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习性
园林树木的习性主要指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是指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即研究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过幼
苗、幼树逐步发育到开花结实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包括树木外形、
生长速度、寿命长短、繁殖方式、开花结实等特性。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是一种内在的特性。如
泡桐速生,银杏生长缓慢;像侧柏寿命可达千年以上,而桃树寿命很短;又如树木的开花
结实习性,白玉兰花早春先叶开放,而紫薇则先叶后花;还有树木的生长类型,有乔木或
灌木等等。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于遗传因素,但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例如大戟科的蓖
麻,在南京地区为一年生,而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则为多年生,长成大灌木;又如某些树种
在人们的精心管理下,可以提前开花结籽,银杏在自然条件下一般在 20 年左右才开始结
籽,而在水肥条件优越,人为管理下可提前 5-7 年结籽。这都说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是与生
态学特性紧密相关的。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园林树木的生态学特性是指园林树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凡是对树木生长
发育有影响的因素称生态因素,其中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如光、
水分、空气等。生态因素大致可分为: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四大类。
1、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光、水分、空气、风)
(1)温度 各种树种芽的萌动、生长、休眠、发叶、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一定
的温度条件,有一定的温度范围,超过极限高温与极限低温,树木就难以生长。各种不同
的树木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树木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分最喜温树种、喜温树
种、耐寒树种和最耐寒树种 4 类。
最喜温树种:如橡胶树、椰子、木棉、红树等,橡胶树在年平均温度 20~30 0 C 范围内都能
正常生长,幼嫩组织低于 10℃会受到轻微寒害,小于 5 0 C 出 现枯梢 、 黑斑 ,低于 0℃ 严重冻
寒;
喜温树种:如 杉 木、 马尾松 、 毛竹 、 油茶 等 只 能在温暖地区生长;
耐寒树种:如 油松 、 刺槐 、 毛 白 杨 、 苹 果等能 忍 受低温的树种;
最耐寒树种:如 落 叶 松 、 樟 子 松 、红 松 等耐寒力极 强 的树种。
各个不同的树种都有自 己 的适应范围,树木对于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决定 了 树木的
分 布 范围,有些树种 既 能耐寒又能耐高温,如麻 栎 、 桑 树等 全国 各地都有分 布 ,而有些树
