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83 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统设
课)
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字 5 可以代表 5 个人、5 个苹果、5 张桌子等等,这体现了数学的()。
B.抽象性
2.自然数 1 可以代表 1 个人、1 块糖、1 支笔等等,这体现了数学的()。
B.抽象性
3.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例如统计知识帮助人们预测。这体现出数学的()。
D.应用性
4.对于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而言,其首要目标是()。
C.让学前儿童感知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
5.()提出,动作是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基石。
A.皮亚杰
6.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儿童没有()。
C.作业
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研究范围主要是()的儿童。
B.3~6 岁
8.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选择原则“聚焦数学教育多方面内容”的是()。
B.既要关注完整的数学内容知识,还要关注数学过程性能力方面的内容放难易程度
9.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开始于()。
A.动作
10.男女间隔排队与上下楼梯靠右走分别涉及到的数学核心经验为()。
C.模式与空间
11.关于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用时约占整个环节的 1/3
12.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采用的形式一般为()。
A.集体活动
13.在数学区投放材料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D.以上都对
14.()是学前儿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
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
A.操作法
15.()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C.讨论法
16.“儿童必须在对客观物体的实际操作中发展数学的概念”,这句话由()指明了数学玩教具的重要性。
C.皮亚杰
17.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的是()。
A.陈鹤琴
18.()指出玩具和游戏“都是儿童的第二生命”。
A.陈鹤琴
19.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优质数学玩教具都要无毒无害,保证学前儿童在操作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这体现了优质数学玩教具的()。
D.安全性
20.优质数学玩教具要与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这体现了优质数学玩教具的()特征。
D.生活化
21.下列实物玩教具中,专门用于数学教学活动的玩教具是()。
C.分类盒、几何图形镶嵌板
22.2 岁左右儿童还不能说出数词,但已经对不同数量的糖果产生不同的选择反应,说明儿童数概念发生和
获得始于()。
C.对集合笼统感知
23.学前儿童处于对集合的泛化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
A.3 岁前
24.学前儿童处于感知集合元素阶段,能够通过计算较精确地比较两个集合的多少的年龄阶段一般是()。
A.3 岁前
25.学前儿童看到很多相同样子的布娃娃会很高兴,但他拿走几个娃娃后,剩下的就忘了,原因是()。
D.没有精确意识到集合的元素数量
26.要求学前儿童将黑色的、系带子的鞋放在一起。这种分类活动称为()。
A.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
27.要求学前儿童将一组卡片中红色的大图形放在一起。这种分类活动称为()。
B.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28.一堆积木,学前儿童先根据颜色分类,然后在每种颜色下面,再按照形状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活动称为
()。
C.层级分类
29.一盘纽扣,学前儿童先按大小将其分成两类,接着再按颜色的不同继续分类。这一分类方法称为()。
B.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30.一堆衣服可以按季节分类,也可以按成人和儿童服装分类,还可以按男装或女装分类,按棉织品和非棉
织品分类。这种分类属于()。
D.多重分类(多角度分类)
31.一堆玩具车可以按小汽车和公交车分类,也可以按颜色分类,还可以按有无司机分类。这种分类属于()。
D.多重分类(多角度分类)
32.把牙膏和牙刷、脸盆和毛巾、手和手套等归并在一起,这种分类的角度是()。
C.物体间的联系
33.把蜡笔、画纸、手工剪刀归成一类都是学习用品,把毛巾、茶杯、牙刷归成一类都是生活用品,这种分
类角度是()。
B.物体的用途
34.教师提前在柜子上贴上了大糖果袋子和小糖果袋子的图标,然后让孩子把相应的糖果放到两个袋子里
去,这个活动是匹配还是分类?()
D.匹配
35.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的教育,一般安排在()。
B.中班
36.按照物体的大小或者颜色进行分类,一般安排在()进行。
B.小班
37.小班的学前儿童能够按照什么来分类?()
A.按照事物明显的外部特征分类,比如按照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来分类
38.属于听觉模式的是()。
B.有规律的鼓点
39.属于视觉模式的是()。
B.白蓝白蓝白蓝
40.属于动作模式的是()。
D.跑跳跑跳跑跳
41.儿童最初感知的模式是()上的模式。
C.动作
42.教师呈现了“红绿,红绿,红绿,……”的参照,学前儿童按此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规律,这属于模式
认知能力的()。
B.模式复制
