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3.3 连加、连减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是我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基本技能,这是本单元的一个
难点内容,分两步进行口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计算方法和思维过程都有了更高
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最简单的分析、归纳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规律,所以本课在教
材中的作用和对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素养分析】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
进行计算。
2.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1.(1)算一算。
(2)看图列式。

2.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猜猜它是什么?
从小浑身白,长大变毛色,若要分男女,看它头顶就晓得。(打一动物)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猜一猜:是鸡。
师:小明的奶奶喂养了很多小鸡,周末他回到农村帮奶奶照顾小鸡,你们看!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一):连加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上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原来有 5 只小鸡,先跑来 2 只,又跑来 1 只。
师:根据知道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鸡是由原来的、先跑来的和又跑来的三部分组成。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 样 列式?说说你的 想 法。
引导学生得出: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就是 把 原来的、先跑来的和又跑来的三部
分合 起 来,用加法计算,算式是 5 + 2 + 1。
师: 像 这 样把 三个部分合 起 来的 叫做“ 连加 ”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 再 算什么?
学生根据自 己 的理解自由说说。
师小 结 :计算 5 + 2 + 1 时 ,先 把前 两个数 相 加, 即 5 + 2 =7 , 再 算 7+ 1 =8 。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