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学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
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
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城市动物园饲养濒危动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B. 在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需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C. 酸雨、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D. 通过立法、宣传教育,让人们树立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野生型果蝇的复眼为椭圆形,当果蝇 X 染色体上的 16A 片段发生重复时,形成棒状的复眼(棒眼),如
图所示。
棒眼果蝇 X 染色体的这种变化属于(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3. 在酵母菌、植物、昆虫等不同生物类群中, rDNA (编码核糖体 RNA
基因)的碱基序列大部分是相同
的。这一事实为“这些不同生物类群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提供了( )
A. 化石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学证据
D. 分子水平证据
4. 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会表达一些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B.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的
C. 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 上皮细胞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5. 在自然界中,群落演替是普遍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
... 群落演替的是( )
A. 裸岩上出现了地衣
B. 草本群落中出现成片灌木
C. 灌木群落中长出大量乔木
D. 常绿阔叶林中樟树明显长高
6.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可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但不交换能量
B. 细胞可与周围环境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
C. 细胞可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也可交换能量
D. 细胞不与周围环境交换能量,也不交换物质
7.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水解的场所。机体休克时,相关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稳定
性下降,通透性增高,引发水解酶渗漏到胞质溶胶,造成细胞自溶与机体损伤。下列叙述错误
.. 的是( )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
B. 溶酶体水解产生的物质可被再利用
C. 水解酶释放到胞质溶胶会全部失活
D. 休克时可用药物稳定溶酶体膜
8. 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 1178 尾野生
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
生长期
体长( cm )
尾数
雌性
雄性
尾数
比例( % )
尾数
比例( % )
Ⅰ龄
≤30.0
656
633
96.5
8
1.2
Ⅱ龄
30.1~50.0
512
327
63.9
116
22.7
Ⅲ龄
50.1~55.0
6
2
33.3
4
66.7
Ⅳ龄
≥55.1
4
0
0.0
4
10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 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
C. 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
D. 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 1 ∶ 1
9. 下列关于双链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的基本骨架
B. 双链 DNA 中 T 占比越高, DNA 热变性温度越高
C. 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形成由 DNA 聚合酶催化
D. 若一条链的 G+C 占 47% ,则另一条链的 A+T 也占 4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柿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采用液体发酵法可酿制出醋香浓郁、酸味纯正的柿子醋,提高了柿子
的经济价值。柿子醋的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0. 下列关于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叙述,错误
.. 的是( )
A. 酒精发酵是吸能反应
B. 酒精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 醋酸发酵是放能反应
D. 醋酸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11. 下列关于柿子醋酿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酶榨汁环节加入果胶酶,有利于提高柿子汁产量
B. 酒精发酵前可对柿子汁进行杀菌,以利于酒精发酵
C. 若柿子酒的酒精度过高,应稀释后再用于醋酸发酵
D. 用不同品种和成熟度的柿子酿造的柿子醋风味相同
12.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关于淋巴细胞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只存在于淋巴
B. 只存在于血浆和淋巴
C. 只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
D. 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3. 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显著增加,赤霉素含量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上升,促进气孔开放
B. 干旱胁迫下植物含水量上升,增强抗旱能力
C. 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受体缺失突变体较耐干旱
D. 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赤霉素不利于植物抗旱
14. 脲酶催化尿素水解,产生的氨可作为细菌的氮源。脲酶被去除镍后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
.. 的是( )
A. 镍是组成脲酶的重要元素
B. 镍能提高尿素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C. 产脲酶细菌可在以 NH 4 Cl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生长繁殖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产脲酶细菌
15. 植物细胞胞质溶胶中的 Cl 、
3
NO 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 Na + 、 Ca 2+ 逆浓度梯度转运到液泡,以调节
细胞渗透压。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间这些蔗糖运到胞质溶胶。植物液泡中部分离子
与蔗糖的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 的是( )
A. 液泡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维持膜内外的 H + 浓度梯度
B. Cl 、
3
NO 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不需要 ATP 直接供能
C Na + 、 Ca 2+ 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D. 白天液泡富集蔗糖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
16. 以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状态和兴奋过程中, K + 、 Na + 的内向流量与外向流量,结
果如图所示。外向流量指经通道外流的离子量,内向流量指经通道内流的离子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过程中, K + 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
B. 兴奋过程中, Na + 内向流量小于外向流量
C. 静息状态时, K + 外向流量小于内向流量
D. 静息状态时, Na + 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
17. 某昆虫
翅型有正常翅和裂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控制翅型和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
位于 Y 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选取一只裂翅黄体雌虫与一只裂翅灰体雄虫杂交, F 1 表型及比例为裂翅灰体雌
虫:裂翅黄体雄虫∶正常翅灰体雌虫∶正常翅黄体雄虫 =2 ∶ 2 ∶ 1 ∶ 1 。让全部 F 1 相同翅型的个体自由交配,
F 2 中裂翅黄体雄虫占 F 2 总数的( )
.
的
A. 1/12
B. 1/10
C. 1/8
D. 1/6
18. 某二倍体动物( 2n=4 )精原细胞 DNA 中的 P 均为 32 P ,精原细胞在不含 32 P 的培养液中培养,其中 1 个
精原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甲 ~ 丁 4 个细胞。这些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情况
如下图所示。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精原细胞经历了 2 次 DNA 复制和 2 次着丝粒分裂
B. 4 个细胞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且均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 形成细胞乙的过程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交叉互换
D. 4 个细胞完成分裂形成 8 个细胞,可能有 4 个细胞不含 32 P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红细胞寄生虫病,可用氯喹治疗。疟原虫 pfcrt 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第 76 位
发生了赖氨酸到苏氨酸的改变,从而获得了对氯喹的抗性。对患者进行抗性筛查,区分氯喹敏感患者和氯喹
抗性患者,以利于分类治疗。
研究人员根据 pfcrt 基因的序列,设计了 F1 、 F2 、 R1 和 R2 等 4 种备选引物,用于扩增目的片段,如图甲所
示。为选出正确和有效的引物,以疟原虫基因组 DNA 为模板进行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乙所示。
19. 下列关于引物 F1 、 F2 、 R1 和 R2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F1-R1 引物可用于特异性地扩增目的片段
B. F1-R2 引物不能用于特异性地扩增目的片段
C. F2 为无效引物,没有扩增功能,无法使用
D. R2 引物可用于特异性地扩增目的片段
20. 为了筛查疟原虫感染者,以及区分对氯喹的敏感性。现有 6 份血样,处理后进行 PCR 。产物用限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