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小,这就 造 成 了 这些树木 仅具 有 较 小的分 布 区,如橡胶树的分 布 范
围必定在 绝 对最低温度大于 10 0 C 的地区。 当 然,橡胶树受害程度 除绝 对低温外,与 降 温的
性 质 、低温 持续时间 、橡胶树的 品 种有关。有些耐寒树种在南 移时 ,由于温度过高和 缺乏 必
要的低温 阶段 ,或 者 因 湿 度过大而生长不 良 ,如 东北 的红 松移至 南京 栽培 , 虽 然不 至 死
亡,但生长极 差 , 呈 灌木 状 。
同一树木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 随 树 龄 和 所处 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有 差异 ,在 通 常 情
况 下,树木 随 年 龄 的 增加 而适应性 加强 ,而在幼苗和幼树 阶段 则适应性 较弱 。
( 2 ) 光 根据树种的喜光程度可分为喜光树种、耐 荫 树种和中等喜光树种 3 类。喜光
树种是指凡在 壮龄 和 壮龄 以后不能在其 它 树木的树 冠 下正常生长的树种,如 马尾松 、 落 叶
松 、 合欢 等;耐 荫 树种是指凡在 壮龄 和 壮龄 以后能在其 它 树木的树 冠 下正常生长的树种,
如 云杉 、 冷杉 、 女贞 等;中等喜光树种是 界 于喜光和耐 阴 树种 之间 的树种,如 杉 木、 柳杉 等。
同一树种对光 照 的 需 要 随 生长环境、 本身 的生长发育 阶段 和年 龄 的不同而有 差异 ,一
般 情况 下,在 干旱瘠薄 环境下生长的 比 在肥 沃湿润 环境下生长的 需 光性要大,有些树种在
幼苗 阶段需 要一定的 庇荫 条件, 随 年 龄 的 增 长, 需 光 量 逐 渐增加 。
了解 树种的 需 光性和 所 能 忍 耐的 庇荫 条件对于园林树种的 选择 和 配置 是 十 分 重 要的。
(3)水分 树木的生长发育 离 不开水分,因 此 水分是决定树木的生存、影响分 布 和生长
发育的 重 要条件 之 一。不同树木对水分的要求 及 适应是不同的。根据树木对水分的 需 要和适
应能力可分耐 旱 树种、喜 湿 树种和中生树种 3 类。耐 旱 树种即能在土壤 干燥 、空气 干燥 的条
件下正常生长的树木,如相 思 树、 梭梭 树、木麻 黄 、 马尾松 等,这类树木由于长 期 生长在极
为 干旱 的环境条件下,形成 了 适应这种环境条件的一些形态特 征 ,如根 系 发达,叶常 退化
为 膜质 ,或 针刺 形,或 者 叶 面具 有 厚 的 角质层 、 蜡质及绒毛 等;喜 湿 树种即能在低 湿 环境
中生长的树种,在 干旱 条件下常致死或生长不 良 ,如红树、水 松 、 垂柳 等,这类树木其根 系
短而 浅 ,在长 期 水 淹 条件下,树 干茎部膨 大, 具 有 呼吸 根;中生树种是 介 于二 者之间 , 既
不耐 干旱 又不耐低 湿 树种,多生长于 湿润 的土壤上,大多 数 树木都 属此 类,如 杉 木、 毛竹 。
许 多树木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 强 ,在 干旱 和低 湿 条件下均能生长,有 时 在 间歇 性水
淹 的条件下 也 能生长,如 旱柳 、 柽柳 、紫 穗槐 等,一些树木则对水分的适应 幅 度 较 小, 既 不
耐 干旱 , 也 不耐水 湿 ,如白玉兰等。
了解 树木对水分的 需 要和适应性对于在不同条件下 选择 不同树木 造 园是很 重 要的,如
合欢 能耐 干旱瘠薄 ,但不耐水 湿 ,在 选择立 地的 时 候就应 该注意 ,不要 栽 植在地 势 低 洼容
易积 水或地下水 位较 高的地方。
(4)空气 绿色 植物在 进行 光 合作用时 , 吸收 C O 2 , 呼 出 O 2 ,在 进行呼吸作用时 , 吸收
O 2 , 呼 出 C O 2 ,树木有 净化 空气的 功用 , 近 年 来 由于 工业 的 迅 速发展,大气 污染日趋严重 ,
