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7 减法的认识
【教材分析】
《减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二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 5 以内
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减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
学意识。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加法的计算,因此他们对计算题并不是很陌生,大都具有一定
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减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减法计算。面对学生
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素养分析】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
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 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减法。
2. 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数学交流
意识。
3. 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1.
里的数是多少?

2. 在可以用 2+3=5 表示的图后面的
里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复习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减法的意
义和计算做准备。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课件出示课本例 3 情境图。)
1.在情境中理解“去掉”的含义。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明明手里拿着 4 个气球,飞走了 1 个气球。
师:“飞走”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理解“飞走”就是“去掉”的意思。)
师:还剩下几个气球?
预设:还剩下 3 个气球。
2.自主操作。
师:你能借助小圆片来摆一摆刚才的思考过程吗?
( 统 一 方 法, 圈 一 圈 。课件 演 示。)
师: 原 来 4 个圆片,用大 框框 在一 起 ,就是一个 整 体,要去掉一个圆片,就用 虚线把它
圈起 来,表示“去掉”,现在还剩下 3 个。
3.学习减法算式。
(1) 抽象 数 据 ,认识减号,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
师:4 个气球,飞走了 1 个, 求 还剩几个, 也 就是从 4 里面去掉 1,
可以 写 成 4 - 1 = 3,这 叫 减法算式。“ - ”是减号,表示“去掉”,3 是 结果 。
师: 试 着读一读这个减法算式。
预设:4 减 1 等 于 3。
(2)加 深 对算式 4 - 1 = 3 的理解。
师:你能 举 几个例 子 ,说说 4 - 1 = 3 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