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3 页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综合
(科 目代码:333)
一、单项选择题:第 1 ~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 年 9 月 ,第 40 个 教 师节 到 来 之 际 ,习近 平 总 书 记在全 国 教 育 大会 中 发表重 要讲话 。他
强 调 , 建 成 教 育 强 国 是 近 代 以 来 中 华 民 族 梦 寐 以 求 的 美 好 愿 望 , 是 实 现 以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全 面
推进强国建设 、 民族复兴伟业的(
)。
A.先 导 任 务 、 坚 实基 础 、 战 略支撑
B.坚 实 基础 、 战 略支 撑 、 先 决 条件
C.战 略 支撑 、 先 决 条 件 、 先 导任 务
D.先 决 条件 、 先 导任 务 、 坚 实基础
【 答案 】A
【 解析 】 全国 教育大 会发表 重要讲 话 , 强调 , 建成 教育强 国是近 代以来 中华民 族梦寐 以求的
美 好愿 望 , 是 实现 以 中 国式 现 代 化全 面 推 进强 国 建 设 、 民 族复 兴 伟业 的先导 任务 、 坚实 基础、
战 略 支撑 , 必 须朝 着 既 定 目标 扎 实迈进 。 故答 案 为 A。
2.教 育 定 义 、 教 育 口 号 、 教 育 隐 喻 是 教 育 领域 的 三种 常 见 陈 述 形 式 , 下 列 选 项 中 , 属 于 教 育
口号的是(
)。
A. “ 教 育 是农业 , 不 是 工业 ”
B. “ 人 民 教 育 人 民 办 , 办好 教 育 为 人 民 ”
C. “ 教 育 是 一种 有 目 的 的培养 人 的 社 会 活动 ”
D.“ 善 待 问 者 如 撞钟 , 叩 之 以 小 则 小 鸣 , 叩 之 以 大 者 则 大 鸣 ”
【 答案 】B
【 解 析 】A 、D 项 是 教 育 隐 喻 。C 项 是 教 育 定 义 。B 项 属 于 教 育 口 号 。教 育 口 号 朗 朗 上 口 ,在传
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具有简约性 、 情境性和导向性等特征 。 “ 人民教育人民办 , 办好教育
为 人 民 ”具有 宣传 性 和 鼓动 性 , 体 现 了 教 育 的 办 学 主体 是 人 民 , 并 且 办 学 的 目 的 是 为 人 民服
务 的 理念 , 能够起 到 号 召 大 家共 同 参 与 教 育事 业 的 作 用 。 故答 案 为 B。
3.社会 对 教 育 发 展 的 影 响 可 能表 现 在 : ① 教 育 发 展 的 规模和 速度 ; ② 课程 设置 与 内 容选 择 ;
③ 教 育 领 导权 和 受 教 育权 ; ④ 教 育 方法 与 手段 ; ⑤ 教 育 管 理体 制 。 其 中 , 生 产 力对 于 教 育 的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在 (
)。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③ ④ ⑤
D.① ④ ⑤
【 答案 】A
【 解 析 】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制 约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的 规 模 和 速 度 ;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水 平 制 约 人 才 的 培 养
规格 和 教 育 结 构 ; 生产 力 的 发 展 制 约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方法 和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的 发 展和 改 革 。 ③
和 ⑤ 属 于 政 治 经 济制度 对 于 教 育 的影 响 。 故 答 案 为 A。
4.墨子 曰 : “ 染 于 苍 则 苍 , 染 于 黄 则黄 。 所入 者变 , 其 色 亦 变 ” 。 荀 子 曰 : “ 蓬 生 麻 中 不扶
而 直 , 白 沙 在 涅 与之 俱 黑 ” 。 这 两 段 话 经常 被 用 来 强 调 , 对 人 的 身 心发 展 起 主 要 作 用 的因 素
是(
)。
A.成 熟
B.遗传
C.环境
D.个体 能动 性
第 2 页 共 13 页
【 答案 】 C
【 解析 】 墨子说的 “ 染于苍则苍 , 染于黄则黄 。 所入者变 , 其色亦变 ” , 意思是丝染了青颜