这 给 人类和植物 造 成的 危 害 也日趋严重 ,树木对于大气 污染 的 抵抗 能力是不同的, 了解 树
木对 烟尘 、有害气 体 的 抗 性, 将 可以 帮助我 们正 确 地 选择城市 和 工矿企业 的 绿化 树种,特
别 是 — 些 化工厂 和 排 放有害气 体较 多的 工厂 ,必 需选择抗 性 强 的树种,如 臭椿 、 杨 树、 冷
杉 、 悬铃 木等,而不能 选择抗 性 弱 的树种如 雪松 、 梅 等。
(5)风 风对于树木的 直接 影响主要 表现 在大风或 台 风对树木的 机械损伤 , 吹折 主 干 ,
长 期 生长在风 口 上的树种形成 偏冠 、 偏 心 材 。风对树木有 利 的方 面表现 在:风 媒 树种 靠 风为
传 粉 的 媒介 ,风 播 的果实 靠 风力传 播 。风对树木的影响主要是 通 过 间接 的方式影响的,如
长 时间 的 旱 风, 使 空气 变得干燥 , 增强蒸腾作用 , 使 树木 枯萎 等等。
风对树木 虽 然有不 利 的影响,但人们 却 又 利用 树木 来防止 风对树木的 危 害,如 营造防
风林,一些树种在 孤立 的 状 态下 抗 风力是很 差 的,但成 片营造增强了 这种能力,如 浅 根性
树种 刺槐 。
2、土壤因素 土壤的水分、肥力、 通 气、温度、 酸碱 度 及 微生物等条件,都影响 着 树木的
分 布及 其生长发育。土壤的 酸碱 度以 pH 值表示 , pH 值 等于 7 为中性,小于 7 为 酸 性;高于
7 则为 碱 性;一些树木要求生于 酸 性土壤上, pH 值 小于 6.8 为 宜 ,如 马尾松 、 杜鹃 花、 茶
树、 油茶 等;这些树木为 酸 性土壤的指 示 植物,这类树木在 盐碱 土或 钙质 土上生长不 良 或
不能生长。而有些树木则在 钙质 土上生长最 佳 ,成为 石灰岩山 地的主要 造 林树种,如侧柏、
青檀 、柏木等。有些树木对土壤的 酸碱 度的适应范围 较 大, 既 能在 酸 性土上, 也 能在中性
土、 钙质 土 及 轻 盐碱 土上生长,如 刺槐 、 楝 树、 黄 连 木等,还有的树木能在 盐碱 土上生长,
如 柽柳 、紫 穗槐 、 梭梭 树等。
3、地形因素 包括 海拔 高度、 坡向 、 坡 位 、 坡 度等。地形的 变化 影响气候、土壤 及 生物等
因素的 变化 ,特 别 是在地形 复杂 的 山 区 尤 为明 显 ,在这些因素中,特 别 是 海拔 高度和 坡向
对树木的分 布 影响最大,南 坡 ( 阳坡 ) 日照时间 长、温度高、 湿 度 较 低,常分 布 阳 性 旱 生树
种,而 北 坡 ( 阴 坡 ) 日照时间 短,温度相对 较 低,常分 布 耐 荫湿 的树种。
4、生物因素 在自然 界 中,树木和其 它 动植物生长在一 起 ,相 互 间 关 系 密 切 ,不同种
类的动植物 之间既 有有 益 的影响, 也 有不 利 的影响,如同为喜光树种, 彼 此间 便 因 争夺 光
照 而发生 激烈 的 竞争 。因 此 ,在 利用 树木 造 景 时 ,应 充 分 考虑 树木对环境的 需 求。
我 们 了解 和 掌握 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 目 的,在于在生 产 实 践 中能 做 到适
地适树。
思 考 题
1、 名词 解 释 :园林树木的习性 喜温树种 喜光树种 喜 湿 树种 喜 酸 树种
2、 以 具体 树种说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3、 本 地区对有害气 体 、 烟尘抗 性 强 的树种有 哪 些 ?
4、 调查 本 地区 抗盐碱 、耐水 湿 、耐 阴 树种和喜光树种。
第 五 章 园林树木的 选择 与 配置
园林树木的 选择 是指根据园林 绿 地的 立 地条件, 选择 和其 立 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园
林树木的 配置 是指园林树木在园林中 栽 植 时 的组 合 和 搭 配 方式。即 通 过人为 手 段将 园林树
