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与实践 豆腐的制作
第八章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1. 通过制作豆腐,了解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加深对胶体和蛋白质性质等知
识的理解。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2. 了解豆腐制作的大致过程,了解凝固剂的使用原理及用量,培养科学态度
及探究精神。
【研究目的】

1.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
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蛋白质的胶
体,向胶体中加入盐卤 (MgCl 2 、 CaSO 4 ) 的水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
吸附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集成块,再压制成形成为豆腐。
2.原料配方
颗粒饱满的黄豆 ( 或黑豆 ) 、盐卤固体 ( 质量比 200 ∶ 3)
【研究任务】

3.制作过程及方法
(1) 泡豆:将饱满的黄豆投入料池加水浸泡,浸泡 12 ~ 14 小时,使豆粒吸足水
分,搓开豆瓣呈乳白色。
(2) 磨豆:将浸泡好的黄豆经过水洗,使用砂轮磨研磨,磨料时要滴水,中途
不能断水,使磨糊光滑、稀稠均匀。
(3) 过滤:将磨好的磨糊置于细网纱内,将磨糊中的豆渣滤去,用清水洗渣
2 ~ 3 次,一般 0.5 公斤的黄豆总加水量 4 ~ 5 公斤左右 ( 豆浆 ) 。
(4) 煮浆:将豆浆置于敞口锅内煮浆,时间不超过 15 min ,锅三开后立即放出
备用,煮浆开锅应使豆浆 “ 三起三落 ” ,及时消除浮沫。
(5) 点卤:控制温度在 80 ℃ 左右, pH 为 6.0 ~ 6.5 ,慢慢加入卤水,用勺子上下
翻动搅拌出现 80% 絮状时停止加卤水,静置 20 ~ 25 min 。
(6) 成形:将点卤后的豆浆倒入铺好纱布的模具中,用有一定重量的物品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