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2.1 6 和 7 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 5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 6 和 7 的加减法的编排,教材
由以前的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
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
“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
出,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习题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
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展丰
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素养分析】
经历观察、抽象、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在学习和解决
问题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掌握 6、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
两道减法算式。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理解和计算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合作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 6 和 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1.师:(出示题目)同学们,你们看小火车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填一填”这个
小练习。
2.请你帮帮白雪公主。
师:白雪公主要给 7 个小矮人准备餐具,她只有图片里的这些餐具,请你们帮她算一
算,每种餐具还需要准备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探究的欲望。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师:前 面 我们已经 认 识了 6 和 7 及 6、7 的 组 成, 而且 小 朋友 们都会计算得数是 5 以内
的加减了, 那 6、7 的加减法 那么 会算 吗?今天 我们 就 来学习 6、7 的加减法。
板书 课题:6、7 的加减法
1.一图两式
教师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 哪 些 信息 ?
组织 学生进 行 小 组 活动,数出图中 事物 的数 量 。
师:从小 女 孩的 角度 看, 左边 有 几 个小 红花 ? 右边又 有 几 个小 红花 ?
生:她的 左边 有 5 个, 右边 有 1 个。
师:一 共 有多少个小 红花 ?
生 1:要 将左 、 右 两 边 的小 红花 合起来计算。
生 2:可以用加法计算。
师: 很棒! 要求“一 共 有多少个”,要用加法来计算。 哪位 同学 告诉 我,可以 怎么列
式 呢 ?
生:5 + 1 = 6。
师:同学们想一想,从图中小 男 孩的 角度 看, 又 可以 怎么列 式 呢 ?
生 1:小 男 孩的 左边 有 1 个小 红花 , 右边 有 5 个小 红花 。
生 2: 列 式是 1 + 5 = 6。
师:同一幅图, 列 出了两道 不 同的加法算式,这是为 什么呢 ?
生: 他 们 坐 的 位 置 不 同。
师:观察的 角度不 同, 列 出的算式 就不 同。同学们 仔细 观察两个式子,你们发现了 什
么 ?
5 + 1 = 6 1 + 5 = 6
生 1:5 和 1 的 位 置 不 同。
生 2:算式 结果 都是 6。
师:同一幅图通 常 可以 列 出两道加法算式, 称 为一图两式。
2. 看图 列 减法算式
教师出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