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2025年2月2121:07:01发布者:LJ 24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2152字
第1页

第2页

《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一、理解教材

《认识立体图形》人教版小学数学 1 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

“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

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

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

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

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

掌握知识。

二、学生分析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

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

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

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

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

标定为: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

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

面的目标);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

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

1.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

2.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3.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

1.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

2.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 与活动、主动探究;

3. 适当指 导, 帮助 学生提

、教学 程:

(一)创 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们 喜欢看 画片 ,我 先出示漂亮 ** (动 形象)图 ,然 说:小

朋友 今天 ** (动 形象)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 每个 组的

个袋 子,这是 ** (动 形象) 物, 是些 什么?** (动

象) 要求:把形状 同的物体 在一起, 看哪个 组的小 朋友放得又

快又 好。

** (动 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中 常见 的实物引入课

使学生有一种亲 感, 能感 到数学来 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1、分一分, 揭示 概念。

(1)小组活动,把形状 同的物体 在一起。

(2) 揭示 概念。

教师 拿出 大小、 颜色不 同的实物 揭示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

念, 并板书 名称。然 后出示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 学生认一认,

应的实物 为一

经过上面的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 揭示 概念, 出示

模型, 帮助 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2、 ,感知特

(1) 学生动手 这些实物,然 把自 的感 在小组内 交流

(2)在 汇报交流

亲自 去摸 加深 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 的体验,和同学的 交流

有利于 丰富 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以上过程中 还可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

合作能力。

(三)形成 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总页数:4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homework51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