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红楼春趣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走进古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长文短教,抓住中心人物,找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句子,
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维能力: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塑造人物
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
审美创造:通过学习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大观园里的这些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以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课前解析】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这部章回体长
篇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
重描写贾宝玉和红楼女子在封建体制下的悲剧命运。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
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富贵
繁华,但后来迁回北京,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在人生最艰难的
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
子。
教学中,在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
语言、动作和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
抓住中心人物(贾宝玉 ) 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感 悟其 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
1. 认 识 “ 屉 、 嫣 ”等 11 个生字,读 准多音 字“ 喇 ”。
2. 用学 到 的 阅 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 节 。
3.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运用学 到 的 阅 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在了解故事情 节 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
【课前 准备 】
多媒 体课 件 。
【课时 安排 】
1 课时
【教学过 程 】
一 、 歌曲 导 入 , 激发 兴趣 ( 出示课件 3 )
1. 教 师播 放 歌曲 : 请 同学 们欣 赏 一 首 歌曲 ,这是 电视连续 剧《红楼梦》的主题 曲 。 电视
剧《红楼梦》 改编 自著名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 一 《红楼梦》。
2. 你看 过《红楼梦》这部小说 吗?你 对这本 书 有 什么 了解 ? ( 出示课件 4 )
3.指 名 交流相关资料 ,教 师相机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红楼梦》的背景、作者、 简介 和主
要 人物。 ( 出示课件 5-9 )
4. 教 师揭示 课题:《红楼梦》里有 一 个 非 常美 丽 的地方 —— 大观园。在作者曹雪芹 笔 下,
大观园是宝玉、黛玉等人生活的地方。 今天 我 们要 学习的《红楼春趣》的故事 就发 生在这里。
( 板书 :红楼春趣 )
( 设计意图: 以歌曲导入,用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既链接了学生的已有知
识经验,也激发学生找书、看书的自主性。补充相关背景和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
垫。 )
二 、 初 读课文,了解文 意
1. 教 师 提 问 引导学习:我 们 回 顾一 下,本 单元 在学习“读懂古典名著”时,有 哪 些读懂
课文 内容 的方法 ? ( 出示课件 10 )
预设 :( 1)多种 方法 猜 读 ; ( 2)借助资料或影视 作 品帮 读 ; ( 3)遇到 读不懂的地方
可 以 跳 读等。 ( 出示课件 11 )
( 一)初 读,解 决 字 词 。
1. 认 真听范 读 录音 , 初步 感 知 大观园 众 人放风筝的热 闹场 景。 ( 出示课件 12 )
先听范 读 录音 ,之后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 读 正确 ,通 顺 ,难读的地方 多 读几 次 ,不懂
的地方标下来和同 桌交流 。
2. 学习字 词
( 1) ( 出示课件 13 ) 课 件 出 示 生字, 多种 方 式检测 学生对字 词 的 掌握 ,教 师正音 。
( 2) ( 出示课件 14 ) 学习 多音 字“ 喇 ”, 给它注音并组词 。
( 3) ( 出示课件 15 ) 用“ 比一比 ”的 识 字方法, 辨 字 组词 。
3.组 织学生 交流 文中难 理 解的语句 , 教 师相机 点 拨 。
( 1) ( 出示课件 16 ) 课 件 出 示 : 丫 头 们听见 放风筝, 巴 不 得一声儿 ,七 手 八 脚 , 都忙
着 拿 出来: 也 有美人 儿 的, 也 有 沙雁儿 的。 丫 头 们搬高墩 , 捆剪 子 股儿 , 一 面 拨起籰 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