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2
§ 2.1 关于人的理论
• 一.人性假设理论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三.中国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3
一.人性假设理论
• 经济人假设
• 社会人假设
• 自我实现人假设
• 复杂人假设

4
1 . 经济人假设
• 关于人性的古典假设,泰勒理论出发点。 McGregor 称 X
理论。起源于享乐主义,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经济
利益。
• 主要内容:多数人都是懒惰的;没有雄心壮志;个人目
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为
满足基本生理安全需要。做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
• 管理职责和方式:职权命令,使对方服从;严密组织和
具体规范;金钱报酬。

5
2. 社会人假设
• 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提出。认为人们最重视工作中的
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次要因素。
• 主要内容:交往需要是主要动机;专业分工和机械化使
劳动失去内在含义,从工作社会意义寻求安慰;人际关
系比管理措施和奖励影响大;满足员工社会需要,提高
工作效率。
• 管理方式:爱护、尊重员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
高组织士气;尽量采取集体奖励;管理人员要充当上下
级之间的中介,促进沟通。

6
3. 自我实现人假设
• 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代表人物 Maslow 自我实现需
要, Argyris 成熟个性, McGregorY 理论。
• 主要内容: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有利,工作可
以成为满足;愿意自我管理来完成目标;个人自我实现
要求和组织目标不矛盾;人们主动承担责任;多数人都
能发挥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普通人潜能只得到
部分发挥。
• 管理方式:管理重点是创造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
境;激励以内在激励为主;决策权力分享,工人参与管
理,更多的自主权。

7
4. 复杂人假设
• Schein 等认为人是复杂多变的,不能一概而论。 Malse
和 Lorsch “超 Y 理论”。
• 主要内容:人的需要纷繁复杂随不同阶段、条件和环境
而变;同一时间有多种需要,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不
同组织形成不同的动机;满足感决定于本人需要结构及
其与组织的相互关系。
• 启发:没有普适管理方式。权变的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诊断问题的洞察力。

8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需要层次的划分
• 马斯洛的主要论点
•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两重性

9
1 . 需要层次
• A.H.Maslow ( 1908-1970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1943 年出版《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把人的需要分
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
1954年在《动机与个性》中,进一步阐述该理论,把人
的需要分为七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
知、求美和自我实现需要。

10
2 . 主要论点
• 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低层次需要相对满足后,产生
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 人的行为由主导需要决定。对特定的人来说,各种需要
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强烈程度不同,形成需要层次结
构。最迫切的需要形成主导需要。
• 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同一需要对不同人的重要
性、迫切性不同,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并不消失,只是
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