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二章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3.《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恼怒: 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
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
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孔子强调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种人可以当老师的
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陋室铭》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
2.《陋室铭》中从正反面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中以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
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何陋之
有?” 。
3.《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 染 , 濯清涟 而不 妖 。
2. 最 能 概括 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主旨句 ) : 莲,花之君子者也。
3. 周敦颐 《爱莲说》 咏 莲名句: 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 濯清涟 而不 妖 ,
中 通外直 ,不 蔓 不 枝 , 香远益清 ,亭亭 净植 ,可 远观 而不可 亵玩 焉。
4. 公园 花 展 , 观赏牡丹 的人总 比观赏 其 它 花的人 多, 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
就 是: 牡丹 之爱, 宜 乎 众 矣。
5. 比喻 君子美名 远扬 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 。
6.写君子行为 方 正, 通达事理 ,不 攀附权 贵的句子是: 中 通外直 ,不 蔓 不 枝 。
7.与“ 近朱 者 赤 , 近墨 者 黑 ” 相 对 比 , 集 中 表 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 常 用
来 比喻某些 人不与 世俗同流 合 污 而 又 洁自 好 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 染 , 濯清
涟 而不 妖 。
4.《 河 中 石兽 》
1. 作 者: 纪昀 , 字晓岚 。 乾隆 十 九年进士 。 清代著 名学者,生 性诙谐风 趣,
学 问渊博 , 著 有《阅 微 草 堂笔记 》 等 。
2. 纪昀 在《 河 中 石兽 》中 告诉 人们 做任 何 事 情都不能 依靠 主 观 想 象 而 妄下定
论的句子是: 然则 天下 之 事 , 但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 矣,可 据理臆断欤 ?
5.《三 峡 》
1.《三 峡 》中写 山连绵 不 断(长) 的句子: 自三 峡七百里 中, 两岸连山 , 略
无 阙 处。
2.《三 峡 》中描写 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 的一句是: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自 非 亭 午夜分 ,不 见曦月 。
3.《三 峡 》中从 侧 面 烘 托 山峰陡峭幽邃 的一句是: 自 非 亭 午夜分 ,不 见曦月 。
4.《三 峡 》中写 夏天水势凶险 的句子: 至 于 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
5.《三 峡 》中写 水流湍急 行 船极快 的句子: 有时 朝 发白 帝 , 暮 到 江陵 。其 间
千 二 百里 ,虽 乘奔御风 ,不以 疾 也。
6.《三 峡 》中用 夸张 、 侧 面 烘 托 江水流速极快 的句子是: 虽 乘奔御风 ,不以
疾 也。
7.“ 朝 发白 帝彩 云 间 , 千里江陵 一 日还 ”这 使 我们想到 朝 发白 帝 , 暮 到 江陵 。
8.《三 峡 》中描写 春冬 之 景 时, 采 用 动静 结合的写 法 , 先 写了“ 素 湍 绿 潭 ,
回 清倒影 ”的 静景 ,然 后 写了“ 悬泉瀑布 , 飞漱 其 间 ”的 动景 。
9 .《三 峡 》中有一句话 把 三 峡春冬季节山水 草 木 的 秀丽景 色 概括 无 遗 ,这句
话是: 清荣峻茂 。
1 0 .《三 峡 》中 烘 托三 峡秋景凄凉 的语句是: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 。
11. 举世瞩目 的三 峡工 程 成功实 现“ 蓄水 315 米 ”,高 峡 出 平湖 的 壮观景象呈
现在 世 人面前, 郦 道 元 描述的 昔日 “ 渔 者 歌曰 ”的“ 巴东 三 峡巫峡长 , 猿鸣
三 声泪沾裳 ”的 凄异景状 一 去 不复 返 了。
6.《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1.文中描写 月 光 美 景 的语句是: 庭 下 如 积 水空 明, 水 中 藻 、 荇交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2. 表达作 者 微 妙 复 杂 的 感 情语句是: 何 夜 无 月 ,何处无竹 柏 ? 但 少闲 人如吾
两 人者耳。 ( 主旨句 )
3. 作 者 游承 天 寺 的 原因 : 月 色入 户 , 欣 然 起 行。 念 无与为乐者。
4.《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中的“ 庭 下 如 积 水空 明, 水 中 藻 、 荇交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一句,描 绘 了一 个 空 明 澄澈 , 疏 影 摇曳 ,亦 真 亦 幻 的美 妙 境 界 。
7.《 答谢 中 书书 》
1. 统领 全文, 充 当 本 文引子的句子是: 山 川 之美, 古 来 共 谈。
2. 运 用仰 观 俯察 两 种 视角 ,写白云高 山流水 三 重风 物 的对 偶 句是“ 高 峰 入云,
清流见 底 ”。 (表 现 山水相 映 之美 )
3. 讲究 色 彩 搭配 , 表 现一 年 之美, 呈 现出一 派绚烂辉煌 的 气 象景象 的对 偶 句
是 两岸石 壁 , 五 色 交辉 。青 林翠 竹, 四 时 俱备 。
4. 将听觉 、 视觉 结合,由 静 入 动 , 表 现一 日 之美, 传达 了生 命气息 的对 偶 句
是 晓 雾将歇 , 猿 鸟 乱 鸣 ;夕 日 欲颓 , 沉鳞竞跃 。
5. 找 出文中的 议 论句 最 能 体 现 作 者思想 感 情的 “ 实 是 欲界 之 仙 都,自 康 乐以
来, 未 复有能与其 奇 者。”
8.《与 朱元 思 书 》
1.文中从 侧 面 表 现 江水清 澈 的句子是: 游鱼细 石 , 直 视 无 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