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 则
1.0.1 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信息发展的需要,保证通信管
道建设中的材料、施工和竣工验收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制定本
标准。
1.0.2 本标准是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监理、随工验收、初步验收、
最终验收、编制竣工文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1.0.3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通信管道工程的施工和
验收。
1.0.4 工程建设中应采用提高施工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
程造价的新工艺、新技术。
1.0.5 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中,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内容,应
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处理、返修至合格。
1. 0. 6 通信管道与通道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器材检验
2.1 一般规定
2.1.1 通信管道工程所用的器材规格、程式及质量,应满足设计
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或(和)监
理单位在使用之前组织进场检验,发现有问题或不合格的器材应
及时处理。
2.1.2 凡有出厂证明的器材,经检验发现问题时,应做质量技术
鉴定后处理。
2.1.3 经过检验的器材,应做好检验记录。
2.1.4 管道器材进场后,存放、保管、消防、安全等应满足相关技
术要求。
2. 2 水泥及水泥制品
2.2.1 通信管道工程中使用水泥的品种、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前应注意水泥的出厂日期或证明,不得使用过期的水泥,不得
使用受潮变质的水泥。
2.2.2 各种标号的水泥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要求。水泥从出厂
到使用的时间超过三个月或有变质迹象的,使用前均应进行试验
鉴定,依据鉴定情况确定是否使用。
2. 2.3 通信管道工程应采用水泥标号为 42. 5 号的普通硅酸盐
水泥。
2.2.4 水泥在储存过程中应防止受潮,并应分批购置,按进货日
期分别堆放,避免压垛。
2.2.5 水泥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45min, 终凝时间不得晚于 600min ;
混凝土骨料最大料径
试块规格(长 X 宽 X 高)
30 以下
100X100X100
30 以上
150X150X150
2 水泥的容重可为 llOOkg/m ,〜 1300kg/m3 。
2. 2. 6 水泥预制品生产前应按水泥类别、标号及混凝土标号至少
做一组(三块)混凝土试块,具体组数由生产单位根据需要确定,其
混凝土试块的规格应满足表 2. 2. 6 的要求。
表 2.2.6 混凝土试块规格 (mm)
2.2.7 水泥制品规格应逐个检验,不同规格的水泥制品不得混合
堆放。
2. 2. 8 通信管道用水泥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
酸盐水泥》 GB 175 的有关规定。
2.3 砂
2. 3.1 通信管道工程宜使用平均粒径为 0. 35mm 〜 0. 5mm 的天
然 中砂。
2.3.2 通信管道工程用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中的 轻物 质,按重量计不得超过 1%;
2 砂中的 硫 化 物 和 硫 酸盐,按重量计不得超过 0.5% ;
3 砂中 含 泥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 5% ;
4 砂中不得 含 有 树叶 、 草 根、 木屑 等 杂物 。
2.3.3 砂 的 容 重 , 在 松 散 状 态 下 应 为 HOOkg/n? 〜 1500kg/m3,
在 密实状态 下应为 1600kg/m3 〜 1700kg/m3 。
2.3.4 通信管道用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
砂》 GB/T 14684 的有关规定。
2.4 石 子
2. 4.1 通信管道工程应采用 人 工 碎石 或天 然砾石 ,不得使用 风 化
石 。
2. 4.2 通信管道工程应使用 5mm 〜 32mm 粒径的 连续 粒 级石
强度 等 级
抗 压 强度 平均 值 N
变 异系 数 ^0.21
抗折强度 > 0. 21
强度 标准 值 2
