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轨道、低空领域基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智能
交通解决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迅猛进步,高速、轨道、低空领域的交
通面临着提升效率、保障安全、优化服务等多方面挑战。本方案基于人工智能
和云计算技术,旨在构建智能化、协同化的交通体系,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
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
二、需求分析
1. 高速领域
o
精准的交通流量监测与预测,以实现智能的交通疏导与调控,减
少拥堵。
o
高效的车辆违章检测与处理,提升道路安全管理水平。
o
优化道路设施的运维管理,保障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2. 轨道领域
o
实时的列车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确保列车运行的可靠性与
安全性。
o
智能化的客运组织与调度,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o
高效的轨道设施检测与维护计划制定,延长轨道使用寿命。
3. 低空领域
o
准确的低空飞行器飞行轨迹监测与冲突预警,保障低空飞行安全。
o
合理的低空空域资源规划与管理,提高空域利用率。
o
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促进低空飞行产业发展。
三、解决方案概述
本方案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提升高速、轨道、低空交通领域
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服务质量。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实现交通流量的精准预
测与智能调度,增强交通设施的运维管理能力,优化旅客出行体验,并为应急
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一)总体架构
本方案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智能分析层和应用层。
层次
描述
感 知
层
在高速领域,部署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地磁传感器、气
象传感器、基础设施健康监测传感器等采集车辆、道路、气
象、基础设施等信息;轨道领域,列车配备轴温、振动、车厢
监控摄像头等,轨道沿线设置几何形状、应力、信号监测传感
器;低空领域,无人机搭载多光谱摄像头、激光雷达、 GPS
等,地面设监测雷达、ADS - B 接收机等
传 输
层
构建有线光纤网络连接感知设备与数据中心,以 5G 网络作为
移动设备数据传输补充,保障数据高速、稳定、实时传输
数 据
层
基于云计算平台搭建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运用分布 式 存储技
术存储 海 量交通数据,建 立 数据清 洗 、 转换 和整合机制,提升
数据质量
智 能
分 析
层
采用机器 学习 算 法 进行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利用人工智能算
法 实现轨道、低空飞行器等故障 诊断 与预测;运用计算机 视觉
技术进行 图 像与 视频 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算 法开 展轨迹规划与
优化
应 用
层
包 含 交通管理与调度系统,实现高速可 变 车道控制等、轨道列
车调度、低空飞行器 起降 与 航 线分配调度 及 应急 指挥 ;运维管
理系统,为高速、轨道、低空设施设备提供智能运维方案;出
行服务平台,提供高速路 况查询 等 一站式 出行服务;安全监管
系统,监管交通安全状 况 并 评估风险
(二)技术架构
一、感知层
1. 高速公路感知
o
视觉感知系统 :
o
高清摄像头 : 沿高速 公 路 关键 路 段(如 出 入口 、 桥梁 、 隧
道、 弯 道等 )密 集部署高清摄像头,分 辨 率 至 少达 到 1 080p 及 以 上 , 帧 率 不 低
于 25 fps , 具 备 宽 动态 范围(W D R) 技术以 适 应 不 同光 照条件 ,能 够 清 晰捕捉
车辆的 外 形、 颜色 、车 牌 号 码 、行 驶 轨迹等信息。部分摄像头 还 应 具 备全 景拍
摄能力,用于监测 大范围 的交通 场景 。
o
红外热成 像摄像头 : 安 装 在 易 发 生事 故 或 需 要重点 监测的
路 段 , 如 长 下坡 、 团雾 多发 区 等。可 穿透雾霾 、 黑夜 等 不良视觉环境 ,检测车
辆的温度分布, 辅助判断 车辆 是否 存在 异常 发 热情况(如刹 车过 热 、发动机故
障等 ) ,提 前 预警 潜 在 危险 。
o
雷达感知系统 :
o
毫米波雷达 :间隔一 定 距离(如 5 00 米 ) 设置在高速 公 路
两侧 ,工作 频 率通 常 在 2 4 G Hz 或 77 G Hz , 探 测 距离 可达 25 0 米以 上 , 角 度分
辨 率优于 1 度。能 够 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 距离 、 角 度等运动信息,精确 识别
车辆的行 驶 状态, 即 使在 恶劣天 气 (如雨 、 雪 、 雾)下也 能保持 较 高的可靠性,
为交通流量监测、车辆 跟驰 控制等提供数据支持。
o
激光雷达 ( 可 选): 在 一 些对交通数据精度 要 求 极 高的 场
景或特 定实验路 段 使用。可提供高精度的 三 维 点 云数据,对道路 环境 和车辆进
行精确建 模 ,用于 获取 车辆的 详细 几何形状信息以 及 道路的平整度、 坡 度等数