木 进行 科学的组 合 ,以 满足 园林各种 功 能和 审美 的要求, 创 造 出生 机 盎 然的园林 景观 。
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 选择 与 配置 原 则
在园林 工作 中,如 何 正 确 地 选择 树种, 并 合 理地 加 以 配置 ,成 功 地组织和 建 立 园 景 ,
是一个 十 分 重 要的 问题 。在一个 公 园或风 景 区 里 ,树木的 栽培 决不是 简单 地 罗列 、 任 意 拼凑
的 乱 栽 ,而是要 从 园林树木的 审美 和实 用 出发, 充 分发 挥 园林树木的 综 合功 能, 把 树木 布
置得 主 次 分明, 构 成一 幅 错 落 有致、 疏 密相 间 、 晦 明 变化 的 美丽图景 ,在 构图 上能与各种环
境条件相适应、相 调 和, 使 人们 感 到 美观 大方、 合情合 理,不致 产 生生 硬做 作 , 枯 寂无味 的
感觉 。因 此 ,在树种的 选择 与 配置 上应 遵循几项原 则。
一、 满足 功 能要求的 原 则
园林树木的 配 植 首 先要 从 园林的性 质 和主要 功 能出发。 城 乡 有各种各 样 的园林 绿 地,
因其 设计目 的的不同,主要 功 能要求 也 不一 样 。如以提 供 绿荫 为主的 行 道 树地 段 ,应 选择
冠 大 荫 浓 、生长 快 的树种, 并按列 植方式 配 植在 行 道两 侧,形成林 荫 路 ;以 美 化 为主的地
段 则应 选择 树 冠 、叶、花或果实 部 分 具 有 较 高 观赏价 值 的种类,以 丛 植或 列 植方式在 行 道两
侧形成 带 状 花 坛 ;在 公 园的 娱乐 区,树木 配 植以 孤 植树为主, 使 各类 游乐设施半掩半映 在
绿荫 中, 供游 人在 良 好 的环境下 游玩 ;在 公 园的 安静 休 息 区,应 配 植以 利 于 游 人休 息 和 野
餐 的自然式 疏 林 草 地、树 丛 和 孤 植树为主。
二、同环境条件 协调 的 原 则
园林树木的 配 植必 须 根据 当 地生态条件 选择 树种,因地 制 宜 ,适地适树。例如, 东北
地区不 宜选择 常 绿 阔 叶树 做 行 道 树,因其不耐 东北 的 严 寒气候。对一个特定的 绿化 小区,
要分 析 具体 地 段 的小环境条件,如在 楼 南、 楼 北 、 河边 、 山 腰 等 位置 应 选择 与其生境相适应
的树种。 当 周 围都是规则的 建筑 物而 建筑 物又有 严 格 的中 轴 对称 时 , 那么 树木的 配置也 要
选择 规则式, 当 在自然 山 水 之 中 配置 观赏 树木则一定要 用 自然式。
三、 美观 、实 用 、经 济 相结 合 的 原 则
园林 建设 的主要 目 的是 美 化 环境、 保护 和 改善 环境,为人们 创 造 一个优 美 、 宁静 、 舒 适
的环境。 美观 是应 该给 予 较 多的 考虑 , 所 谓 实 用 ,即在 考虑 到发 挥 园林 综 合功 能 时 ,应 重
点满足 该 树种在 配置时 的主要 目 的。如 道路两 侧 栽 植的树种,应 给 人以 庄 重 、 肃静 的 感 受等。
此 外,有 许 多树种 具 有各种经 济 用 途 ,应 当 对生长 快 、 材质 好 的速生、 珍贵 、优 质 树种,以
及 其 它 一些能提 供贵 重 林 副产 品 的树种 给 予 应有的 位置 。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 配置 方式
配置 方式是指在园林中树木 搭 配 的 样 式。要根据 具体绿化 环境条件而定,一般可分为
规则式 配置 和自然式 配置 两 大类,前 者排 列 整 齐 、有 固 定的形式,有一定的 株 行 距 ;后 者
自然 灵活 , 参 差 有致, 没 有一定的 株 行 距 。 两 者 应 用 于不同的 场 合 ,树种 选择也 各有 差异 。
一、规则式 配置
树木的 栽 植 按几何 形式,即 按 照 一定的 株 行 距 和 角 度有规律的 栽 植。多应 用 于 建筑群
的正前 面 、中 间 或 周 围, 配置 的树木要 呈 庄 重 端 正的形 象 , 使之 与 建筑 物 协调 ,有 时 还 把