料就变成青色 , 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 。 染料不同 , 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 。 这里的 “ 染 ”可
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 。 荀子说的 “ 蓬生麻中 , 不扶而直 , 白沙在涅 , 与之俱黑 ” ,
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 , 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 , 白沙混进了黑土里 , 就再不能变白了 。 这也
强 调 了环境 对事物 的影 响 。 故答 案 为 C。
5. “ 一切 教 育 的 真 正 目 的 , 是 人 , 即 人 的 身 体 、 思 想和 灵魂 的 和谐 发 展 ” 。 这 种 教 育 目 的 的
价 值 取 向 属 于 (
)。
A.伦 理 本位 论
B.社会 本位 论
C.个 人 本位 论
D.生 活 本位 论
【 答案 】 C
【 解 析 】 题干 重 点 强 调 的 是 人 的 自 身 发 展 , 是 以 个 人 自 身 的 完 善 为 中 心 的 教 育 目 的 价值 取 向,
符合 个 人本 位 论 的 观 点 , 即重视 教 育 的 个 人价 值 , 强 调 教 育 目 的 从个 人 出 发 , 满 足个 人 的 需
要 。 故答 案 为 C。
6.《 义 务 教 育 课程方 案( 2022 年版 ) 》 确 立 了今 后 一个 时 期 义 务 教 育 阶段 的 培养 目标 , 其 核
心要 求是(
)。
A.有 理 想 、 有 本领 、 有担 当
B.正确 价值观 、 必 备 品格 、 关键 能 力
C.健全 人格 、 创新精 神 、 实 践 能 力
D.全面 发 展 、 个 性 发 展 、 终 身 发 展
【 答案 】A
【 解 析 】 《 义 务 教 育课程 方 案( 2022 年版 ) 》 确 立 的 义 务 教 育 阶段培 养 目标 的 核 心 要 求 是有
理 想 、 有本 领 、 有 担 当 。 这 “ 三有 ”体 现 了新 时 代对 人 才培养 的全面 要 求 。 故答 案 为 A。
7.现代 教 育 理 论所推 崇 的 一 些 教 学 原 则 , 在 中 国 古代 教 育 典 籍 中 也 有 论述 , 下 列 选 项 中 匹配
正确 的是(
)。
A.直观 性 原 则 — “ 不愤 不 启 , 不 悱 不 发 。 举 一 隅 不 以三 隅 反 , 则 不 复 也 ”。
B. 因材 施 教 原 则 — “ 求 也 退 , 故进 之 ; 由 也 兼 人 , 故 退 之 ”。
C.启 发 性 原 则 — “ 其 身 正 , 不 令而 行 ; 其 身 不 正 , 虽令 不 从 ”。
D.量 力 性 原 则 — “ 不 闻 不若 闻 之 , 闻 之 不若 见 之 ”。
【 答案 】B
【 解 析 】A 项体 现 的 是 启 发 性 原 则 。 C 项体 现 的 是 榜样示 范法 。 D 项体 现 的 是 直观 性 原 则 。 B
项 意 思 是 说 冉 求 做 事 退 缩 , 所 以 要 鼓 励 他 大 胆 前 进 ; 仲 由 敢 作 敢 为 有 时 不 够 慎 重 , 所 以要 抑
制他,体 现 了孔子 根据 学 生 的 不 同特 点进 行有 针对 性 的 教 育,符合 因材施 教 原 则。故答 案 为 B。
8.李 老 师 的班 里有位 学 生擅 长 书法 , 但对 上 学 不 感 兴 趣 , 时 常 逃课 。 李 老 师 让 该 生 发起 建立
了书 法兴 趣组 , 组织 书法 爱好者 一起 活动 。 该生 逐渐 喜欢上 学 , 不再 逃课 , 期末 考试 成绩也
有 了 明 显 提 高 。 李 老 师 遵 循 的 德 育 原 则 是 (
)。
A.教 育 影 响 一 致 性 原 则
B.严格 要 求 与 尊重 学 生相 结 合 原 则
C.知 行 统 一 原 则
D.长 善 救 失 原 则
【 答案 】D
【 解析 】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 ,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 、 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 ,
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 克服消极因素 , 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 题干中 , 学生
擅 长 书 法 是 其 积 极 因 素 , 而 对 上 学 不 感 兴 趣 、 时 常 逃 课 是消 极 因 素 。 李 老师 利 用 学生 擅 长 书
