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综合
(科目代码:333)
本真题试卷为回忆版真题,答案仅供参考,有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第 1~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建由我国向之际,主席,中建设教华民族梦寐国空作用。2024 年 9 月,第 40 个教师节到
来因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民族复兴
伟...
A.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B.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先决条件
C.战略支撑,先决条件,先导任务
D.先决条件,先导任务,坚实基础
【解析】A
2.教育定义,教育口号,教育隐喻,是教育领域中常见的三种陈述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教
育口号的是()
A.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B.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C.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
【解析】
3.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可能表现在:①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课程设置和与内容选择,
③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④教学方法和手段,⑤教育管理体制,其中,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
影响主要表现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A
4.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曰:"蓬生于麻中,不扶则
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两段话经常被用来强调,对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成熟
B.遗传
C.环境
D.个体能动性
【解析】C
5.“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
取向属于()
A.伦理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解析】C
6.《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其主要核心是
()
A.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B.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C.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D.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解析】A
7.现代教育理论所推崇的教学原则,在中国古代教育典籍中也有论述,在下列选项中,匹配正
确的是()
A 直观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 因材施教原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C 启发性原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 量力性原则——“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解析】B
8.李老师班上有个学生擅长书法,但对上学不感兴趣,时常逃课,李老师让该生发起建立了书
法兴趣小组,让书法爱好者一起活动,该生逐渐喜欢上上学,不再逃课,期末考试成绩也有了
明显提高,李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B.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解析】D
9.王老师将学生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及奖惩情况记录到学生的成长档案,在肯定优点的同时,
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王老师行使的教师专业权利是()
A.参与管理权
B.科学研究权
C.指导评定权
D.教育教学权
【解析】C
1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主要是因为教育()
A.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B.提高劳动者的学历水平
C.改变人的一般本性
D.促进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解析】A
11.张老师在准备一节化学实验课时,将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所给的药品
和装置制备氧气,按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该目标属于()
A.生成性目标 B.体验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情感目标
【解析】C
12.在一次有关校规的班会上,甲生认为校规是学校制度,违反校规会受到学校处分;乙生认为
遵守校规是学生的义务,好学生就应遵守校规:丙生认为校规事关学校秩序,如果有人违反了,
大家就无法正常学习了;丁生认为违反校规对遵守校规的同学不公平,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
理论,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第三阶段的学生是?
A.甲生
B.乙生
C.丙生
D.丁生
【解析】B
13.小刚明知自己不能私自拿别人的东西,可是看到别的同学那里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还是忍
不住悄悄拿来放在自己的书包里,事后又感到愧疚和不安。根据德育过程理论,对小刚进行干
预时最适合的切入点是()
A.道德认知教育
B.道德情感培养
C.道德意志训练
D.道德榜样示范
【解析】C
14.学校正在开展“科技创意手工比赛”活动,周老师借机将说明文写作习作单元教学提前,指
导学生创作参赛作品,且以精当的方式说明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关键创意、主要参数、最后
在发布会上进行作品展示,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方式是()
A.发现学习
B.项目式学习
C.观察学习
D.泛在学习
【解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