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言运用:通过图片理解四个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的词语。
思维能力: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审美创造: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
做了什么?
【课前解析】
关注文章结构: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可引导学生从对昆虫、
草木的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第二部分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
节描写展开想象,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描写景物的抒情
化的语言,融入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关注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在之前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抓住关键语
句,借助具体事物,关注场景、细节描写等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本节课可综
合运用这些方法,并注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以读促悟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关注课后“阅读链接”:“阅读链接”是《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结尾,
表达了对祖父、对园子、对已逝去事物深切的怀念之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本
书的视角反观课文,初步体会这部小说的悲剧意味,也能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
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蚱、啃”等 10 个会认字,会写“蝴、蚱”等 15 个会写字,
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
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
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
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文中的“蚱、啃”等 10 个会认字,会写“蝴、蚱”等 15 个会写字,
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
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
3.能从写景的部分体会作者对园子、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 ( 2 )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 今
天 , 让 我们 走进 一 段 别 样 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别 样 的快乐 ! 板 书:祖父的园
子 萧红 ( 3 )
2. ( 4 ) 介绍 作 家 作 品 。
教 师 引导 : 在 畅游 “祖父的园子”之前,我们 先 来了解本文的作者 萧红 。
萧红( 1 9 11 - 1 9 42 ) , 原名张廼莹 。中 国近 现 代女 作 家 ,“ 民国 四大 才女 ”之
一, 被誉 为“20 世纪 30 年 代 的文学 洛神 ”。
代 表作:《生 死 场》《呼兰河传》
简介 《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中 国 作 家萧红 创作的 长篇 小说。 该 作 品
以 萧红 自己童年生活为 线索 , 把孤独 的童 话故 事 串起
( 设计意图: 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
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 决 字词
1. ( 5 )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
(1)大 声流利 地读课文,读准字 音 ,读通句子。
(2) 遇到 自己 喜欢 的语句,多读 几遍 。
2. ( 6 )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 笔 在文中 圈 出来, 然 后用合 适 的方法
来解 决 生字词。
3. ( 7 ) 区 分 形近 字。
4. ( 8 ) 学写字。重难点字书写 指 导。
( 9 ) “ 承 ”:“了”中 间 是三 横 。
( 10 ) “ 铲 、瓢”: 撇 画 穿插到左半 部分
5. 检 查学习 效果 , 相机指 导。
(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打下基础。)
三、 再 读课文,整体感 知
1. ( 11 ) 请 学生出 声朗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 ,读通句子。 边 读 边 思 考 :
祖父的园子 给你 留 下怎样 的 印 象?
教 师提问: 课文读 完 了,祖父的园子一 定给你 留 下 了深 刻而 美好的 印 象。
你 想用 哪 些词语来 形 容祖父的园子 呢 ?
预设 :生 机勃勃 、 色彩鲜艳 、快乐自由 ……
教 师 小结,引出 下 一个 环 节:在这个园子中, 既 有美 丽 的景 色 ,也有我和祖
父 相 处的快乐时光。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学生感知园子的特点,对祖父的园子形成整
体的认识,初步体会文中表现的情感,激发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2. ( 12 ) 提 出 要求:请你再次 默读课文并思 考 ,文中 哪 些 段落 写了祖父的园
子里有什么? 哪 些 段落 写了“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
3.学生阅读 全 文,一 边 读一 边批 注。
4. ( 13 ) 组织 小 组交流 : 再次 读 完 课文之后, 你 对本文的 脉络 有了 怎样 的
认 识呢 ? 预设 :课文的第 1 - 3 段 和 15 - 1 9 段 分别写了园中有 哪 些景物,4 - 14 段
则 写了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
教 师 小结:课文可以分文三个部分,第一、三部分 侧 重 于 写景,第二部分
侧 重 于叙 事。 板 书:第一部分:描写景物;第三部分:描写景物;第二部分:
叙述 活动
(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训练其速读能力,在读中了解
文章脉络,为之后有层次地理解、赏析课文奠定基础。 )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学习第一部分) ( 14 )
1.默读 1 - 3 自 然段 ,从对昆虫、草木的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感受园子里的
样样都 有和生 机勃勃 。
2. ( 15 ) 过 渡:萧红 说祖父的园子里“ 样样都 有”。 下 面,我们 就跟随萧
红 的文字 到 “祖父的园子”里 走 一 走 , 看 一 看 。 请你 默读 1 - 3 自 然段 , 看看 祖
父的园子里 都 有什么?
预设 :祖父的园子里有 很 多动、 植 物。
教 师 引导:课文里用 哪 个词来 概括 祖父的园子里 都 有什么的?
预设 :是“ 样样都 有”这个词。
3.教 师追问: 这个词用的是不是有点 夸张 ? 请你仔 细 找 一 找 ,课文里 都提到
了 哪 些动、 植 物 呢 ?
学生读文,在文中 划 出来。
全班交流 。
预设 1:祖父的园子里不 仅 有 蜜蜂 、蝴 蝶 、 蜻蜓 、蚂蚱等昆虫, 还 有樱桃
树 、 李 子 树 、大 榆树 这些 树 木。
预设 2:蝴 蝶 有 白 的、 黄 的、 红色 、 满身金粉 ; 还 有大的、小的、好 看 的、
不好 看 的 各种各样 的 颜色 , 而且形状 和 形态都 不 相同 。
4. ( 16 ) 教 师 引导 : 难 怪 作者说这 花 园里 边明晃晃 ,新 鲜漂亮 。作者 给 我
们 勾勒 了一 幅 美 丽 的画 卷 , 但她觉得 这 样还 不 够 , 又让 这 幅 画活了 起 来, 你发
现这个 秘密 了 吗 ? 预设 :“ 胖乎乎 ”“圆滚滚”这 两 个 叠 词读 起 来 很形 象 !让
我们 看到 了 蜜蜂饱食花蜜 之后 憨态 可 掬 的 样 子。
5. ( 17 ) 教 师追问 : 除 了小 蜜蜂 , 还 有 吗 ?
预设 : 还 有 那棵 大 榆树 :“呼 叫 ”“ 冒烟 ”“ 发 光”“ 闪烁 ”这 几 个动词,
让 我们感受 到 了 它旺盛 的生 命 力。 ( 板 书:生 机勃勃 )
6 . 教 师 小结:在 1 - 3 自 然段 ,作者写了祖父园子里动 植 物的 颜色 、大小、
种类 , 还 通过细致描写小 蜜蜂 和大 榆树 , 让 我们感受 到 了 它 们 蓬勃旺盛 的生 命
力, 令 人心生 向 往 !足 以 看 出作者对园子深深的 喜爱 之情。( 板 书: 喜爱 园
子 ) 让 我们展开想象,美美地读一读这 几段吧 。
五.走进 “园子”,感受童趣。(学习第二部分)
1. ( 18 ) 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 位 小 女孩 , 她顽皮 可 爱 ,一 边 默读这一部
分,一 边 画出 她 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认真体会。
2.小 组交流 ,小 组长根据交流 情 况 做好 记录 。
3. ( 19-21 ) 小 组派代 表做 汇报发 言, 全班交流 ,教 师评价 , 相机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