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团体标准 T CIAPS0002-2017 )

2025年2月2613:05:28发布者:Uncle_F 174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29624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团体标准 T CIAPS0002-2017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团体标准

T/CIAPS0002 2017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Specific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y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2017 年 12 月 25 日发布

2018 年 1 月 1 日实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

T/CIAPS0002—2017

I

目录

.................................................................................................................................................................. I

标准名称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建筑安全设计规范 ............................................................................................................................................. 2

5.1 厂区建筑物设计 ..................................................................................................................................... 2

5.2 消防车道 ................................................................................................................................................. 2

5.3 防火、防烟分区设计 ............................................................................................................................. 2

5.4 安全疏散 ................................................................................................................................................. 7

5.5 防爆、泄压 ............................................................................................................................................. 7

5.6 灭火系统 ................................................................................................................................................. 8

5.7 排烟系统 ................................................................................................................................................. 9

6 生产过程安全规范 ............................................................................................................................................. 9

6.1 一般要求 ................................................................................................................................................. 9

6.2 仓库安全管理 ......................................................................................................................................... 9

6.3 配料系统 ............................................................................................................................................... 10

6.4 涂布 ....................................................................................................................................................... 10

6.5 装配 ....................................................................................................................................................... 10

6.6 注液 ....................................................................................................................................................... 10

6.7 化成 ....................................................................................................................................................... 11

6.8 老化 ....................................................................................................................................................... 11

6.9 PACK 组装 .............................................................................................................................................. 11

6.10 成品库 ................................................................................................................................................. 12

7 电池测试 ........................................................................................................................................................... 12

A (资料性附录)主要物料和工艺的物质火灾特性分类支持标准条款和数据 .......................... 13

B (资料性附录)粉尘爆炸性测试及控制 ....................................................................................... 21

C (资料性附录)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常见火灾处置预案 ...................................................... 23

D (资料性附录)使用闪点和引燃温度、蒸汽浓度判断物质火灾风险的方法 .......................... 26

II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安全生产的基础要求,对建筑安全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电池测试提出了

安全规范,对主要物料和工艺的物质火灾特征进行了科学分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组长单位: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副组长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宇量电池有

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成员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曙鹏科技(深圳)

有限公司、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

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邦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

公司、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深圳普瑞赛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全民安全生产研究院、深圳

市公安局大鹏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兴才、许辉勇、张寿波、毛焕宇、韩冰海、刘付勇、伊炳希、桑田、陈朝阳、

唐琛明、于立娟、韩晓辉、吴庆祝、李锋、邹海永、黄院军、陈瑶、郭锋、徐洪斌、赵玲、李志刚、饶

睦敏、刘建生、潘锋、宫璐、肖修昆、张洪军、孙毅、刘彦龙、路慧。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工厂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及生产过程;宜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安全

评价、消防验收、职业卫生评价等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14

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611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AQ4272-2016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AQ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GA/T 536.1-2013 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锂离子电池 lithium ion cell

含有锂离子的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容器和端子

等,并被设计成可充电。

3.2

锂离子电池组 lithium ion battery

2

由任意数量的锂离子电池组合而成且准备使用的组合体。该组合体包括适当的封装材料、连接器,

也可能含有电子控制装置。

3.3

荷电态 state of charge

锂离子电池使用或搁置一段时间后的剩余容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简写用SOC表示。

3.4

涂布 coating

将浆料以一定的量均匀的涂到集流体上的过程。

3.5

化成 formation

激活电池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SEI膜的电化学过程。通常指首次对电池充电的过

程。

3.6

老化 aging

将化成后的电池在一定的环境(温度、气压)条件下存放一段时间,以筛选出劣质产品的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厂房和生产线的设计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应满足电池生产流程和环保要求。

4.2

厂房和生产线的设计满足消防安全的规定。

4.3

厂房和生产线的设计充分考虑人员职业健康。

4.4

采用节能措施,回收再利用热能、电能等能源。

4.5

对于本规范未涉及的风险判定,行业协会宜组织锂离子电池行业专家专题研究、论证。

5

建筑安全设计规范

5.1

厂区建筑物设计

5.1.1

厂房和仓库应独立建造,不应设置员工宿舍。

5.1.2

化成分容车间应靠外墙设置,房间采用不发火花地面,并采取防静电措施。

5.1.3

厂区内建筑物间距应满足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5.2

消防车道

应满足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5.3

防火、防烟分区设计

3

5.3.1

电池生产厂房、仓库等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照表 1 和表 2 界定,主要物料和工艺的物质火灾特性