单块最 小抗 压
强度值 A
20
20.0
14.0
16.0
15
15.0
10.0
12.0
子 ,大 小 粒径 石子 应 搭配 使用。
2.4.3 通信管道工程用 石 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石 料中 含 泥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 1-5%;
2 针状 、 片状石 粒 含 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 25% ;
3 硫 化 物 和 硫 酸盐 含 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 1%;
4 石子 中不得 含 有 树叶 、 草 根、 木屑 等 杂物 。
2. 4. 4 石子 的容重应为 1350kg/m3 〜 1600kg/m3 。
2. 4.5 通信管道用 石 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
卵石 、 碎石 》 GB/T 14685 的有关规定。
2.5 砖
2.5.1 通信管道工程 人 ( 手 ) 孔 应用一等 机 制普通 烧结砖 。
2.5.2 工程用 砖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砖 的外 形 应 完整 , 耐 水性好,不得使用 耐 水性 差 , 遇 水后 强
度 降低的 炉渣砖 或硅酸盐 砖;
2 通信管道工程用 砖 的 强度 等 级 应符合表 2.5.2 的规定。
表 2.5.2 普通烧结砖强度等级 (MPa)
2. 5.3 通信管道用 砖 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烧结 普通
砖 ^GB/T 5101 的有关规定。
2.6 砌 块
2. 6.1 通信管道工程用于 砖砌 的混凝土 砌 块品种、标号均应满足
设计要求,其外 形 应 完整 , 且 应 耐 水性能好。
2. 6. 2 使用的混凝土 砌 块,其规格等应符合现行行 业 标准《通信
• 4 •
孔 数(个) X 孔 径
( mm )
标 称
外 形尺寸 (长 X 宽 X 高 )
( mm )
重量 ( kg/ 根)
3X90
三 孔 管块
600X360X140
37
4X90
四孔 管块
600X250X250
45
6X90
六孔 管块
600X360X250
62
管道 人孔 和 手孔图集 》 YD/T 5178 的有关规定。
2. 6. 3 通信管道用 砌 块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砌 体 结
构 设计规范》 GB 50003 的有关规定。
2. 7 水
2. 7 .1 通信管道工程应使用 自来 水或 洁净 的天 然 水,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不得使用工 业废 污水和 含 有 硫 化 物 的 泉 水 ;
2 水中不得 含 有 油 、酸、 碱 、 糖 类等 物;
3 海 水不可作为 钢筋 混凝土用水 ;
4 施工中发现水质可 疑 时,应 取样送 有关 部门 进行化验,鉴
定确 认 后使用。
2. 7 .2 通信管道工程用水的 比 重应为 1, 容重应为 1000kg/m 3 o
2. 7 . 3 通信管道用水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 业 标准《混凝土用
水标准》 JGJ 63 的有关规定。
2. 8 水泥管块
2. 8 .1 水泥管块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 块的 标 称 孔 径 允许 最大 正偏 差 不 应大 于 0.5mm, 负 偏
差 不应大于 1. 0mm, 管 孔 应 无形 变。
2 管块长 度允许偏差 为 ±2mm, 宽、高 允许偏差 为 ±5mm ; 三 孔
及以上的 多孔 管块,其各管 孔 中 心 相对位置的 允许偏差 为 士 0.
5mm 。
3 干打 水泥管块的 实 体重量不应低于表 2. 8. 1 的规定,混凝
土管块应大于表 2. 8. 1 规定 值 的 5% 。
4 管块 的 成 品表 面 单 位 强 度 不 应 小 于 10. 787MPa, 当 用管
块 整 体 试 验 时 , 其 破 坏 的 单 位 强 度 不 应 低 于 表 面 单 位 强 度
的 8% 。
5 水泥管块 强度疑似 有问题应进行 抽样 试验, 抽样 的数量应
以工程用管总量(大分 屯点 数量)的 3% 。为 基 数,试验的管块 90%
达到标准应为合格 ;当 不合格时,可 再 试 3% 。, 90%( 数量)达到
标
准应合格 ;当 试验数 10% 以上达不到标准,则全 部 管块的表 面强
度 应按不合格处理。
2.8.2 水泥管块表 面强度 可用 回弹仪 试验,试验 方法 应符合本标
准 附 录 A 的规定。水泥管块规格应符合本标准 附 录 B 的有关
规定。
2.8.3 通 信 管 道 工 程 使 用 的 水 泥 制 品 管 块 应 脱 出 氢 氧 化 钙 物
质 , 没 有 经 过 脱 出 氢 氧 化 钙 物 质 处 理 的 管 块 不 得 在 工 程 中
