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 年 6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
姓名 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
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 “ 注意事项 ” 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
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古人云: “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 文中的 “ 家天下 ” 反映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内外服制
D. 郡县制
2. 研究发现,内有帐篷形象(遗物或壁画)的墓葬,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
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
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据此可知( )
A.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逐步交融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北方的主要民居类型发生变化
D. 边疆和内地一体化
3. 据下图可知,汉唐时期( )
A. 纳入巡视对象的官员群体不断扩大
B. 监察机构的职责限于巡视地方官吏
C. 地方行政权力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D. 决策、执行、监察的权力系统已确立
4. 明嘉靖中,陕西蒲城要求在乡儿童于望日在社庙集合,参加圣谕宣讲, “ 庶一社之长幼卑尊皆惕然以省,
翕然以悟,而无悖德悖礼者也 ” 。雍正十年( 1732 )以后,清朝在湖南永绥、粤东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开设义
学,宣讲《圣谕广训》,使苗、黎儿童渐知礼义,然后课以经书。这可以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儒学开始渗透基层
B. 儿童的教化受到重视
C. 边疆局势日趋稳固
D. 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
5. 1875 年,《申报》评论某经济实体时写道: “ 夫贸易可以设立公司者,其需本总在数百万与数十万也,故
无论至富之家可以与分,即中下之产亦可以与分。盖每股份出银多则千两,少则百两,必须数百十人以共集
成。 ” 次年,又评论 “ 其生意之兴隆几将与西船并驾齐驱 ” 。该经济实体是( )
A. 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B. 先施百货公司
C 轮船招商局
D. 福州船政局
6. 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中,广大农民一致表示: “ 反蒋、保田、保饭碗! ”“ 要人出人,要钱出
钱,要粮出粮! ” 战士队列里常回响着歌声:“翻了身,上前线,个个都是英雄汉。浩浩荡荡出山东,鲁苏
豫皖都走遍。 ” 此战役发生在(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7. 1938 年,《抗战漫画》第 1 期刊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下列标题中,最契合漫画主题的是( )
A. 《全世界起来打鬼子》
B 《远东之恶魔,人类之公敌》
C. 《击破敌人侵略的迷梦》
D. 《大丈夫不怕死,好男儿要当兵》
8.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务部公布《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关于评选烈属军属、革命
残废军人、复员军人模范及拥军优属模范的指示》等政策法规。同时,各地博物馆积极征集革命文物,如北
京大学博物馆多方搜集革命史料充实李大钊烈士纪念室的陈列,汉口烈士博物馆征集董存瑞等烈士的遗物
与事迹并展陈。这些举措( )
①弘扬了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
.
.
②涵育了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
③发挥了博物馆的国民教育职能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
鲜明特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2024 年 5 月 3 日,某外国媒体刊文称: “ 历史上,世界主要大国以武力行事已是惯例,然而中国却颠覆了
这些国家行为方式的许多细节。 ……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中国就恪守着一套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 美
国永远无法理解,中国作为世界上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是如何与邻国保持和睦关系的。 ” 该文旨在赞扬中
国倡导的( )
A. “ 一边倒 ” 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 ” 方针
D. “真实亲诚 ” 理念
10. 据统计,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 1978 年的 133.6 元快速增长到 1985 年的 397.6 元, 8 年增长到原来
的近 3 倍,城乡收入差距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有显著下降。下列选项中,与上述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 某一印第安文明的道路系统相当发达, “ 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
利中部,全长达一万六千公里。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 ’ 飞毛 ’ 信使接力传送,每天行程计达二百二十五公
里。 ” 该文明是( )
A. 阿兹特克文明
B. 玛雅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印加文明
12. 19 世纪 50 年代,伦敦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都会,人口超过 250 万。与此同时,伦敦的城市道路
