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0 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统设
课)
单选题部分
1.狭义的科学指的是()
D.自然科学
2.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
A.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3.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出现了科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浪潮,这个时期被称为()
D.科学的大众时期
4.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
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时期。
A.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5.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
了基础的是()
C.民国《幼稚园课程标准》
6.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
D.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
良好的科学素养
7.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
A.清朝末年
8.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
育学家是()
A.陈鹤琴
9.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
D.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10.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C.美国
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不包括哪一项
()。
D.科学思想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下位最近切的目标是()
D.活动目标
13.“兴趣好奇好问”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目标。
A.科学情感与态度
14.“预测与推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与能力
15.“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
B.3-4 岁
16.“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属于()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
D.5-6 岁
17.“引导学前儿童在操作探究中发现并理解三脚架稳定的特性”,该活动目标表述是从()的角度?
A.教师
18.有学者专门提出“儿童的科学”的概念以区别于“成人的科学”,认为儿童科学学习的内容的深度和广
度都应符合学前儿童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
B.启蒙性
19.大班科学活动《地下的秘密王国》的目标表述为:①观看森林冬景图。②说说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请问
这个目标表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A.混淆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20.夏天雨季,突降暴雨,学前儿童立即被下雨所吸引,雨后地面出现小水洼,蚯蚓钻出来了,树叶挂着露
珠.......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暂停了原本准备的课程教学计划,而是与儿童一起观察雨并进行引导教学,这
体现了科学教育课程的()特点.
C.生成性
21.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
程,是()取向的。
A.学科
22.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活动,因为这样
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
的方式进行探究。
A.区域
23.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
D.区域游戏型活动
24.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
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A)特点。
A.自主性
25.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B.操作层次性
26.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这是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
的()特点
C.灵活和随机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为主要活动方式。
A.探究
28.幼儿需要根据探究的任务和对问题的猜测假设,选择适宜的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制订研究的计划和调
査的方案。这属于幼儿科学探究的()环节。
B.调査验证
29.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动手操作,以发现客观事
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C.实验法
30.因为学前儿童在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影子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借此引导他们认识光影关系,生成了一次
科学教育课程,这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
A.生成性原则
31.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
程,是()取向的。
A.学科
32.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活动,因为这样
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
的方式进行探究。
A.区域
33.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
D.区域游戏型活动
34.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
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点。
A.自主性
35.美国基于 Stem 教育的“5E”教学模式其核心环节是()
C.解释
36.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这是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
的()特点
C.灵活和随机
3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为主要活动方式。
A.探究
38.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中明确教师负责整合三个维度来促进基于探究的教学,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三个维
度之一。()
D.学习环
39.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动手操作,以发现客观事
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C.实验法
40.《纲要》和《指南》中多处强调“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在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等,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
A.生活性
41.在科学发现区,教师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协作者,尽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以及科学游戏中成为()。
A.主动构建者
42.()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
B.自然角
43.幼儿的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为代价来求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B.兴趣
44.心理环境是学前儿童有效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保障,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从()两方
面展开。
B.加强家园合作和师幼互动
45.儿童的科学研究始于疑惑,而疑惑又源于()
B.问题情境
46.诸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是()课程资源。
C.隐性
47.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的方法是()
A.描述记叙法
48.旨在提前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评估是()
C.形成性评估
49.旨在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或修正课程的评估是()
C.形成性评估
50.为倾听 5 岁以下幼童而创设的具体框架,组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
和以参与式工具(如让幼童使用相机拍照旅行绘图画画进行角色扮演等)
的使用为特征的新方法是()
B.马赛克方法
51.在有关磁铁的区角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环形磁铁条形磁铁纽扣磁铁等多种类型的磁铁,让幼儿去探索
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体,不能吸住哪些物体;不同的磁铁可以怎么玩等等,教师这样做体现了区角活动的
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A.材料多样性
5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
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53.()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
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
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C.皮亚杰
54.以下不属于儿童家庭科学教育的特点的是()
D.专业化
55.有关幼儿园工程教育指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活动中要严格按工程教育程序,不能让幼儿随意设想
56.幼儿园对科学教育实施集体教学具有高效经济公平的特点,以下不是集体教学优点的是:()
C.灵活方便,生成性强
57.以下哪一点不是当前的幼儿园“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A.教师根本没有对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意识
58.当前,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共育成为幼教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逐渐走向社区,将社
区资源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是近来非常受欢迎的(),是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
之纳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尝试。
A.博物馆课程
59.()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或测查,制定发展检核表,对照表中的各个项目,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好
标记,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
A.发展检核表法
60.“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这是有关物质科学活动的学前
儿童学科领域()发展目标。
C.5-6 岁
61.在幼儿园中有一类供全园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并具有专门功能性的活动室,其被称为(
A.科学发现室
62.在小班科学活动“泡泡乐园”中用“感知泡泡是圆形的,体验吹泡泡的乐趣”这样的目标描述()
C.恰到好处
63.幼儿园区角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自由的选择权,因此在材料的设计上要()
A.多样化
64.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即强调课程内容源于高于进而回归学前儿童的生活。
B.生活性
65.以下不属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的特点的是()
D.更加系统和专业
66.以下属于描述继续法的是()
D.连续记录法
67.以下属于描述继续法的是()
D.连续记录法
68.以下属于取样观察法的是()
B.事件取样观察法
69.以下属于取样观察法的是()
C.时间取样观察法
70.以下属于取样观察法的是()
C.事件取样观察法
71.以下属于等级评定法的是()
D.事件取样观察法
72.以下属于等级评定法的是()
D.符号记录法
73.除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科学教育内容,幼儿园和家庭一日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偶发生成的科学教育
契机,教师要敏感关注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促进学前儿童科学
学习。这是科学教育()特点。
C.生成性
74.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的意义()
C.明确教学组织形式和实施办法
75.集体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可以分为经验准备和()
B.物质准备
76.在“纸桥大力士”这一活动中,教师设计的目标有“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改变纸的承受力”“让幼儿
操作中记录比较实验结果,体验探索纸桥的快乐”。这样的活动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是()
C.层次不分明
77.美国基于 Stem 教育的“5E”教学模式其初始环节是()
A.参与
78.美国基于 Stem 教育的“5E”教学模式其应用环节是()
D.迁移
79.美国基于 Stem 教育的“5E”教学模式分为 5 个过程,其中“幼儿经验的抽象化和理论化”过程是()
C.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