第 3 页 共 13 页
法 这 一 积 极 因 素 , 让 其 发 起 建 立 书 法 兴 趣 组 , 从 而 使 学 生逐 渐 喜 欢上 学 , 克 服了 逃 课 的消 极
行 为 , 实 现 了 品德 和 行 为 的积 极 转变 , 体 现 了 长 善 救 失 原 则 。 故 答 案 为 D。
9.王 老 师将 学 生 的课 程 纪律 、 作业 完 成及 奖 惩 等 情 况 写进 学 生 的 成 长档 案 , 在肯 定 学 生 优 点
的同时 , 指出不足之处 , 并提出改进建议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王老师行使的
教 师 专 业 权 利 是 (
)。
A.参 与 管 理权
B.科 学 研 究权
C.指 导 评 定权
D.教 育 教 学权
【 答案 】 C
【 解析 】 《 教师法 》 规定教师有 “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 的
指导 评价 权 。 题干 中 , 王老 师在 肯定学 生优 点的 同时指 出不 足之处 , 提出 改进 建议 , 这属 于
对 学 生 的 学 业和 品 行进 行 指 导和 评 定 , 符合 教 师 的 指 导评 定权 。 故答 案 为 C。
10.人才 资本 理 论认 为 , 教 育 具有促进 经济 增长 的 重要 功 能 , 主要 因 为 教 育 能够(
)。
A.提 高 劳动 者 素质
B.提 高 劳动 者 的 学 历 水平
C.改变 人 的 一 般本 性
D.促进 生产过 程 的 社 会 结合
【 答案 】A
【 解析 】 人才 资本理 论强调 教育是 一种投 资 , 这种 投资能 够提升 劳动者 的素质 , 提高 劳动生
产 率 , 进而 促进 经 济增长 。 故答 案 为 A。
11.张 老 师在 准 备 一节 化 学 实 验课 时 , 将 目 标 设 定 为 : 学 生 能够在 实验 室 条件 下 利 用所 给 的 药
品和 装置制 备氧气 。 按课 程 目标 取 向 的 分类 , 该 目 标 属 于(
)。
A.生 成 性 目标
B.体验 性 目标
C.行 为 目标
D.情感 目标
【 答案 】 C
【 解 析 】 行 为 目标 是 以 具 体 的 、 可操作 的 行 为 的 形 式 陈述 的课程 目标 , 它 指 明 课程 与 教 学过
程 结 束 后 学 生 身 上 所 发 生 的 行 为 变化 。 行 为 目 标 的 特 点 是 具体 、 明确 , 具有 很 强 的 可 操作 性
和 可 观测 性 。 题干 中 , 张 老 师 设 定 的 目 标 “ 学 生 能够在 实验 室 条件 下 利 用所 给 的 药 品和装置
制 备 氧气 ”是 一 个 非 常 具体 的 行 为要 求 , 能 够清 楚 地观 察 到 学 生 是 否 达 到 了 这个 目 标 , 即 是
否 能 够 成 功 地制 备 氧气 。 故答 案 为 C。
12.在 一 次有 关 校规 的 班会 上 , 甲 生 认 为 , 校规 是 学校 制 定 的 , 违反 校规会 受 到 学 校 处 分 ; 乙
生认为 , 遵守校规是学生的义务 , 好学生就应遵守校规 ; 丙生认为 , 校规事关学校秩序 , 如
果有人违反了 , 大家就无法正常学习了 ; 丁生认为 , 违反校规对遵守校规的同学不公平 。 根
据 科 尔 伯 格 的 道 德 发 展 理 论 , 道 德 认 知 发 展 水 平 处 于 第 三 阶 段 的 学 生 是 (
)。
A. 甲 生
B. 乙 生
C.丙 生
D.丁 生
【 答案 】B
【 解析 】 甲生认为违反校规会受到学校处分 , 体现了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的特点 , 即关注行
为 的 后 果 (受 到 处 分 ) 来 判 断 行 为 的 对 错 , 属 于 前 习 俗 水 平 。 乙 生 认 为 遵 守 校 规 是 学 生 的 义
务 , 好学生就应遵守校规 , 体现了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 好孩子 ” 定向阶段 ) 的特点 。 乙生
以 是 否 符 合 好 学 生 的 标 准 (顺 从 传 统 要 求 , 得 到 他 人 认 可 ) 来 判 断 行 为 的 对 错 , 属 于 习 俗 水
平 的 第 三 阶 段 。 丙 生 认 为 校 规 事 关 学 校 秩 序 , 有 人 违 反 大 家 就 无 法 正 常学 习 , 体 现了 维 护 权
威 或秩 序 的 定向 阶 段 的特 点 , 即 关注 社 会 秩序 , 属 于习 俗 水 平的 第 四 阶段 。 丁 生认 为 违 反校
规 对 遵 守 校 规 的 同 学 不 公 平 , 体 现 了 后 习 俗 水 平 的 社 会 契 约 定 向 阶 段 或 普 遍 伦 理 原 则 定 向 阶
段 的 公平观 念 , 属 于 后 习 俗 水平 。 故答 案 为 B。
第 4 页 共 13 页
