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3.4 加减混合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也是配合例题各安排了一幅情景
图,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同时还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
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
【素养分析】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
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
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引入 1:谁是口算小能手。
2+4+3=
9-2-4= 8-4-4= 6+2+1=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引入 2:看图讲故事。
师:同学们,仔细看,把你看到的讲给同桌听。(展示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回顾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唤起学生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学生发挥想
象力,看图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极大程度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 认识先加后减的混合算式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
教师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1:原来有 4 只天鹅。
生 2:飞来了 3 只。
生 3:又飞走了 2 只。
(2)列式计算
师:天鹅有飞来的,也有飞走的,想想看,你们会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
师:对啦!也就是问,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同学们,现在小组合作,先试着
用三角形来代替天鹅摆一摆。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 巡视 并 指 导学生。
师: 请 一 位 同学起来回 答 ,说一说 自己 是 怎 么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