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 6 - 1 视图
课题
§ 6 - 1 视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时
90 分钟
授课班级
专业 班级 人数
教具
多媒体、模型、绘图工具;学生准备绘图工具和 A4 图纸 1 张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概念
及相关规定。
2 .培养识读和绘制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
视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和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
法与标注规定及其应用。
2 .培养识读和绘制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向视图及其应用、局部视图的范围选取、斜视图的标
注。
2 .各种表示法的应用。
3 .培养识读和绘制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的能力。
教学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直观演示、对比法、练习法等多种教法,
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组织教学】
【教学引入】
设问:( 1 )有了三视图是否各
种形体都能表达清楚?
( 2 )想象分析:以下机件用
三视图表达的结果?
( 3 )存在问题:三视图表达
形体不完整、不清楚、重复?
如何表达形体右面、下面和后
面 的 结 构 ? 如 何 表 达 局 部 结
构?如何表达倾斜的结构?
( 4 )解决措施:机械图样的
基本表示法
检查出勤稳定情绪
展示部分形体的立
体图或模型,分析用
三视图表达形体的局
限性及其缺点——缺
乏针对性。
引导学生分析:采
用什么方法表达才能
做到准确、清晰和简
单?
措施:机械图样的
基本表示法,可更恰
当、
更清楚地表达内外各
部分的结构形状。
集中精力
看 图 思 考 , 结
合 老 师 的 分 析 得
出以下结论:
三 视 图 有 表 达
局 限 性 、 缺 乏 针
对性
( 1 )三视图对
形 体 后 、 右 、 下
的 结 构 表 达 不
清,有重复。
( 2 )一般位置
平 面 和 投 影 面 的
垂 直 面 的 形 状 不
容 易 表 达 清 楚
(无实形)。
( 3 )内部表达
不 清 晰 , 虚 线 或
重叠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教学】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视图
1 .基本视图
( 1 )基本视图的概念:
右 视 图 : 物 体 由 右 向 左 投
射。
仰 视 图 : 物 体 由 下 向 上 投
射。
后 视 图 : 物 体 由 后 向 前 投
射。
( 2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
( 3 )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规
律:
主 、 俯 、 仰 、 后 视 图 长 对
正。
主 、 左 、 右 、 后 视 图 高 平
齐。
俯 、 左 、 右 、 仰 视 图 宽 相
等。
视图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
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
材图 6-1 (六个基本视图
的形成)的配套动画,讲
解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
图的概念。
在黑板上演示六个基本
视图的绘图 过程 。
45° 线法,宽相等一 周
圈
引导学生分析六个基本
视图的投影规律。
讲解 细 虚线的画法规
定。引导学生 转变 对 细 虚
线画法的习 惯 。由 之 前必
须 到必要, 强调 针对性,
以表达清楚 为首 。
介绍 向视图的概念,解
释 向视图的标注方法。
讲解向视图的用 途 : 自
由平 移 、 节省 图纸。
巡回 检查、 指 导
分 析 在 右 视
图、仰视图和后
视图上 哪些 面可
见或不可见? 哪
些 面 投 影 为 直
线?
根据 教材图 6-
1 绘制三视图。
绘制右视图、
仰 视 图 和 后 视
图。
依据 投影规律
检查 所 绘六个基
本视图。
分组讨论:
找 出 错误 ,分
析 原因 。
了解向视图标
注的内容:投射
方 向 、 视 图 名
称 、用 字母建 立
联系 。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