43.给出任意颜色的一堆珠子,学前儿童自己设计穿出有规律的一串珠子。这属于模式认知能力的()。
C.模式创造
44.通过对“跑跳、跑跳、跑跳……”与“红蓝、红蓝、红蓝……”分析,学前儿童发现它们虽然在表现形
式上不同,但却有相同结构,可以概括成“ AB ” 。这属于模式认知能力的()。
D.模式比较和转换
45.学前儿童模式认知能力经历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最简单的模式认知能力是()。
A.模式认识
46.学前儿童模式认知能力经历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级别最高的模式认知能力是()。
C.模式创造
47.从模式载体来看,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是()。
D.视觉模式
48.学前儿童出现手口点数不一致的实质原因是()。
D.还不能在数词和物体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49.“能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这一要求针对的是()儿童。
C.小班
50.桌面上摆了四块积木,另一边摆了三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学前儿童下列表现来看,
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D.学前儿童先看了 4 块积木,后看了 3 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 7 块
51.能用算式表示生活中遇到的数量变化和加减问题,如 3 个草莓和 5 个草莓放在一起用“3+5=8”表
示,这一要求针对的是()。
A.大班
52.学前儿童算 5+6 的时候运用策略是“5+5+1”,能运用此策略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是什么年龄段?()
A.大班
53.回答“多少”说出总数,按数取物,这些考查的都是()。
A.基数
54.问“图片上有几个小动物?”,小朋友回答“5 个”,此时“5”是()。
A.基数
55.“当钟表上的时针指向 10 时,孩子们就知道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此时“10”称为()。
D.参照数
56.排队时,请学前儿童说说谁在第一、谁在第二……,这是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儿童认识()。
B.序数
57.请说出下面阴影 的序数位置:()。
C.5
58.正方体有()个面和()条边。
B.6,12
59.在几何图形的辨认学习中,学前儿童最难掌握的是()。
D.梯形
60.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几何图形是()。
C.圆形
61.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立体图形是()。
A.球体
62.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C.渗透图形守恒教育
63.在几何图形教育中,教师向学前儿童提供接触多种变化图形的机会,使儿童在辨认图形时,不再受图形
颜色、大小、摆放位置等无关因素干扰。这运用的方法是()。
A.变式
64.学前儿童比较两只纸鸟大小时,能先找出两只纸鸟相应部分进行比较的年龄段是()。
D.4 岁
65.下列属于小班儿童认识几何图形教育要求的是()。
A.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66. “认识并区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这一教育要求适合()。
D.大班
67.引导学前儿童感知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采用()。
D.比较的方法
68.等分教学应放在()。
C.大班
69.可使学前儿童对平面和立体的图形有所认识的游戏是()。
A.积木游戏
70.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体操活动中,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需
要运用的知识是()。
A.空间方位
71.如果甲在乙的右边,则乙在甲的左边,这体现出空间方位具有()。
A.相对性
72.“你在我的前面,我在你的后面”,这体现了空间方位的()。
A.相对性
73.“我在老师的前面,如果我移动了我的位置,那我有可能是在老师的旁边或后面了”,这说明空间具有
()。
B.可变性
74. 物体的位置是根据物体的基准点进行判定,如果基准点发生变化,那么物体的空间方位也会变化。这
体现了空间概念的()。
B.相对性
75.学前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B.自己身体
76.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为()。
A.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左右
77.让学前儿童学习向左或向右运动,这一教育要求适合于()。
C.中班
78.让儿童区分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这一教育要求针对的是()儿童。
C.小班
79.量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可以测量的
80.年幼儿童在描述物体的属性特征时,往往用词较为模糊,会统统用()
描述各种物体的属性特征。
D.大小
8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这一教育要求针
对的学前儿童年龄是()。
C.4~5 岁
82.很多研究证明,到了(),有些学前儿童开始掌握量的守恒。
C.大班
83.研究证明,中国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守恒是()。
C.数量守恒
84.守恒概念是()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A.皮亚杰
85.下列属于标准测量的是()。
B.用体重计称量体重
86.儿童用绳子量大树的树围,这属于()。
B.非标准测量
87.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D.大小
88.学前儿童学习测量采用的测量方法为()。
D.非标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