树木 作 为 建筑 物的
一 部 分或 作 为 建筑 物 及 美术 工 艺 来 运 用 。
1、中心植 栽 植于 广场 、树 坛 、花 坛 等 构图 的中心 位置 ,以 强 调视线 的 交点 。以 选用 树
形整 齐 、 轮廓线鲜 明、生长慢的常 绿 树种为 宜 ,如 铅笔 柏、 云杉 、 雪松 、 苏铁 等。
2、对植 两株 或 两丛 同种、同 龄 的树种左右对称 栽 植在中 轴线 的 两 侧。常 运 用 于 建筑 物
前、大 门 或 门庭 的 入 口处 ,以 强 调 主 景 。要求树木形态整 齐美观 ,大小一致,多 用 常 绿 树种,
如 龙 柏、 云杉 、 冷杉 、 柳杉 、 荷 花玉兰等。
3、 列 植 树木 按 一定 几何 形式 行 列 式 栽 植,有 单列 、 双列 、多 列 等方式。一般为同种、同
龄 树种组成。多 用 于 行 道 树、 防 护 林 带 、 绿 篱 及 水 边 等。
4、三 角 形植 株 行 距按 等 边 三 角 形或等 腰 三 角 形形式。 每株 树 冠 前后 错 开, 故 可在 单
位面积 内 比用 正方形方式 栽 植 较 多的 株 数 ,可经 济 利用 土地 面积 。但 通 风 透 光 较差 , 机械
化 操 作 不 及 正方形 栽 植 便 利 。
5、正方形 栽 植 按 方 格网 在 交叉点 种植树木, 株 行 距 相等。优 点 是 透 通 风 良 好 , 便 于
管理和 机械化 操 作 。
6 、长方形 栽 植 是正方形的一种 变 形,特 点 为 行 株 大于 株距 。
7、环植 按 一定 株距把 树木 栽 成 圆 环。有环形、 半圆 形、 弧 形、 单星 、 复星 、多 角 星 等 几
何图案 组成,可 使 园林 构图富 于 变化 。
以上 7 种规则式 配置 方式可 用 图 5-1 表示 。
二、自然式 配置
是 仿效 树木自然 群 落 构图 的 配置 方式,以 创 造 一个为人们休 息 、 游乐 的自然环境。 采 用
的树种最 好 是树 姿 生动,叶 色 富 于 变化 ,有 鲜艳 花果 者 为 好 。就其 配置 形式 来 讲 ,不是 直
线 的、对称的,而是三 五 成 群 ,有 远 有 近 ,有 疏 有密,有大有小相 互掩映 ,生动 活泼 , 宛
如 天 生。
1、 孤 植 一 株 树 单独 栽 植,或 两 三 株 同种树 栽 在一 起 而 仍起 一 株 树 效 果的称为 孤 植。
不 只 是 单株 栽 植而 言 ,而是 泛 指 孤立 欣赏 的 意思 。这种方式最能 显 现 树木个 体 自然 美 。对 它
的 姿 态、 色 彩 等都要求 具 有优 美独 特的风 格 ,在园林的 统 一 体 中,与 周 围环境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它栽 植的 位置 突 出,常是园 景构图 的中心 焦点 和主 体 。因 此 ,在 选择孤 植树 时 要求 姿
态 丰富 , 富 于 轮廓线 ,有 苍翠欲滴 的 枝 叶。 体 型要 巨 大,树 冠 要开展,可以形成 绿荫 , 供
夏季游 人 纳凉 休 息 。 色 彩 要 丰富 , 随 季 相的 变化 而 呈现 美丽 的红叶或 黄 叶。最 好 具 有 香 花或
美 果。
2、对植 在规则式 构图 的园林中,对植要求 严 格 对称, 布置 在中 轴线 的 两 侧。而在自
然式园林中,对植不是均 衡 的对称,在 道路 进口 、 桥头 、 石 级两旁 、 河流入 口 等 处 ,可 采 用
自然式对植。一般 采 用 同一树种,但其大小、 姿 态必 须 不同, 也 可在一侧为一 株 大树,在 另
一侧为同树种的 两株 小树,还可是 两 个树 丛 或树 群 的对植,但树 丛 或树 群 的组 合 ,树种必
须 相 近 。
3、 丛 植 两株 以上 至 10 余株 的树 栽 植在一 起 者 谓 之 丛 植。树 丛 在园 景构图 上是以 群 体
来 考虑 的。主要 表现 的是 群 体 美 。但同 时 还要 表现 出个 体 的 美 来 。树 丛 和 孤 植树是园林中 华
