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6 视唱练耳
《第三单元 民族五声调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选自 2020 版沪教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6 《视唱练
耳》中的《第三单元 民族五声调式》。该单元通过深入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概
念、同宫音系统、五度循环宫系统以及不同宫系统调下的音乐实践,旨在培养
学生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音乐表现及音乐理解能力。单元内容涵盖理论讲
解、节奏训练、视唱练习、练耳训练及拓展练习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帮
助学生掌握民族五声调式的核心要素及运用技巧。
(二)单元内容分析
1. 理论讲解部分
民族五声调式概念:介绍五声调式的基本构成,包括“宫、商、角、徵、
羽”五个音级,以及它们之间的纯五度关系。这部分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同宫
3
音系统和五度循环宫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同宫音系统:阐述以同一音级为宫音的调式(包括五声、六声、七声)称
为同宫系统调,并具体介绍 C 宫系统各调的构成。
五度循环宫系统:讲解从 C 宫系统开始,按纯五度音程关系向上或向下循
环,建立不同宫系统的过程,以及各宫系统调号的增减规律。
2. 节奏训练部分
3/8 拍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在 C 宫系统调的学习中,通过 3/8 拍中的十六
分音符节奏型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记忆能力。
3/8 拍附点音符节奏型:在 G 宫系统调的学习中,引入附点音符节奏型,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节奏感知和表现力。
3/8 拍切分节奏型:在 F 宫和 D 宫系统调的学习中,加入切分节奏型,提
升学生的节奏复杂度和音乐表现力。
3. 视唱练习部分
C 宫系统调视唱:通过视唱 C 宫系统调下的经典曲目或练习曲,帮助学生
熟悉和掌握五声调式的旋律特点。
G 宫系统调视唱:在 G 宫系统调下进行视唱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
4
的五声调式应用能力。
F 宫与 D 宫系统调视唱:通过 F 宫和 D 宫系统调的视唱练习,全面提高学
生的五声调式视唱水平。
4. 练耳训练部分
听写音程、和弦连接:在不同宫系统调下,进行音程、和弦连接的听写训
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
听写节奏:针对不同宫系统调下的典型节奏型进行听写训练,加强学生的
节奏感知和记忆。
听写旋律:通过听写不同宫系统调下的旋律片段,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听
辨和记忆能力。
5. 拓展练习部分
编创旋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五声调式知识,编创不同宫系统调下的旋律
片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对不同宫系统调下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旋律、
节奏、和声等特点,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5
本单元内容以民族五声调式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节奏训练、视唱练习、
练耳训练及拓展练习等多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理论讲解部分,学
生将全面了解民族五声调式的基本概念、同宫音系统及五度循环宫系统;在节
奏训练部分,学生将通过不同类型的节奏型训练,提升节奏感和音乐记忆能力;
在视唱和练耳训练部分,学生将通过大量的视唱和听写练习,熟悉和掌握不同
宫系统调下的音乐特点;在拓展练习部分,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创作
和分析,进一步提升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整个单元内容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民族五声调式教学体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验音乐艺术的听觉特性:通过视唱和练耳训练, 让 学生 亲身 体验民族五
6
声调式独特的旋律美感和节奏 韵 律,感 受 不同宫系统调下的音乐 色彩变化 。
感悟音乐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宫系统调下的音乐作品,感悟其旋
律、节奏、和声等表现形式的 差异 和特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在讲解民族五声调式概念 时 , 着重 介绍“宫、商、角、
徵、羽”五个音级及其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
重 要作用。
把握音乐独特美感:通过拓展练习中的音乐创作和分析 活动 , 让 学生 尝试
运用民族五声调式知识创作具 有 独特美感的旋律片段,并学 会欣赏 和 评价 不同
风格 的音乐作品。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 歌 唱、 演 奏、综合艺术表 演 和音乐编创等 活动 ,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 情 感内涵的实践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素养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歌 唱与 演 奏实践:在视唱练习环节中,鼓励学生 积极参 与 歌 唱和 演 奏实践,