分类支持标准条款和数据见附录 A。

5.3.2

防火、防烟分区设计应满足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甲、乙类和丙、戊类

的生产区域之间及中转仓库和其它生产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防火隔墙和 1h 的楼板分割。

表 1

主要物料的物质火灾特征表

编号

物料类别

物料名称

危险性分类

R01

原料

正极粉料:钴酸锂粉料、磷酸铁锂粉料、锂

镍钴锰粉料

戊类

R02

原料

负极粉料:石墨、硅碳复合材料、钛酸锂

戊类

R03

原料

导电剂:碳粉

戊类

R04

原料

金属材料:铜箔、铝箔、铜条、铝条、镍条、

导电铜排铜软、铝镍复合带、铜镍复合带、

不锈钢壳、铝壳、铝钉、铝框架、金属紧固

件、金属底托板、SBR 胶液

戊类

R05

原料

隔膜、胶带、铝塑膜、导线、电路板、PVDF

胶粒、CMC、NMP 溶剂、石墨烯浆料、碳纳米

管浆料、树脂胶成分

丙类

R06

原料

室温饱和蒸气压所对应的蒸气浓度小于 LEL

的电解液(混合物)。

满足条件:墙壁为不燃或阻燃材料,独立通

风且联动烟雾或浓度,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小时

丙类

室温饱和蒸气压所对应的蒸气浓度小于 LEL

的电解液(混合物)。

缺乏条件:墙壁为不燃或阻燃材料,独立通

风且联动烟雾或浓度,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小时

甲乙类

R07

原料

低湿度车间使用的金属锂箔

满足条件:墙壁为不燃或阻燃材料,独立通

风且联动烟雾或浓度,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小时

丙类

低湿度车间使用的金属锂箔

缺乏条件:墙壁为不燃或阻燃材料,独立通

风且联动烟雾或浓度,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小时

甲类

锂粉、存储或车辆运输的金属锂带

甲类

R08

原料

室温饱和蒸气压所对应的蒸气浓度大于 LEL

的电解液;喷码油墨;清洁用酒精;DMC ;

甲乙类

R09

包装材料

卡板(不可燃材质)

戊类

R10

包装材料

纸皮、塑料盒、卡板(可燃材质)

丙类

4

M01

半成品

水剂浆料:负极浆料、隔膜浆料、凹版水剂

浆料

戊类

M02

半成品

带涂层的金属箔材,正极极片,负极极片。

戊类

M03

半成品

隔膜、带涂层的隔膜

丙类

M04

半产品

极组、装入外壳的极组、注液未化成电池

丙类

M05

成品

合格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组

丙类

M06

次废品

没有安全缺陷的次废品电池(含浸泡盐水后

的电池)

丙类

有安全缺陷的次废品电池(如安全测试后产

品、运行发现的有安全缺陷产品、使用中被

破坏有安全缺陷的产品等)

甲类

注: R代表原材料,M代表半成品,CMC羧甲基纤维素钠; SBR丁苯橡胶;PVDF聚偏氟乙烯;DMC碳酸二甲酯;NMP N-

甲基吡咯烷酮;LEL爆炸下限简称,英文:Lower Explosive Limit。

表 2

主要工艺的物质火灾特征表

编号

工艺

工艺描叙

危险性分类

P01

水溶剂搅拌(负极浆

料、隔膜浆料、金属膜

浆料搅拌)

以水为主要溶剂(重量比例超过 10%)将其

他戊类粉料、丙类胶粒溶剂混入制成浆料

戊类

P02

水溶剂涂布

以水为主要溶剂的浆料涂布在基材上面且烘

干形成极片

戊类

P03

有机溶剂搅拌

以可燃有机溶剂为主(重量比例超过 30%)

将其他戊类、丙类粉料颗粒溶解形成浆料;

满足通风条件,能够确保低于爆炸下限浓度

5%LEL 时

丙类

以可燃有机溶剂为主(重量比例超过 30%)

将其他戊类、丙类粉料颗粒溶解形成浆料;