丽 的 装饰 部 分, 它 们的 功 能是 作 主 景 、 配 景 和 遮 荫 。 作 主 景 用 的树 丛 其 配置 手法 与 孤 植树相
同。
4、 群 植 比 树 丛更 大的 群 体 称为树 群 。一般组成树 群 的 株 数 应在 20 株 以上。其不同于
树 丛 者 ,是因为 它 在 构图 上 只表现 群 体 美 ,而不 表现 个 体 美 ,而 且 树 群 内 部 各植 株 之间 的
关 系比 树 丛更 加 密 切 。但 它 又不同于 森 林, 它 对于小环境的影响 没 有 森 林 显著 ,不能 象森
林 那样 形成自 己 独 特的 社 会和 森 林环境条件。树 群 有 单纯 树 群 和 混交 树 群两 种类型。
( 1 ) 单纯 树 群 以同一种树种组成的 单纯 树 群 ,如 圆 柏、 松 树、水 杉 、 杨 树等, 给 人以
壮 观 、 雄伟 的 感觉 。多以常 绿 树种为 好 ,但这种林相 单纯 , 显 得 单调呆板 ,而 且 生物学上的
稳 定性小于 混交 树 群 。
( 2 ) 混交 树 群 在一个树 群 中有多种树种,由乔木、灌木等组成。在 配置时 如果 用 常
绿 树种和 落 叶树种 混交 时 ,常 绿 树种应为 背景 , 落 叶树种在前 面 ;高的树在后 面 , 矮 的树
在前 面 ; 矮 的常 绿 树可以在前 面 或后 面 ; 具 有 华丽 叶 片 、花 色 的树在外 缘 ,组成有 层 次 的
垂直 构图 。树 群 的树种不 宜 过多,最多不超过 5 种, 通 常以 1-2 种为主, 作 基调 。要 注意 每
种树种的生长速度 尽 量 一致,以 使 树 群 有一个相对 稳 定的理 想 外形。
5、 片 林 是 较 大 面积 的多 数 植 株 成 片 的 栽 植。如 城 乡周 围的林 带 、 工矿 区的 防 护 林 带 、
自然风 景 区的风 景 林等。 它 形成自 己 独 特的 森 林 社 会和对小气候的影响方 面 与 森 林相 似 。在
结 构 上与树 群 相同。可以组成 单纯 片 林或 混交 片 林。在自然风 景 林区应 配置色 彩丰富 、 季 相
变化 的树种,还应 注意 林 冠 线 的 变化 、 疏 林和密林的 变化 。在林 间 设计 山间 小 道 ,以 创 造 为
游 人小 憩 的自然 景 色 。
在一个大 面积 的 绿化 地上, 从 孤 植树、树 丛 、树 群 、树 群 组到 片 林的 配置 ,应 协调 分 布 ,
渐 次 过 渡 , 使 人 产 生 深 远 的 感觉 。例如以风 景 林或树 群 作 背景 , 配 上 颜 色 不同的而和 谐 的
树 丛 和 孤 植树,就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风 景 局 部 。 巧妙 的 配置 可以 使用 权 游 人在不同的方
向 眺望 出 去 ,都可以 看 到 许 多风 趣 不同的优 美 画 面 。
第三节 园林树木 配置 的 艺术效 果
园林树木 配置 的 艺术效 果是多方 面 的、 复杂 的, 需 要 细 致的 观 察 和 体 会才能 领 会到 奥
妙 之处 。 配置 的 艺术效 果可以 从 下 面 几点 来 考虑 。
1、 丰富感 图 5-2 示 出 建筑 物在 配置 前后的外 貌 。 配置 前 建筑 物的 立面 很 简单 枯燥 ,
配置 后则 变 为优 美丰富 。
2、平 衡感 平 衡 分对称的平 衡 和不对称的平 衡两 类,前 者 是 用体量 上相等或相 近 的树
木以相等的 距 离进行配置 而 产 生的 效 果;后 者 是 用 不同的 体量 ,以不同 距 离进行配置 而 产
生的 效 果 显著 。
3、 稳 定 感 在园林 局 部 或 远景 一 隅 中常可 见 到一些 设施 的 稳 定 感 是由于 配置 后才 产 生
的。如 图 5-3 示 出园林中的 桥头 配 植。 配 植前 桥头 有 秃 硬 不 稳 定 感 , 配 植 之 后则 感稳 定。
4、 严 肃 与轻 快感 应 用 常 绿针 叶树, 尤 其是 尖塔 形的树种形成 庄 严 肃 穆 的气 氛 ,如 莫