13.小 刚 明 知 不 能私 自 拿 别 人 的 东 西 , 可 是 看 到 别 的 同 学 那 里有 自 己 喜 欢 的 东 西 时 , 还 是 忍 不
住 悄 悄 拿 来 放 在 自 己 的 书 包 里 , 事 后 又 感 到 愧 疚 和 不 安 。 根 据 德 育 过 程 理 论 , 对 小刚 进 行 干
预 时 最 适 合 的 切 入 点 是 (
)。
A.道德 认 知 教 育
B.道德 情感培 养
C.道德 意 志 训 练
D.道德 榜样示 范
【 答案 】 C
【 解 析 】 道德 意 志 是 个体 自 觉地 调 节道德 行 为 , 克服 困难 , 以 实 现 预 定 道德 目 标 的 心 理过程。
题 干 中 , 小 刚 虽 然 知 道 不 能 拿 别 人 东 西 , 但 还 是 忍 不 住 拿 了 , 表 明 他 的 道 德 意 志 薄 弱 , 不 能
克制 自 己 的 行 为 。 故答 案 为 C。
14.学校 正在开 展 “ 科技 创新手 工 比赛 ” 的 活 动 。 周 老 师借机将 说 明 文 习作 单 元 教 学提 前 , 指
导学生创作参赛作品 , 且以精当的方式说明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 , 关键创意 , 主要参数 , 最
后 在 发 布 会 上 进 行 作 品 展 示 。 这 个 过 程 中 , 学 生 主 要 采 用 的 学 习 方 式 是 (
)。
A.发 现 学 习
B.项 目 式 学 习
C.观 察 学 习
D.泛在 学 习
【 答案 】B
【 解 析 】 项 目 式 学 习 是 一 种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通 过解 决 一个 复 杂 的 、 真 实 世 界 中 的 问题 或 完 成
一个 特 定 项 目来进 行 知 识 建 构和 能 力培 养 的 教 学方 法 。 题 干 中 , 学 生 围 绕 “ 科技 创新手 工 比
赛 ”这个 项 目 展 开 学 习 , 他们 在周 老 师 的 指 导 下创 作 参赛 作 品 , 并且 要 说 明 作 品 的 设计 意 图、
关键 创 意和 主要 参 数 , 最 后进 行 作 品 展 示 , 符 合 项 目 式 学 习 的流 程 。 学 生在整 个过程 中 , 通
过 实 际操作 项 目 , 深入 学 习 说 明 文 写作 以及手 工制 作 等相 关 知 识 和技 能 。 故答 案 为 B。
15.某初 中在研 学旅 行 中 打破 班 级 限 制 , 将 兴趣 、 特 点 或特长 相近 的 学 生 分 散 到 不 同 的 小 组,
鼓 励 和 引 导 学 生 们 各 显 其 能 , 在 小 组 中 做 出 自 己 独 特 的 贡 献 。 这 种 做 法 依 据 的 学 生 身 心 发 展
特 点 主 要 是 (
)。
A.阶段 性
B.顺序 性
C.不平 衡 性
D.差 异 性
【 答案 】D
【 解析 】 题干中 , 学校在研学旅行中打破班级限制 , 把兴趣 、 特点或特长相近的学生分散到
不 同 小 组 , 正 是 考 虑 到 学 生 之 间 的 差 异 。 这 种 分 组 方 式可 以充 分 发 挥每 个 学 生的 特 长 , 让 他
们在 小 组 中 能够根 据 自 己 的优 势 做 出独 特 贡献 , 尊 重和利 用 了 学 生 的个 体 差 异 。 故答 案 为 D。
16.下 列 选 项 中 , 属 于 孔子有 关 教 师 论述 的 是(
)。
A. “ 尊平 而惮 , 可 以 为 师 ”
B. “ 温 故 而 知新 , 可 以 为 师 矣 ”
C. “ 诵 说 而 不 陵 不犯 , 可 以 为 师
D. “ 师 者 , 人 之 模 范 也 ”
【 答案 】B
【 解析 】 “ 尊严而惮 , 可以为师 ” 意思是有尊严而令人敬畏 , 可以做老师 , 这是荀子的观点;
“ 诵说而不陵不犯 , 可以为师 ” 意思是诵经解说不逾越 、 不违反师说 , 可以当老师 , 也是荀
子的观点 ; “ 师者 , 人之模范也 ” 出于西汉著名学者扬雄的《 法言 》 首篇《 学行 》 。 “ 温故
而 知 新 , 可 以 为 师 矣 ” 出 自《 论语》 , 意 思 是 温 习 旧 知 识 从 而得 知 新 的 理 解 与体 会 , 凭借这
一 点 就 可 以 成 为 老 师 了 , 体 现 了 孔子 教 师观 的 “ 温 故 知新 ” , 故 答 案 为 B。
17.宋 元 是 蒙 学 教材较 为 兴 盛 的 时 期 , 由 当 时 学 者 编 写 的 教材 主要有(
)。
A.《 三 字 经 》 《 百 家 姓 》 《 童 蒙 训 》
B.《 三 字 经 》 《 百 家 姓 》 《 千字 文 》
C.《 三 字 经 》 《 蒙 求 》 《 太 公 家 教 》
D.《 百 家姓 》 《 兔 园 策 》 《 弟子规 》
【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