使用。
2.8.4 水泥管块的管 身 应 完整 ,不应 缺棱短角 ,管 孔 的 喇叭口 应
圆滑 ,管 孔 内 壁 应 光滑无凹凸起伏 等 缺陷 ,其 摩擦系 数不应大于
0. 8 。管体表 面 的 纵 、 横向裂纹 长 度 应 小 于 50mm, 大于 50mm 的
不宜 整 块使用。管块的管 孔 外 缘缺边 应 小 于 20mm, 当 外 缘缺角
的 边 长 小 于 50mm 时,应按要求修 补 后使用。
2.9 塑 料管及 配 件
2.9.1 通 信 管 道 工 程 所 用 塑 料 管 材 有 聚 氯 乙 烯 (PVC-U) 塑 料 管
和 聚乙烯 (PE) 塑 料管,其 型 号及 尺寸 应满足设计要求。 塑 料管材
规格应符合本标准 附 录 C 的有关规定。
2. 9.2 聚氯乙烯 管的 机械物 理性能、环境性能和 密封 性能的要
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聚氯乙烯 (PVC-U) 多孔 管的 机械物 理性能、环境性能和
密封 性能应符合表 2. 9. 2-1 的规定。 多孔 管 端面 应符合本标准 附
类别
序
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机械物 理
性能
1
拉伸屈服强度
230MPa
2
抗
压
性
能
抗 压 强度 (用于 栅 格式
管)
F = F/S ; P 〉 600kPa
管材 刚度 (用于 蜂窝 式
管)
P s = F/(AY • L); P s
2000kPa
扁 平试验(用于
栅 格式管、 蜂窝 式管)
垂直方向加 压至 截面 高 度
75% 卸荷 ,应 无破裂
3
落锤冲击
取 10 根试 样 试验后至少应
有 9 根不 破裂
4
坠落 试验
试 样 试验后应 无破损 或 裂纹
5
静摩擦系 数
W0. 35
环境性能
6
维卡软 化 温度
279'C
7
纵向回缩率
W5%
密封 性能
8
连接密封 性
在 室温 下 加 压至 50kPa,24h
试验后应 无渗漏
序
号
检验 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1
落锤冲击 试验
—
试 样 90% 不 破裂
2
扁 平试验
—
垂直方向 外径 形 变为 25% 时, 立即卸荷 ,试 样无
破裂
3
环 刚度
kN/m 2
SN4 等 级: 日 4
SN6. 3 等 级 : 26. 3
SN8 等 级 : 斗 8
SN12. 5 等 级 : 法 12. 5
SN16 等 级 : 216
表 2.9. 2-1 聚氯乙烯 ( PVC-U ) 多孔管机械物理性能、
环境性能和密封性能
注: P 为 抗 压 强度 ( kPa) ; F 为试 样 所受的负 荷 (kN) ; S 为试 样 受 力接触面积 ( mZ) ;
P , 为管材 刚度 (kPa) ; AY 为试 样截面 高 度竖直方向 5% 的变 形 量 ( m) ; L 为试
样 长 度 ( m) 。
2 聚 氯 乙 烯 (PVC-U) 单 孔 管 的 物 理 及 机 械 性 能 应 符 合 表
2. 9. 2-2 的规定。
表 2.9. 2-2 聚氯乙烯 (PVC-U) 单? L 管的物理及机械性能
序
号
检验 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4
复原率
—
N90%, 且 试 样 不 破裂 ,不分 层
5
坠落 试验
—
试 样无破损 或 裂纹
6
拉伸屈服强度
MPa
LDPE 类管材: 28
HDPE 类管材
7
纵向回缩率
—
(150±2)°C 下保 持 60min, 冷却 至 室温 后 观察 ,
试 样 应 无 分 层 、 无开裂 或 起泡 , 纵向回缩率 W5%
8
连接密封 性
—
试 样无破裂 、 无渗漏
9
维卡软 化 温度
°C
279
10
静摩擦系 数
—
^0.35
11
蠕 变 比率 a
—
W4
序
号
检验 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1
落锤冲击 试验
—
试 样 90% 不 破裂
2
扁 平试验
—
垂直方向 外径 形 变为 25% 时, 立即卸荷 ,试 样无
破裂
3
环 刚度
kN/m 2
SN6. 3 等 级 : 26.3
SN8 等 级 : 28
SN12. 5 等 级 : ^12.5
SN16 等 级 : 216
4
复原率
—
290%, 且 试 样 不 破裂 ,不分 层
5
拉伸强度
MPa
230
6
断裂伸 长 率
一
N150%
7
纵向回缩率
—
PE33/40 试验 温度 (100±2) °C ;
PE50/63 及 PE80/100 试验 温度 ( 110± 2) °C 下
保 持 60min, 纵向回缩率 M3%
8
连接密封 性
—
试 样无破裂 、 无渗漏
续
表
2.9
. 2-
2
注: a 指 必 要时应进行 此项目测 试。
3 聚乙烯 (PE) 塑 料管的 物 理及 机械 性能应符合表 2. 9. 2-3
的规定。
表 2. 9. 2-3 聚乙烯 ( PE) 塑料管的物理及机械性能
序
号
检验 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9
静摩擦系 数
—
W0. 35
10
蠕 变 比率 a
—
W4
续
表
2.
