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被
安排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里,属于“数与
代数”领域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退位减法
的算理。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能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4、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口算。
5、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准确地口算。
三、说学情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
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
习过的 20 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
最直接的基础。
教材采用了借足球的场景,通过求剩多少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教
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1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
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
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
基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
地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
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指向策略。
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解决不了
了,强调“6—8 不够减了,怎么办?”
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 助
于形成 清晰 的口算思维。
3、方法 渗透 。
数学不 仅 是一 种 知识,而 且 具有 丰富 的思 想 和方法。 注 重数学思 想 方法的
分 析 ( 此处 要 明白 退位减法的算理), 才 能 把 数学 讲懂 、 讲 活、 讲深 , 才 能使
学生 头脑 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 构 , 促 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问题解决。
把 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教育的又一原则, 注意设置 问题情
境 ,让数学 贴近 实际, 贴近 生活, 贴近 学生活动, 逐 步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 识,
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学法
1、 迁移 、 推 理。
数学知识的 积累 是“ 堆积 —— 压缩 ”的过程,是在 纷繁 的数学知识中抽 取
精华 的数学思 想 和方法,从而 灵 活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有了更 大 数的 概
念 , 积累 了“不够减怎么办”的经验,从而 推想 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与过程。这样有 助 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 及 学生的探索能动性。
2、自主操作、探 究 、合作、 交流 。
“自主探 究 , 交流 合作”的学法是 新 教育理 念 一直 倡导 的, 也 是有利于学
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 达 到理 想 的教学 效
果 , 需 要 几 个 先 决的 条件 , 如 :
(1) 激起 学生 兴趣 的情 境 ,活 跃 思维, 创造 参与的 全 体性。
(2)活动本 身必需 的物 质 材 料 。
(3)展 示机 会。
(4) 及 时 鼓励 和 评 价。
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基上,通过形象
的动手操作, 清晰 退位减的过程,突 破 重点难点, 获得新 的知识。
五 、说教学准 备
白板 、课 件 、小棒。
六、说 设 计理 念
数学的学习是 师 生 互 动、 共 同发展的过程, 所 以有 效 的学习更能 促 进学生
的发展。维 果茨 基 认 为:“ 只 有教 师走 在发展的前面,这 才 是好的教学。”其
实 质 就是——教学要 把那些 正在 或将 要成熟的能力 推 向前进。
我们 要 树立新 的教学观——从重 视认 识向重 视 发展 转变 ,而 促 进学生的发
展 必须关注 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尊 重学生发展的 差异 性,强调学生发展中
的体验与 交流 的过程,使 他们 成为发展与 变 化的主题,教 师 要在 万变 中“ 扶
植 ”课 堂 进行 顺畅 ,以 变 应 变 。
以下 几 点体现了“发展”的教学观:
1、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
布鲁姆 说:“对教学 影响 最 大 的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 讲述新 的
计算 类型 之前,要正确 且 充分了解学生的 水平 。对于这点的 处 理, 可 以在提问
的 环 节不 压抑 学生的问题。不 仅可 以 鼓励 学生 积极 发 言 、 认真 思考, 还可 以 顺
势复 习 旧 知,有个 承 上 启 下的作用。
2、 倡导 “自主探 究 ——小 组 合作—— 交流 ” 式 学习
“自主探 究 ”是一个活动过程 也 是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将大家带入 一个学
生喜欢的情 境 ,学生发现 矛盾 “6 减 8 不够减了”,探 究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