通过 亲身演 唱和 演 奏不同宫系统调下的音乐作品,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综合艺术表 演 : 结 合学 校 艺术节、音乐 会 等 活动 , 组织 学生进行综合艺术
7
表 演 ,将民族五声调式元素 融 入 舞蹈 、 戏剧 等艺术形式中,展现音乐艺术的多
元 魅 力。
音乐编创 活动 :在拓展练习环节中, 设置 音乐编创 任务 ,引导学生运用所
学五声调式知识创作旋律片段或 小 型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
新思维。
情 感内涵表 达 :在视唱和 演 奏实践中, 注重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
的 情 感内涵,通过音乐表现 传达 自 己 的 情 感体验和审美 追求 。
(三) 文化 理解
文化 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 文化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 人文 内涵。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文化 理解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认 识民族音乐 文化 :通过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 起源 、 发 展和特点,引导学
生 认 识和理解中 国 民族音乐 文化 的 博 大 精 深和独特 魅 力,增强民族自 豪 感和 文
化 自 信 。
比较 不同音乐 文化 :在讲解五度循环宫系统 时 ,引入 世界 其 他国家 和民族
8
的音乐 文化 元素,引导学生进行 比较 和分析,理解不同 文化语境 中音乐艺术的
共性和 差异 。
探 索 音乐与 社会 的关系: 结 合 历史 、地理、 政治 等学 科 知识,探讨民族音
乐 文化 与 社会 生 活 、 历史发 展、地 域 特 征 等方面的关系,拓 宽 学生的 文化 视 野
和 人文 素养。
尊重文化 多 样 性:通过 欣赏 和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地 区 的音乐作品,引导
学生 尊重 和理解 文化 多 样 性,培养平等、包容、开 放 的 文化价值观 。
本单元的教学 设计 紧密 围绕 《 普 通高中音乐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中提 出 的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展开,通过理论讲解、节奏训练、视唱
练习、练耳训练及拓展练习等多个环节的教学 活动 ,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和 文化 理解素养,为学生的 终身发 展和全面成 长奠定 坚实基础。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第三单元 民族五声调式》的学习之 前 ,学生 已 经完成了高中音乐
必修 课 程的学习,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 来说 ,学生在
9
音乐 鉴赏模块 中 积累 了丰富的音乐作品 聆 听经验,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 情 感内
涵 有 了一 定 的理解;在 歌 唱和 演 奏 模块 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 歌 唱和 演 奏技巧,
能 够较准确 地表 达 音乐作品的 情 感;在音乐编创 模块 中,学生 初 步 尝试 了音乐
创作,对音乐 材料 的 组织 和 发 展 有 了一 定 的 认 识。在选择性必修 课 程中,学生
可 能 已 经学习了视唱练耳的基础内容, 如 音高、节奏、音程、和弦的听辨与 模
唱等,为进一步学习民族五声调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知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 民族五声调式》是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课 程视唱练耳中的 重 要
单元,旨在通过对民族五声调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觉理解力、音乐表现力
和艺术感知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民族五声调式的概念、同宫音系统、
各宫系统调的构成、以及不同节拍和节奏型的视唱练耳实践。
民族五声调式概念:学生 需 要理解五声调式是按纯五度关系 排列起来 的五
个音所构成的调式,以及五声调式的特点和宫音、角音之间形成的大三度(或
小 六度)关系。
同宫音系统:学生 需 要掌握以同一音级为宫音的调式(包括五声、六声、
10
七声)称为同宫系统调,并理解同宫音五声调式中各调的主音不同 但 宫音相同
的特性。
各宫系统调的构成:学生 需 要学习 C 宫系统、 G 宫系统、 F 宫系统和 D 宫
系统等不同宫系统调的构成,理解五度循环宫系统的概念,以及升号和 降 号增
加的 次序 。
不同节拍和节奏型的视唱练耳实践:学生 需 要通过视唱和练耳 活动 ,掌握
3/8 拍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3/8 拍附点音符节奏型和 3/8 拍切分节奏型的运用,
提高音乐听觉和表现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根据 高中生的 认 知 发 展特点和 已有 音乐学习经验, 可 以对学生在《第三单
元 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学习能力进行 如 下分析:
认 知能力:高中生 已 经具 备 了 较 高的 抽象 思维能力,能 够 理解复杂的音乐
理论概念, 如 五声调式的构成、同宫音系统的特点等。 他 们 也 能 够 运用 逻辑 思
维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要素。
学习能力:高中生在学习音乐 时 ,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自主学习能力,能 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