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6 和 7 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 6、7 的
加、减法解决问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4 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 6、7 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
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求差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
学问题。
2、地位: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数学的开始,是向
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
意。
2.会用 6 和 7 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学过的
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图上括号和问
号的用意,知道所求问题的所在。突破方法:适时点拨、找学生反复说
教学难点:使学生切实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
分析问题的方法。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针对重点、难点,我采用情境创设、小组交流、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加
以突破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
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能力。
五、教具的准备:课件、直尺
设计意图:课件是尊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呈现,易唤
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直尺是因为《课标》基本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那么,低年级老师的板演很重要,像画等号,老师的规范操作会直接影 响 学生,
他们 会 效仿 。
六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 环 节:
( 一 ) 复习 旧 知
安排 :6、7 的分成形式和加减 算 式形式 (共 12 道题 ) ,采用直接说得数、
追 问 算 理的形式。
【 设计意图:复习 6 和 7 的加减法 运算 ,为后面的学习解决问题 做铺垫】
( 二 ) 探究 新 知
1、创设情境,激趣导 入
导 语 : 同 学 们 , 草 地上 有许多 小动 物 , 他们玩 得 可欢 了,我 们 一起去看看
吧 。
【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 纯真幼稚 , 喜爱 小动 物 的 心 理特 征 ,意在引
起学生的好 奇心 与求知 欲 ,使学生 迅速 进 入最佳 学习 状态 ,让学生在 愉悦 的 环
境中展开思 维 。
2、探 索 交流,解决问题
( 一 ) 学习加法应用题
( 1 )利 用 多媒 体出 示 “小 兔子 采 蘑菇 图”。引导学生对“整体图”进行观
察 和思 考 。 “图 里有什 么 ? ”“关 于 小 兔子你 知道 哪些 数学信息 ? ”
设计意图:目的是 帮 助学生 舍弃 图中不相 干 的因 素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 眼
光 看问题, 把 目 光指 向 左边 和 右边兔子 的只数,培养 他们 初步自主学习的意识。
( 2 ) 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① 师:图中 还有哪些你 以 前没见 过的数学 符 号 ?你 知道它 们代 表 什 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