每天都被超过 25 万的通勤族和马车堵塞。针对这一状况 1854 年 8 月英国通过了一项新法案。据此判断,该
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
A. 建立高效文官制度
B. 严格限制工厂规模
C. 开启地下铁路建设
D. 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13. 有史书写道, “ 从南北战争开始起,最直接的问题乃是联邦能否获胜,然而更根本的问题却是:即使取
胜,这一胜利能不能使美国国家重新振作起来。 …… 强迫的过程能否产生自觉自愿的忠诚精神?而这种精神
却是联邦的实质所在。虽然绝大多数公职人员不能或不愿理解这个问题。但是亚伯拉罕 · 林肯胸中对此却洞
若观火 ” 。文中 “ 更根本的问题 ” 是指( )
A. 维护国家的统一
B. 捍卫资本主义私有制
C. 废除黑人奴隶制
D.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4. 1923 年,张闻天的一篇译文提及, “ (苏维埃共和国)不会做纯粹的社会主义,因为这种日子尚未到来;
他也不会做纯粹的资本主义,因为这种日子已在衰败了。他是过去与未来的唯一的结合 —— 资本主义与社会
主义底原素(的元素)混合的同时存在。 …… 而现在苏维埃共和国正在这种界限上。 ” 文中的 “ 混合 ” 指向的
的
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 ”
D. “ 新经济体制 ”
15. 近年来,中外文化遗产双边合作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如参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和
尼泊尔、缅甸震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与洪都拉斯、肯尼亚联合考古等,我国还持续加大文化遗产多边国际
合作的推进力度,其中尤以 2019 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最具代表性。这
些举措( )
①表明改革文化遗产全球治理机制成为共识
②体现了我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与担当
③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更多人文内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有考古学家认为,不同文化的 “ 撞击 ” 是文明起源的形式之一。下面示意图中的 “Y” 形北方一中原文化连
接带, “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是一个最活跃的民族大熔炉,距今六千年到四五千年间中华大地如满天星斗的诸
文明火花,这里是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 ” 。根据该理论,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在这条文化带发生 “ 撞击 ”
的是( )
A 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
B.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
C. 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
D.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
17. 南宋陈亮为学 “ 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黜(嘲讽)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 ” ,世人 “ 以为此近
.
于功利,俱目之为浙学 ” ;叶适指出: “ (士、农、工、商)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锦末厚本,非正论
也。 ” 明代王守仁认为 “ 四民异业而同道 ” ,明末清初黄宗羲进一步提出 “ 工商皆本 ” 。这些学者的理念( )
A. 挑战了封建的纲常伦理
B. 反映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
C. 促使重农抑商政策转变
D.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18. 1902 年 12 月 25 日,
《北洋官报》第 1 期 “ 译报第一 ” 栏目有一段相当于 “ 编者按 ” 的文字 “ 五洋六洲广漫漫,
我国其中如弹丸。苍鹰疾视长蛇蟠,日砺牙角刷羽翰。各各远害谋利安,腾口掉舌辞翻澜。吁嗟!我民可以
观。 ” 据此可知,该报刊载外国新闻的目的是( )
A. 了解世界,挽救危机
B. 开启民智,实业教国
C. 分析形势,倡导革命
D. 传播新知,宣扬民主
19. 12 世纪下半叶英国建立正常的巡回审判制度后, “ 巡回法庭把越来越多的重要案件从郡长手中抽走,纳
入自己手中。 …… 他们侵入到贵族领地内,甚至侵入到独立于郡法庭或百户区法庭之外的特许领地和庄园,
审查它们的决定,干预它们的判决 ” 。这些做法意在( )
A. 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B. 扩大王室领地
C. 瓦解封建庄园制度
D. 强化国王权力
20. 在马可 · 波罗之前,欧洲人只知道丝绸来自神秘东方,并不清楚它原产地的模样。马可 · 波罗通过分享亲
身经历,把来源地具象化。《马可 · 波罗游记》 “ 成为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畅销书之一。随后几个世纪,许多
探险家、航海家和商人决定追随马可 · 波罗的脚步,一定要前往马可 · 波罗所描述的东方。 ”“ 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马可 · 波罗的书和前往中国的愿望影响的。 ” 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 欧洲人长期对东方尤其是中国兴趣浓厚
B. 马可 · 波罗指引西方人前往新大陆
C. 马可 · 波罗激发欧洲人的中国情结
D. 《马可 · 波罗游记》是中世纪欧洲畅销书
21. 阅读下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2000-2019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经济体
年份
中国
印
度
巴
西
法
国
德
国
日
本
英
国
美国
2000
1.21
0.47
0.66
1.36
1 94
4.89
1.66
10.25
2010
6.09
1.68
2.21
2.64
3.40
5.70
2.48
14.99
2019
14.34
2.87
1.84
2.72
3.86
5.08
2.83
21.43
①中国在所列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