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5.2 8、7、6 加几(二)
【教材分析】
教材以 8+9 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1)把 8 凑成 10;(2)把 9 凑成 10;
(3)根据 9+8=17,想出 8+9 的得数。具体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其中,应用
“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的规律算 8+9=17 是重点内容。教材中想的过程以
9+8=1 与 8+9=□上下对照的形式出现,给学生算 8+9 时一个依据,帮助学生实现学习
的迁移。
【素养分析】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观察、比
较、分析等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8、7、6 加几,理解“凑十法”,并能熟练计算 8、7、6 加几的
进位加法。
2.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对知识迁移、类推
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用“拆小数,凑大数”或“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1.圈一圈,算一算。

2.连一连,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揭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师:明明最近也刚学习了 8、7、6 加几,可是由于睡觉不好好学习,所以不会计算 9+8
这道加法算式。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它吗?
学生:能。
任务一:用“凑十法”计算 9+8
课件出示:
师:观察这道两个加数,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我发现 8 和 9 都接近 10。
师:8 和 9 都接近 10,那么怎样计算呢?拿出小棒摆一摆,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
学生摆小棒尝试计算,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从 8 根里面拿出 1 根,与 9 凑成 10。先算 1+9=10,再算 7+10=17。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8 + 9 =17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