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导学案
3.2 立体图形的拼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认识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立体图形拼组。因为现实生活
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前面。教材在这部分
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
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本节课是在认识立
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素养分析】
通过搭一搭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及想象能力。了解立体
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拼搭的实践活动,从而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在拼搭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搭一搭。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 P76 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
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1.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特点吗?
第一个是( ),(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第二个是( ),( )的,有( )个平平的面,每个面大小相同。
第三个是( ),( )的,上下( )粗细,两端是( )的,(
)的面。
最后一个是( ),( )的。
( )和( )只能推动,( )和( )可以滚动。
【课堂导学】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拼搭比赛,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请画出你拼搭完成的图形。
说一说,你觉得怎样才能搭得又高又稳?
小结:
(1)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稳定,尽量放在下面,长方体可以立 起 来。
(2) 横 放的圆柱 易 滚动,应 竖 放。
(3)球 易 滚动,尽量放在上面。
2.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搭
(1)用正方体拼一拼
用 2 个正方体搭一搭,看看你能拼成 什么 样子 ? 用三个 呢 ?( 试着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