据,有 助 于 更 精准的交通分析和 自 动 驾驶辅助 系统的 研究 与测 试 。
o
地磁传感器 :埋 设于车道 下 方, 每隔一 定 距离(如 2 - 5 米 ) 分
布,用于检测车辆的通过 情况 ,精确统计车流量、车速、车辆轴 距 等信息。 具
有高 灵敏 度和低 功耗 的 特点 ,能 够 在长 期 运行中稳定工作,为交通流量分析提
供基础数据支持。
o
气象传感器 : 分布在高速 公 路沿线的气象监测 站 ,配备温度传感
器、 湿 度传感器、 风 速传感器、 雨 量传感器、能 见 度传感器等。能 够 实时采集
道路气象数据,为交通管理部 门 提供气象预警信息,同时这些数据 也 作为交通
流量预测 模型 的 重要 输 入变 量, 因 为气象 条件 对交通运行有着 显著影响 。
2. 轨道交通感知
o
列车感知 :
o
轴温传感器 : 安 装 在列车的车轴部 位 ,采用高精度的 热敏
电阻或热电偶 作为 敏 感 元件 ,实时监测车轴的温度 变 化。 当 轴温 超 过预设 阈值
时, 及 时 向 列车控制系统发 送报 警信号, 防止 车轴 因 过 热而 发 生 故障,保障列
车运行安全。
o
振动传感器 : 分布在列车的车体、 转向 架等 关键 部 位 ,测
量列车运行过 程 中的振动 频 率、 幅 度和 加 速度等 参 数。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
可以 判断 列车的运行平稳性、车 轮 与轨道的接 触 状态以 及是否 存在部 件松 动 或
故障等 问题 ,为列车的状态检 修 和故障 诊断 提供 依 据。
o
车厢 内 监控摄像头 : 安 装 在车厢 内 部的 各个角落 ,实现对
车厢 内 乘客的行为、客流分布、设备运行状态等的实时监控。摄像头 具 备高清
画 质、 夜视功 能和智能 视频 分析能力,能 够自 动 识别异常 行为 (如 乘客 摔倒 、
打 架、 火灾 等 ) 并 及 时 报 警,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和 舒适 。
o
轨道感知 :
o
轨道 位 移传感器 : 沿着轨道线路安 装 ,采用激光测 距 、光
栅位 移测量 或其他 高精度 位 移测量技术,实时监测轨道的 纵向 和 横向位 移 变 化。
能 够及 时发现轨道的 变 形、 沉降 、 爬 行等 问题 ,为轨道的维护和 修复 提供准确
的数据支持,确保列车行 驶 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o
扣件压 力传感器 : 安 装 在轨道 扣件 与轨 枕之间 ,测量 扣件
所承受 的 压 力。通过对 扣件压 力的监测,可以 判断 轨道 扣件 的 紧固 状态和轨道
结 构的稳定性, 防止因扣件松 动 而 导 致 的轨道几何 尺寸变 化, 影响 列车运行安
全。
o
轨道 电 路传感器 : 用于检测列车在轨道 上 的 位 置和运行状
态,通过轨道 电 路的 电 流 变 化 来判断 列车 是否占 用轨道 区间 ,为列车的 自 动控
制和信号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3. 低空领域感知
o
机载感知系统 :
o
多光谱摄像头 : 安 装 在无人机 或其他 低空飞行器 上 ,可同
时采集可 见 光、 红外 、 紫外 等多波 段 的 图 像数据。在 不 同的光谱波 段下 ,能 够
识别 出 不 同 类型 的 目标物 体 (如 建 筑物 、 植被 、飞行器等 ) ,并通过 图 像 融 合
技术提高 目标 的 识别 精度和可靠性。 例如 ,在 红外 波 段 可以检测 到 发 热 的 物 体,
如 发动机、 火 源等,对于低空飞行安全监测和应急救援 具 有 重要意义 。
o
激光测 距 雷达 : 与多光谱摄像头配合使用,为飞行器提供
前 方 目标 的 距离 信息。通过发 射 激光 脉 冲并测量 反射 光的时 间差 ,精确计算出
目标物 体与飞行器 之间 的 距离 , 结 合飞行器 自身 的 位 置信息 (由 GPS / 北 斗 等
卫星 定 位 系统提供 ) ,可以构建出 周 围环境 的 三 维空 间模型 ,实现低空飞行的
障 碍 物 避让 和路 径 规划。
o
空中交通监 视 雷达 ( ADS - B 接收机 ): 接收空域 内其他
飞行器发 送 的 广播 式自 动 相 关 监 视( ADS - B ) 信号, 获取其位 置、速度、 航
向 、 航 班 号等信息。实现对低空飞行 区 域 内 飞行器的实时监 视 和 跟 踪 , 避免 空
中 碰撞 事 故的发 生 ,保障低空飞行 秩序 和安全。
o
地面感知系统 :
o
地面雷达 站: 在机 场或 低空飞行 活 动 频 繁 的 区 域设置地面
雷达 站 ,采用 S 波 段或 X 波 段 雷达,对低空飞行器进行全方 位 的监测和 跟 踪 。
雷达 站具 备高分 辨 率的 目标探 测能力和 抗干扰 能力,能 够 在 复 杂 的 电 磁 环境下
准确 识别 飞行器的 类型 、 位 置、速度等信息,并 将 数据传输 至 低空交通管理中
心,为飞行调度和管制提供 依 据。
o
气象气 球 与地面气象 站: 在低空飞行 区 域 内 布置气象气 球
和地面气象 站 ,气象气 球携带 气象传感器 上 升 到一 定高度,测量 不 同高度层的
气象 参 数 (如 温度、 湿 度、气 压 、 风 速、 风向 等 ) ,地面气象 站 则负责 采集 近
地面的气象数据。这些气象信息对于低空飞行的安全 至关重要 ,飞行计划和 航
线规划需 要 根 据气象 条件 进行调整,以 避免 恶劣天 气对飞行 造 成影响 。
二、数据传输层
1. 有线网络传输 :
o
在高速 公 路和轨道交通沿线 铺 设光纤网络,作为 主 要 的数据传输
骨干链 路。光纤网络 具 有高 带 宽( 可达数 十 G b ps 甚 至更 高 ) 、低延 迟 ( 传输
延 迟 可 忽略 不 计 ) 、 抗干扰 能力强等优 点 ,能 够 满足 大 量感知数据的高速、稳
定传输需求。在高速 公 路收 费 站 、服务 区 、轨道交通车 站 等 节 点位 置,通过光
纤接 入 交 换 机, 将 各类 感知设备采集的数据 汇聚后 上 传 至 云 端 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