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 74 一 77 页。
【教材、学情分析】
《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以及初步掌握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
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结合具
体的问题情境 , 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 , 认识面积
的含义 ,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对于学
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 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早就已经对面积
有了初步的体验 , 只是还没有将生活体验转化为知识体系 , 学生对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更感兴趣 , 本课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
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 更好地激活
探究面积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结合具体的事物认识面积的直观含义。
( 2 )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 , 通过比较课本和黑板的面积大小入手 , 让学
生体会面积的
直观含义。
(2)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 , 体会策略
的多样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 ,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 发展空间观念。
(3)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 , 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本课充分体现数
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 创设生
动有关联的情境 ,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 再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
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 激趣引入
1. 比赛导入 : 同学们 ], 喜欢画画吗 ? 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 , 想
请同学们帮它
们涂上颜色 , 谁愿意帮这个忙呢 ?
2. 设问 : 想想看 , 到底谁涂得快呀 ? 为什么 ?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 选择树叶涂色比赛作为导入 , 一是缓解课前紧张 气氛 ,
鼓励 学生以 轻松 的 心态 上课 ; 二 是激发学生的探究 欲望
二 、主动 参 与 , 探究新知
(-) 探究面积的含义
1. 摸 一 摸 , 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 摸 一 摸 叶 子 , 引导出 “ 表面 ” 。
(2) 谈话 : 教 室 里有 许 多物体 , 你去摸摸 看这 些 物体的面。
师 ; 你摸 到了 那些 物体的面呢 ?
(4) 教师示 范摸 物体的面 , 学生动手 摸 数学书 封 面 , 感 受封 面的大
小。引导
学生体会各种物体 都 有面 , 并且 让学生体会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
的。
2. 摸 一 摸 , 比较面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