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下面我将
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说一下我
对本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数学课程标
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也是学
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
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节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
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把握不到位,那么将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
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
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
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一)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
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往后
涂,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从中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能发现、找出直观事物的排列规律,并理解、掌
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
(三)教学准备
为了使教学达到效果,还将在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了水彩笔、
各种颜色的图形及装有“入场券”的信封袋。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方面,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 曾接 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 启
蒙 教 育 。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 相 对 来 说还是 比
较 容 易 的。 但 由于学生年 龄 小,注意力 集 中 时间短 , 精 力容 易焕散 ,这就 需 要
串联 一个情 景 ,引起 他们 的兴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 味 性就 显
得尤 为重要,这是教学中 应予以 高度重 视 的学情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 已经接触 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只 是 没 有 上升 到理 论 的高度。
在课 堂 中, 只 要老师 稍 加规 范 和引导,就 可以 使学生的思 路 变 得清晰 。
在设计这节课的 时候 ,我 按照 从 易 到难的 层 次 逐 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
律到形 状 规律, 再 过渡到数 字 规律, 之 后, 联 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
出规律、运用规律。由 易 到难, 层层递进 。
三、教法学法
在本节教学中我 采 用情 景 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学生 喜闻 乐
见 的形 式 提高教学效果。 做 到 以 人为本、 以 学生为中 心 , 配合 现代教学手段,
努 力为学生 营 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 氛围 。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上 课 开 始, 先做 一个 游戏 , 游戏 的 名字叫 “动作 接龙 ”, 看看哪 位 同 学能
按 老师的动作 接着做 下 去 。
我分 别做 了 两组 动作,我的第一 组 动作是 嗒嗒 拍拍肩 、 嗒嗒 拍拍肩;哪
位 同 学能 接着做? 学生 做 后问 他做得 对 吗? 并说说 你 为 什 么这么 做 , 接着又做
了一 组 动作, 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 、 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 ( 拍 手)。
又 问 谁来接着做? 并让大家一起 做 一次。
目的是通过 游戏 的形 式 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有规律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规律知识的兴趣。
其实 在我 们 的生活中,就 像 这 两 个 游戏 一 样 ,是 按照 一定的 顺 序排列的,
也 可以 说是 按 一定规律排列的,(板书:“规律”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