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
容《0 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
0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完全陌生的,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
过 0,具有 0 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力求在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
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尽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让学生感
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意义:
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0”的含义,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3、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并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认真做事等良好品质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 0 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 0。
教学难点:在认识 0 的情景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 1~5 各数,而且都是用数的方法来认识的,
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广泛的接触 0,具有对 0 的初步认识。对 0 表示没有也有
一些直接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给与他们充分、
足够的感受、体验的时间和机会。另外,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上课随意
走动、讲话的习惯一下还没有改掉,因此,本节课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采用尽
可能多的方法做好组织教学。
三、说教法
鉴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
与学习。如:以狼来了的故事导入,讲授“熊猫吃笋”时用课件出示吃的过程,
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 注 意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 提供丰富 的生活 化 材 料,唤 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验,如 猜硬币 、观察直 尺 的教学 环 节。
3、采用 口头 表 扬 ,学生 鼓励 ,等方 式 组织课 堂 教学。
四 、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揭 示课题
师 :今天 老师 给大 家 讲讲《狼来了》的故事。( 播放 动 画 课件) 第一 次放
羊娃喊 :“狼来了”, 村里 有 3 个人 扛着锄头匆匆跑 来 帮助放羊娃 ,教 师指 导
学生用 3 来表示;第二 次放羊娃喊 :“狼来了”, 村里 有 3 个人 扛着锄头匆匆
跑 来 帮助 他,教 师指 导学生用 3 来表示;第三 次放羊娃喊 :“狼来了”, 村里
头再 也没有人来 帮助 他 . 问题:没有人我们用 什么 来表示 呢?当 有学生 回答 用 0
来表示的时 候 ,教 师 给与 肯 定,从而引出本节课题: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板
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实 际 , 深 入 探究
1 . 引导学生理解 0 的第一个含义:没有。
(1) 例 题:熊猫吃笋。
(2) 猜硬币── 多 角度 感知“0”表示没有。
教 师 手 拿装 有 硬币 的 盒子 , 摇 动 发 出 声响 ,学生 猜 有几个,用 哪 个数字表
示。
第一 次装 1 个,用“1”表示。
第二 次 1 个也不 装 ,就是 什么 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小结:0 和 1、2、3、 4 、5 一 样 也是数字,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2 . 引导学生理解 0 的第二个含义:0 表示起点
(1)大 家回忆 一下生活中在 哪见 过 0 ?( 让学生尽情地说 )
(2)0 表示起点
刚刚有 同 学说直 尺 上也有 0, 你 们都 找 到了 吗?指 给 同桌看 一 看 。
师 : 同 学们 请 大 家 认真观察直 尺 , 你 还 发 现了 什么? (0 在 1 的前面,直 尺
上从 0 开始越往右边 数字 越 大,也就是说,数 越 大, 离 0 也就 越远 。)
3 . (从 0 到 1 是一段,用数字 1 表示;从 0 到 2 是 两 段,用数字 2 表示;从
0 到 3 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 ? 从 0 到 4 是几段 ? 用数字几表示 ? ;从 0 到 5
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