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铁路、海关智能物流信息
化项目解决方案
一、行业现状与挑战
在港口、铁路、海关领域,物流运作面临诸多复杂情况。港口货物吞吐量
巨大,船舶、车辆调度频繁,传统人工管理难以实现高效精准的资源配置,易
导致船舶滞港、货物积压。铁路运输网络庞大,车次调度、货物追踪及多式联
运衔接存在信息不畅问题,影响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海关监管任务繁重,面
对海量的进出口货物申报数据和复杂的监管流程,难以快速准确地进行风险评
估与通关处理,易造成通关延误,增加企业成本。
二、解决方案
(一)港口智能物流管理
1. 智能调度系统 :集成港口内船舶、堆场、装卸设备等资源信息,利用智
能算法进行作业计划编排与实时调度。根据船舶到港时间、货物类型与数量、
堆场空间及装卸设备状态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的船舶靠泊、装卸作业顺序和
设备调配方案,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例如,通过对历
史数据的分析预测船舶到港高峰,提前做好资源准备。
2. 堆场管理系统 :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堆场货物进行实时定位与状态监控,
建立三维堆场模型。实现货物的快速查找、堆存规划优化以及库存盘点自动化,
提高堆场利用率,降低货物错放、丢失风险。结合智能叉车等设备,实现货物
装卸与搬运的自动化引导,提升作业效率与准确性。
3. 物流信息可视化平台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技术,构建
港口物流信息可视化平台。将港口设施布局、船舶动态、货物运输轨迹、堆场
库存等信息在地图上直观展示,为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实时的物流态势感知。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提供决策支 持 ,如预测港口 拥堵 点、优化物流路 线
等。
(二)铁路智能物流管理
1. 智能运输调度系统 : 整 合铁路 线 路、 列 车、车 站 、货物等信息,建立智
能运输调度模型。根据运输 需求 、 列 车运行状况、 线 路 容 量等因素,实现 列 车
的自动编 组 、路 径 规划与运行时 刻 优化。实时监控 列 车运行位置和状态,及时
调 整 运行计划, 应 对 突发 情况,确 保 铁路运输的 安 全与高效。例如,在货运高
峰 期 ,通过优化编 组 和路 线 ,提高运输能 力 。
2. 货物追踪与溯源系统 :利用 射 频 识别 ( RF I D )、全 球 定位系统(G P S)
等技术,对铁路运输货物进行全程追踪。 从 货物装车、运输 途中 到到 站 卸车,
每个环节 的信息 都被 实时采集 并 上传 至 系统。货 主 和 相 关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
平台 或手机应 用 随 时查 询 货物位置、状态和运输历史,实现货物的可视化管理
与精准 溯 源,提高 客户满意 度和物流 透明 度。
3. 多式联运协同系统 : 针 对铁路与港口、 公 路等 其他 运输方式的联运 需求 ,
建立多式联运 协 同系统。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信息的 互 联 互 通与业务 协 同,优
化联运流程,提高 转 运效率。例如,在港口与铁路场 站之 间,通过系统实现货
物装卸计划的 无缝 对接,减少货物在 转 运过程 中 的等 待 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三)海关智能监管与通关服务
1. 智能风险评估系统 : 收 集海关监管 所需 的 各 类数据, 包括 企业进出口历
史数据、货物申报信息、运输工 具 动态、 外部 信用数据等,运用大数据分析与
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预 警 模型,自动 识别 高风险货物、企业
和运输工 具 ,为海关监管提供精准的风险 指向 ,提高监管效能, 防范走私 等 违
法 犯罪 行为。
2. 通关一体化平台 :构建海关通关 一体 化平台, 整 合报关、报 检 、 征税 、
查 验 等业务流程。实现企业 一 次申报、数据 共享共 用,海关内 部协 同作业,提
高通关效率。平台提供智能 辅助 申报 功 能,根据企业输 入 的货物信息自动 匹 配
税则 编 码 、监管 条件 等,减少申报 差 错。同时,与港口、铁路等物流 环节 信息
系统对接,实现通关物流信息的实时 交互 , 促 进货物快速放行与运输。
3. 跨境电商监管系统 : 针 对 跨境电商 业务的快速 发 展,建立 专门 的 跨境电
商 监管系统。对 跨境电商 货物的申报、分 拣 、运输、配 送 等 环节 进行全流程监
管,确 保符 合海关监管 要求 。系统支 持跨境电商 直 购 进口、 保税 备货等多 种 业
务模式,通过与 电商 平台、物流企业系统对接,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与 比 对,提
高监管效率和 消费者购 物 体验 。
三、技术架构
(一)数据采集层
1. 传感器网络 :在港口、铁路场 站部署各 类传感 器 ,如用于船舶定位的
A IS 传感 器 、堆场货物监测的重量传感 器 与位 移 传感 器 、铁路轨 道 监测的压 力
传感 器 等,通过 有线或无线 方式将数据传输 至 数据采集 终端 。在运输车辆和货
物 包 装上 安 装 G P S、 RF I D 标签 等设备,实现运输过程 中 的位置与状态信息采
集。
2. 业务系统数据接入 :与港口管理系统、铁路运输管理系统、海关业务系
统等现 有 信息系统进行对接, 获取 船舶、 列 车、货物、企业等 相 关数据,如港
口的船舶靠泊计划、铁路的 列 车运行图、海关的报关数据等,实现数据的 整 合
与 共享 。
(二)数据传输层
1. 有线网络 :在港口、铁路场 站 内 部 构建高速 有线 网络,采用 光纤 、以 太
网等技术, 保障 数据传输的 稳 定性和高速性, 满足 大量数据传输 需求 ,如高 清
视频监控数据、大型数据库同 步 等。
2. 无线网络 : 部署 5 G、 Wi-Fi 等 无线 网络, 覆盖 港口作业 区 域、铁路 沿线
等,为 移 动设备和传感 器 提供 灵活 的网络接 入 ,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如智能叉车的作业数据上传、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 更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