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例 3《小括号》。我
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对教材的理解
《小括号》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章“ 100 以内的加法与减
法”中第 3 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例 3。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教材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用算式表示
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入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明确含有小括
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教学内容编排
第一个层次从连续减五角星的情景引入,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素材。
第二个层次让学生列式计算教材呈现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
悉的连减方法;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引出小括号,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两
步计算。
第三个层次是归纳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做一做”通过对比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基础、心
理特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
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
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
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根据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已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但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
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
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知道有小括号的先算
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试题即可。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 描述 现实
世界 的过程, 建立 数感和符号感,发 展 抽象思维。” 根据 这 一理 念 , 这 节课我
主 要 采 用情境教学法、引导 探究 、 适时指 导 评价等 方法来引导学生 去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自 主探究 、合作 交流 、 动手 操作
等 学习方法掌握新知,使学生 真 正 成 为课 堂 的小 主 人。
四 、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 指 出:“义 务 教 育 阶段数学课程的设
计要 求 教师要 充 分考 虑 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又 要 充 分考 虑 数学本 身 的
特点,还要重 视 学生已有的经验。
所以在本节课我 预 设了 四 个教学 环 节: 复 习 旧 知 情境导入 → 尝试 探究 获
取 新知 →巩固练 习,提 升 认识 → 课 堂 总 结评价反 思。
(一) 复 习 旧 知, 闯关夺 星 活动 : 这 一 环 节 既复 习了 旧 知,为新知的学习
做好 铺垫 , 又 通过 精 心创设“ 闯关夺 星” 活动 , 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 , 活跃
了课 堂 学习 氛围 。
(二)尝试 探究 获取 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 研究 素材
在 剪 星星的过程中发现 哪些 数学 信息 ,可以提出 什么样 的问题 ? 教师 利 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