 的 旷达 气 度 。
7. 山 谷词 讲究章 法 ,前人 评 本 词 有“一 抑 三 扬 ”的结 构特 点 ,请结 合词句 简 要 分 析 。( 6 分)
二. 语 言文 字 运 用 (20 分 )
( 一 ) 语 言文 字 运 用 Ⅰ (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 字 ,完成下面小题。
走 进 四 川博物院 ,《 高 山仰 止 回望东 坡——苏轼 主题文 物特展 》 正 在 展 出。 头 戴斗笠 , 脚穿木屐 , 双 手 撩
起 衣摆 , 展厅 起点处明代 朱 之 蕃 所 绘 的 苏轼像轴 , 让 不 少观 众 对 苏轼 有 了直观 印象 。 这 是 苏轼流放儋州 时的生
活 写 照 , 尽管 极 其 艰苦 ,他 仍 ① , 以 著 书 为乐。 以 《 苏轼宦游图 》为 引 , 展 览 利 用 大量 文 物 、 图像 和诗文 串
联 起 苏轼 人生中的 亮 点 。 陕 西 凤翔 是 苏轼政治 生 涯 的 起点 ,他 深 入 民 间 与百 姓一 起 抗旱救灾 ,著名的“ 喜 雨
亭 ” “凌 虚 台 ”皆有 图 文 展示 ,生动 直观 。 借助 视 频技术 , 西 湖 一 角被 “ 搬 进 ” 展厅 , 苏轼 两 入 杭州赈灾放粮 、
疏浚 运河 的 故 事 娓娓 道 来 。“老 夫聊发 少 年 狂 , 左牵 黄 , 右擎 苍 …… ” 了解 苏轼 在 密州惩治盗贼 、 整 顿 军政 的事
迹后, 观 众 重 读 这首词 , 内 心激荡 , 豪情 ② 。 ( ) 中年 以 后 苏轼接连被贬 , 远 至 海 南 岛 。四 海飘零 中,他 进
入 创 作 高 峰。 展 览 展 出 了明代 许 光 祚书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 清康熙款青花 后 赤 壁赋 笔 筒等 文 物 , 苏轼影响 之 深
远 , ③ 。 展 览 还围 绕 苏轼 的 爱 好 专设 了 一 个单 元 , 穿 行在 展厅 中, 看 苏轼 纵 情 山水 、 饮茶品 酒 、 制 作美 食 ,
琳琅 满目的 展品 叙说 着 “ 此心 安处 是吾 乡 ”。
宋代 四 川 的 产 业 兴旺 , 催 生 了 文 化昌 明、 人 才 辈出的 局 面。本 次特展 将 背 景 介绍贯穿 始 终 , 通 过 一 件件 文
物 向观 众揭示 出 苏轼 成长的时 代风 貌 , 能 够走近 他 丰盈 的 精 神世 界 。
8. 请在文中 横线处 填入 恰 当 的成 语 。 (3 分 )
9. 下 列句 子 中的“ 让 ” 与 文中 加点 的“ 让 ”,意 义 和用 法 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
A. 哥哥 三 打祝 家庄 身 亡 之后, 众 兄弟 让 我 为 头 领 。
B. 公共场所不 让 吸烟 。
C. 事 情发 生 太突 然 了 , 让 他不知所 措 。
D. 他 让 自行 车给撞 了 。
10. 下 列 在文中 括 号 处 补 写的诗 句 , 最 恰 当 的一项是 ( )(3 分 )
A.“ 问 汝平生 功 业, 黄 州 惠 州儋州 。”
B.“ 即 从巴峡 穿 巫峡 , 便 下 襄 阳向 洛 阳 。”
C.“ 回 首向来 萧瑟 处 , 归 去,也无 风雨 也无 晴 。”
D.“ 会 挽雕弓 如满月, 西 北望, 射 天 狼 。”
( 二 ) 语 言文 字 运 用 Ⅱ ( 本题共 2 小题, 11 分 )
阅读下面的文 字 ,完成下面小题。
“ 活化 石 ” 植 物通 常 ① :一是 起 源 古老,分 类 系统 位置 孤 立; 二是 形态 特征 从 一 个 较 为 久 远 的 地 质 时间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