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4.1.2 11~20 各数的读法
【教材分析】
例 1 教学数数和数的读法,通过让学生数出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到 20
根,也就是数出另外的 10 根单根的小棒,把这 10 根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
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 10 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 20,并且直观地了解 11~20 各
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在教
学数的读法时,教材注意通过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
【素养分析】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 11~20 各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物体的个数,并能正确认读 11~20 各数。
2.借助小棒,表示出 11~20 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的读。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引入:读一读这些数。
1、2、3、4、5、6、7、8、9、10
师:一起来先从 1 数到 10,再从 10 数到 1。
老师播放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认识了 10 以内的数,你知道还有比 10 更大的数吗?(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
况数一数)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 10 大一些的数。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课件出示教材例 1 主题图)
师: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观察图片并汇报。
师:这么散乱的放置,不能清楚的看清它们的数量,怎样才能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
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11~20 各数的数数方法以及它们的顺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 10 以内数的认识,唤起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同时利用主题图导入新
课,让学生观察汇报,引入 11~20 各数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望。
师:在学习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同学们都习惯用手指来帮忙,可是今天学习比 10 稍
大一些的数,手指就不够用了,老师请来了小棒来帮助同学们学习。
例 1: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师:说一说一捆是几个 1 根,是多少根?
生:1 捆是 10 个 1 根,是 10 根。
总结 :1 个十 里面 有 10 个一,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 一 ” 和 “ 十 ” 都是计数单位。
师:我们通过 摆 小棒数了 11, 那 你知道这个数的组成吗?
先 摆 10 根小棒,再把 10 根捆成一捆, 最后摆 出 1 根。
问 题引导: 1 捆小棒表示什么?1 根呢? 现 在 桌 上的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你知道
桌 上一 共 有多少根小棒吗?
明 确:1 个十和 1 个一 合 起来是 11,读作:十一。
问 题引导:12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 1:1 个十和 2 个一 合 起来是 12,读作:十二。
师:学习任务
同 桌两 人 合 作,再接着数一数, 摆 一 摆 ,并说说它们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 边交流边完 成。
师:请你 试 着写一写 其他 数的组成。2 捆小棒表示多少?2 个十是多少 ?
明 确:2 个十是 20, 左边 的 “ 2 ” 表示 2 个十, 右边 一个也 没 有,是 0,20 读作 : 二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