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84 丨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统设课)
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里的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是:()
C.密切相关的
2.儿童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
B.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3.游戏的内在动机意味着?()
C.活动是主体自身想要这样做
4.结构性游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
A.需要相应的结构材料
5.合作游戏中,儿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C.合作关系
6.下列选项中,_________把“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C.《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7.关于幼儿游戏过程与结果的发展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从“过程与结果并重”经过“重过程轻结果”再到“重过程不重结果”
8.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含义是什么?()
B.在非游戏活动中加入游戏元素
9..幼儿园教师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游戏的方法之一是:()
A.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10.教师进行游戏观察时,记录应尽可能客观。这意味着:()
C.记录应指向实际言行,而不是主观推断
11.在游戏中,教师进行指导时,应该基于什么进行指导?()
C.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分析、解读
12.()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A.观察
13.游戏指导中的不干扰原则强调什么?()
B.教师不干扰儿童游戏的正常进行
14.幼儿园教师在为儿童提供游戏条件时,应具有什么样的思维?()
C.系统思维
15.研究表明,当玩具设备的数量增多时,儿童的社会性游戏(),攻击性行为
()。
A.减少,增加
16.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如何改变环境资源浪费的现状?()
C.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17.低成本、有质量的游戏条件提供应该基于对什么原则的尊重?()
A.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8.在儿童游戏条件提供中,最基本的是什么?()
B.游戏时间的保障
19.幼儿园游戏中,一般不提供的材料是()
D.化工材料
20.以下哪个理论认为角色游戏帮助儿童理解文化和社会规则,支持他们发展社会交往技能?()
C.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21.下面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偏好与同伴合作并懂得分工、商讨、协作解决问题?()
C.大班幼儿
22.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意义?( )
D.所有选项都对
23.角色游戏对幼儿的动作发展有什么影响?()
D.所有选项都对
24.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用语言来宣称动作、物品或角色。这对幼儿的哪个方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语言发展
25.幼儿角色游戏在哪个年龄阶段更多地以非正式扮演为主?()
A.小班
26.在角色游戏中,“用积木块代替的遥控板、用小椅子代替的汽车”属于角色游戏的哪个要素?()
B.物品和道具
27.()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游戏中的互动为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儿
童通过参与角色游戏来理解周围的社会。
C.维果茨基
28.建构游戏呈现出以下哪些特点?()
D.所有选项均正确
29.()幼儿对建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摆弄”“堆高”“推倒”等是他们常见的动作。
D.小班
30.角色游戏与建构游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D.所有选项均正确
31.建构游戏的特点中,幼儿需要直接动手操作材料,并运用一定的建构技能构造出物体形象,体现了建构
游戏的()
A.建构性
32.积木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建构游戏,通过搭建积木可以培养幼儿的()
D.以上都对
33.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观察与解读时,通常需要多少位教师进行观察?()
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34.小班幼儿在建构时常常会被其他事物吸引,并且经常改变游戏计划,这表明他们的什么能力有待提高?
()
C.注意力和坚持性
35.大班幼儿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时,教师应支持他们观察和表现物体的什么特征?()
B.细节和特征
36.在幼儿建构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给予合适的指导?()
A.提供建构技巧和策略
37.幼儿建构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
B.提供示范和提示
38.幼儿建构活动中的“合作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A.幼儿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合作
39.幼儿建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B.提供开放的建构环境
40.下面的描述属于中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的是()。
B.幼儿对操作过程及建构成果都感兴趣
41.桌面表演是幼儿在哪个地方进行的表演游戏?()
C.桌面
42.影子戏表演是利用什么进行表演的游戏?()
A.光线
43.表演游戏不具有游戏性的时候,可能转变为什么?()
C.一般性表演活动
44.小班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表达?()
B.动作
45.大班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较强,这意味着他们会:()
C.高度关注游戏发展和同伴行为
46.大班幼儿的表演技能相比于中班幼儿更加:()
B.丰富
47.在表演游戏中,教师应该与幼儿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B.民主平等合作者
48.幼儿的表演游戏从“一般性表现水平”向“生动性表现水平”的提升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B.需要时间和重复练习的
49.幼儿在表演游戏中需要被鼓励和支持的是什么?()
A.主动探索和交往
50.规则游戏对应的英文是______。
B.game
51.规则游戏对幼儿教师的价值之一是______。
C.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能力
52.对于规则游戏的观察与解读,需要观察什么类型的规则游戏?()
D.不同类型和阶段的规则游戏
53.对于规则游戏的观察与解读,需要观察规则游戏的什么阶段?()
D.不同阶段的规则游戏
54.规则游戏的基本阶段中,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A.观察、指导游戏
55.幼儿参与规则游戏必须基于什么原则?()
D.自愿原则
56.有明确的规则要求和奖惩措施,以输或赢为游戏结束标志的游戏是()。
D.规则游戏
57.适合学前末期年龄略大的儿童,有助于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思维的是()。
D.规则游戏
58.规则游戏一般由游戏目的、游戏玩法、游戏规则及游戏结果组成,其中()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制约规
则游戏能否顺利进行。
D.游戏规则
59.皮亚杰发现,儿童发展的第四阶段是以()为中心的玩物阶段。
B.自我为中心
60.在()上,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顺应幼儿的玩法而不是硬性地去加以纠正和进行外在的策略
训练。
C.评价年龄适宜性
61.幼儿园在进行分组游戏时,最好采用()分组的方式帮助幼儿分组。
D.随机
62.广义的亲子游戏的定义是指:()。
A.家庭中的成年亲人与年幼子女共同参与的游戏
63.家长在亲子游戏中应该具备怎样的态度?()
A.放手,观察和了解孩子
64.家长参与亲子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有何作用?()
B.提供更多经验和体验
65.对于小班幼儿的手指游戏指导,以下哪种动作更适合?()
B.整体手部动作
66.大班幼儿手指游戏的指导要点之一是什么?()
A.鼓励创造
67.幼儿对手指游戏的掌握程度越高,教师对语言与动作的选择应该更加:()
B.复杂
68.小班幼儿手指游戏的实施以什么为主?()
B.模仿游戏
(二)多选题
1.在中文中,与"游戏"相近的词语有哪些? (ABCD)
A.玩
B.耍
C.打
D.赛
2.幼儿园的游戏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BCD)
A.教育方针和政策
B.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C.家长的期望
D.教师的指导
3.游戏具有哪些积极情绪特点? (AC)
A.愉悦
B.忧虑
C.兴奋
D.害怕
4.游戏的虚构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BC)
A.以人代人
B.以物代物
C.情景转换
D.真实反映生活
5.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BCD)
A.身心状况的提升
B.语言能力的发展
C.语言能力的发展
D.数学认知的促进
6.游戏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何作用? (ABCD)
A.提升教师的观察和解读能力
B.增强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C.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方法
D.促进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7.游戏对幼儿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BC)
A.办园方式的定位
B.提升办园质量
C.打造幼儿园特色
D.加强师德建设
8,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可能获得以下哪些发展机会? (ABCD)
A.身体发展
B.情绪安定愉快
C.自我保护能力
D.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9.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和原则来源于哪些文件? (ABC)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C.《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10.幼儿园应该如何使游戏活动成为基本活动? (ABCD)
A.牢固树立游戏权利的观念
B.切实提供儿童自主游戏的条件
C.充分满足儿童的游戏需要
D.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11.下面哪些属于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ABC)
A.积极情绪
B.虚构性
C.内在动机
D.结果导向
12.幼儿园教师的游戏指导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CD)
A.基于观察
B.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