9.2
-3
注: a 指 必 要时应进行 此项目测 试。
2. 9 .3 塑 料管材的管 身 及管 口 不得变 形 ,管 孔 内外 壁 均应 光滑 , 色
泽 应均 匀 ,不得有 气泡 、 凹陷 、 凸起 及 杂 质, 两端切口 应平 整 、 无
裂
口
毛刺 ,并应与中 心线垂直 。 多孔 管管材 弯曲度 不应大于 0. 5%, 单 孔
实壁 管同 方向弯曲度 不应大于 2% 。 多孔塑 料管外径与 接头套 管内
径、 承插 管的 承口 内径与 插口 外径应 吻 合。
2. 9 .4 通信 塑 料管道工程的 接续配 件应 齐 全有 效 , 视 不同的管 型
应分别按下 述 内容进行检验:
1 承插 式 接头 用 胶圈 质量和规格 ;
2 套 管式 接头套 管的质量和规格 ;
3 中性 胶 合 粘剂 的规格、 黏度 及有 效 期 ;
4 塑 料管组 群 用 支架 、 专 用 带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10 钢 材、 钢 管与 铁 件
2.10.1 钢 材的材质、规格、 型 号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有 锈 片 剥
落 或 严 重 锈蚀 。
2.10.2 钢 管的材质、规格、 型 号应满足设计要求。管 孔 内 壁 应 光
滑 、 无 节疤 、 无裂 缝 、 无毛刺 。
2.10.3 各种 钢 管的管 身 及管 口 不得变 形 , 接续配 件应 齐 全有 效 ,
套 管的 承口 内径应与 插口 外径 吻 合。
2.10. 4 各种 铁 件的材质、规格及防 锈 处理等均应满足质量要求,
不得有 歪斜 、 扭 曲 、 飞 刺 、 断裂 或 破损 。 铁 件的防 锈 处理和 镀锌 层
应均 匀完整 、表 面光洁 , 无脱落 、 气泡 等 缺陷 。
2.10.5 人 ( 手 ) 孔口圈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 ( 手 ) 孔口圈 装 置应 包括 外 盖 、内 盖 、 口圈 等,其规格应
合现行行 业 标准《通信管道 人孔 和 手孔图集 》 YD/T 5178 的有关
规定 ;
2 人 ( 手 ) 孔口圈 装 置应用 灰 铁 铸 铁 或 球墨铸 铁 铸 造, 铸 铁 的
抗拉强度 不应 小 于 117. 68MPa, 铸 铁 质 地 应 坚 实 , 铸 件表 面 应 完
整 , 无 飞 刺 、砂 眼 等 缺陷 , 铸 件的防 锈 处理应均 匀完 好 ;
3 井盖 与 口圈 应 吻 合, 盖 合后应平 稳 、不 翘动 ;
4 井盖 的外 缘 与 口圈 的内 缘 间 隙 不应大于 3mm, 井盖 与 口
圈 盖 合后, 井盖 边缘 应高于 口圈 1mm 〜 3mm ;
5 盖 体应 密实 、 厚 度 一 致 ,不得有 裂 缝 、 颗 粒 隆 起 或不平 ;
6 人 ( 手 ) 孔 井盖 应有防 盗 、防 滑 、防 跌 落 、防位 移 、防 噪声
设
施, 井盖 上应有明 显 的用 途 及产 权 标 志 ;
7 人 ( 手 ) 孔口圈 装 置材料 抗拉强度 不应低于 117. 68MPa,
表 面 应有防 腐 处理。
2.10.6 人 ( 手 ) 孔 内 装 设的 支架 及 光 ( 电 ) 缆托板 应用 铸 钢 ( 玛 钢
或 球墨铸 铁 )、 型钢 或其 他 工程材料制 成 ,不得用 铸 铁 制造。
2.10.7 人 ( 手 ) 孔 内设置的 拉力 ( 拉 缆 )环和 穿钉 ,应用 M6 普通
碳素 钢 ( HRB300 级 )制造,全 部 做 镀锌 防 锈 处理。 穿钉 、 拉力
(
拉
缆 )环不应有 裂纹 、 节瘤 、 尴 接 等 缺陷 。
2.10.8 积 水 罐 宜采用 铸 铁加 工,并应进行 热涂沥青 防 腐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