斯 科 列宁 墓 两旁 配置 的 冷杉 产 生很 好 的 艺术效 果。 杭州西 子 湖畔 的 垂柳 形成 柔 和轻 快 的气
氛 。
5、 强 调 运 用 树木的 体 形、 色 彩 特 点 加强 某个 景 物, 使 其特出
显 现 的 配 植方
法 称为 强 调 。 具体配 植是常 用 对 比 、 烘托 、 陪衬 及 透视线 等 手 段 。
6 、缓 解 对于过分 突 出的 景 物, 用配 植的 手 段使之 从 “ 强 调 ” 变 为 “柔 和 ” 称为缓 解 。
景 物经缓 解 后可与 周 围环境 更 为 协调 而 且 可 增加 艺术感 受的 层 次感 。
7、 韵 味 配 植上的 韵 味效 果, 颇 有 “ 只 可 意 会不可 言 传 ” 的 意 味 , 只 有 具 有相 当 高 修
养 水平的园林 工作者 和 游 人能 体 会到其 真谛 ,但是 每 个不 懈努 力 观 摩 的人 却 又都能 领略 其
意 味 。
总 之 , 欲充 分发 挥 树木 配 植的 艺术效 果, 除 应 考虑美 学 构图 上的 原 则外,还必 须 了解
树木是 具 有生命的有 机体 , 它 有自 己 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 异 的生态习性要求。在 掌握 有 机
体 自 身及 其与环境因子相 互 影响的规律 基 础 上,还应 具 备 较 高的 栽培 管理 技 术 知识 , 并 有
较 深 的 文 学、 艺术 修养 ,才能 使配 植 艺术 达到 较 高的水平。
思 考 题
1、园林树木的 选择 和 配置 原 则有 哪 些 ?
2、园林树木规则式 配置 有 哪 些 ? 在 公 园以实例说明 之 。
3、园林树木自然式 配置 有 哪 些 ? 在 公 园以实例说明 之 。
4、 举 例说明园林树木 配置 的 艺术效 果。
第 七 章 被 子植物
Ⅱ 被 子植物 门 ANGI O SPERMAE
乔木、灌木、 草 本 或 藤 本 。 单 叶或 复 叶, 网 状 或平 行 叶 脉 。 具 典 型的花, 两 性或 单 性, 胚
珠 包 藏 于由心 皮封闭 而成的子 房 内; 胚珠 发育成种子,子 房 发育成果实。种子有 胚乳 或 无 ,
子叶 2 或 1。
被 子植物在 全 世 界 约 有 25 万 种; 我国 约 25000 种,其中木 本 植物 约 8 000 余 种。 被 子植
物根据子叶的 数 目 分 双 子叶植物和 单 子叶植物 两 个 纲 。
双 子叶植物 纲 Dicotyledoneae
多为 直 根 系 ; 茎 中 维 管 束 环 状排 列 ,有形成 层 ,能 使茎增 粗 生长;叶 具 网 状 脉 。花各
部 每轮 通 常 4 ~ 5 基 数 ; 胚 常 具 2 片 子叶。 双 子叶植物的种类 约占被 子植物的 3 / 4。因 此 , 双
子叶植物是园林树木种类的 重 点 所 在。
2 . 1 木兰科 Magnoliaceae
2 . 2 八 角 科 Illiciaceae
2 . 3 连香 树科 C ercidi p hyllaceae
2 . 4 樟 科 Lauraceae
2 . 5 蔷 薇科 Rosaceae
2 .6 蜡梅 科 C alycanthaceae
2 . 7 苏 木科 C aesal p iniaceae
2 .8 含羞 草 科 Mimosaceae
2 . 9 蝶 形花科 Fabaceae
2 . 10 山梅 花科 Philadel p haceae
2 . 11 山 茱萸 科 C ornaceae
2 . 12 蓝 果树科 Nyssaceae
2 . 13 五 加 科 Araliaceae
2 . 14 忍 冬 科 C a p rifoliaceae
2 . 15 金缕 梅 科 H amamelidaceae
2 . 1 6 悬铃 木科 Platanaceae
2 . 17 黄杨 科
Buxaceae
2 . 1 8 杨柳 科 Salicaceae
2 . 1 9 杨梅 科 Myricaceae
2 . 20 桦 木科 Betula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