不满足通风条件,不能够确保低于爆炸下限

浓度 5%LEL 时

依照闪点或超过

闪点的工作温度,

判断甲乙类

P04

有机溶剂涂布

使用蒸气加热,将可燃有机溶剂为主的浆料

涂布在基材上面且烘干形成极片。

戊类

使用导热油加热,将可燃有机溶剂为主的浆

料涂布在基材上面且烘干形成极片

丙类

使用电加热工艺设备,采取防爆设计合格,

房间浓度不超过 5%LEL 且房间温度低于闪

点,将可燃有机溶剂为主的浆料涂布在基材

上面且烘干形成极片

丙类

使用电加热工艺设备,不满足防爆要求和/

或房间浓度超过 5%LEL,可燃有机溶剂为主

的浆料涂布在基材上面且烘干形成极片

甲乙类

5

P05

辊压

在极片表面施加一定压力使厚度达到规格值

的过程

戊类

P06

分切

用机械切刀将极片分开为窄条

戊类

P07

模切

将极片分开为有形状的极片,采用机械切割

方式

戊类

将极片分开为有形状的极片,设备满足粉尘

防爆要求的激光切割

丁类

将极片分开为有形状的极片,设备不满足粉

尘防爆要求的激光切割

乙类

P08

极组成型

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卷绕在一起形

成极组或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通过堆

叠的方式形成极组

丙类

P09

极组压实

将极组压实

丙类

P10

软连接焊接

采用超声波、电阻焊接方式进行软连接焊接

戊类

采用激光焊接方式进行软连接焊接,激光焊

接的除尘设备满足粉尘防爆要求

丁类

采用激光焊接方式进行软连接焊接,激光焊

接的除尘设备不满足防爆要求

乙类

P11

上支架入壳

用机械手将支架、极组装入电池壳中

丙类

P12

顶盖焊接

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将顶盖和电池壳焊在一

起,设备和除尘器满足粉尘防爆要求

丁类

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将顶盖和电池壳焊在一

起,设备和除尘装置不满足防爆要求

乙类

P13

软包装电池封装

采用加热的方式将极组与铝塑膜进行顶边和

侧边封装的过程

丙类

P14

真空烘烤

在真空炉/箱中一定温度下对未注液电池、隔

膜、极片烘干

丙类

P15

注液

干燥环境下向电池注入电解液,采取了独立

通风、浓度监控、连锁,确保车间浓度≤

5%LEL ,事故换气次数≥12 次/小时

丙类

干燥环境下向电池注入电解液,未采取独立

通风、浓度监控、连锁,不能确保车间浓度

≤5%LEL ,事故换气次数<12 次/小时

甲乙类

P16

开口静置

在干燥环境,一定温度下,对未封口的电池

进行静置,促进电解液吸收

采取独立通风、浓度监控、连锁,确保车间

浓度≤5%LEL ,事故换气次数≥12 次/小时

丙类

在干燥环境,一定温度下,对未封口的电池

进行静置,促进电解液吸收

未采取独立通风、浓度监控、连锁,不能确

保车间浓度≤5%LEL ,事故换气次数<12 次/

甲乙类

6

小时

P17

开口化成

在干燥环境电池未完全密封情况下进行化

成。

分离式设备且高度低于 3 米或是连体的高位

货架高度超过 3 米且货架自带灭火排烟装

置;采取了独立通风、浓度监控、连锁,确

保车间浓度≤5%LEL ,事故换气次数≥12 次/

小时

丙类

在干燥环境电池未完全密封情况下进行化

成。

不能满足分离式设备且高度低于 3 米或是连

体的高位货架高度超过 3 米且货架自带灭火

排烟装置;未采取独立通风、浓度监控、连

锁,不能确保车间浓度≤5%LEL ,事故换气次

数<12 次/小时

甲乙类

P18

化成

在电池完全密封情况下进行化成。

车间的墙壁是阻燃或不燃材料,有独立通风

且和烟温感连锁,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

小时,分离式设备且高度低于 3 米或是连体

的高位货架高度超过 7 米且货架自带灭火排

烟装置

丙类

在电池完全密封情况下进行化成。

车间的墙壁使用易燃材料如泡沫彩钢板,或

没有独立通风和烟温感连锁,或者没有事故

通风能力,或者采用高度超过 3 米连体高位

货架且货架自身无灭火排烟装置

甲类

P19

老化

在一定温度下,对化成后电池静置。墙壁是

阻燃或不燃材料,有独立通风且和烟温感连

锁,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小时;

正常生产和异常救援时燃气浓度不超过

5%LEL;

分离式货架(高度不允许超过 7 米);

丙类

在一定温度下,对化成后电池静置。墙壁是

阻燃或不燃材料,有独立通风且和烟温感连

锁,事故通风能力达到 12 次/小时;正常生

产和异常救援时燃气浓度不超过 5%LEL;连

体的高位货架高度超过 7 米,货架(或堆垛

机)自带灭火装置

丙类

在一定温度下,对化成后电池静置。墙壁使

用易燃材料如泡沫彩钢板,或没有独立通风

和烟雾连锁,或没有事故通风能力,或采用

甲类

总页数:30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