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5 音乐基础理
论 基本乐理《第二单元 节奏与节拍》大单元整体教
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音乐基础理
论作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化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与理论
的理解,提升其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在沪教版高
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5 中,《第二单元 节奏与节拍》是音乐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
之一,它不仅为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学生深入
理解音乐艺术魅力和表现力的关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小节:第一节“节拍与节奏 基本知识”、
第二节“节拍类型与强起、弱起”和第三节“音值组合”。第一节详细介绍了
节奏与节拍的定义、单位拍、拍号、小节线、终止线、小节以及音符的时值,
这些内容构成了音乐节奏与节拍的基础框架。第二节则进一步阐述了单拍子、
3
复拍子、混合拍子、强起与弱起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板眼等概念,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不同节拍类型的特征和运用。第三节则聚焦于音值组合的规则、休止
符的用法、切分节奏和连音符等特殊节奏形式,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
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单元内容分析
节拍与节奏的基本知识
节奏与节拍的定义:节奏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关系,节拍则是强弱交替出现
的片段。理解这两者的关系是掌握音乐节奏的基础。
单位拍、拍号、小节线、终止线、小节:这些概念共同构成了音乐节奏的
框架,帮助学生明确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划分。
音符的时值:不同音符代表不同的时值,这是理解和演奏音乐的基础。
节拍类型与强起、弱起
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这些不同类型的节拍在音乐中有各自独特的
表现力和情感色彩。
强起与弱起:不同的起始方式会影响音乐的节奏感和动力,是音乐表现中
的重要手法。
4
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板眼: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板眼概念,有助于学生更
深入地理解中国音乐文化。
音值组合
音值组合规则:合理的音值组合能使音乐节奏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休止符的用法:休止符在音乐中同样重要,它们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节奏感
和音乐氛围。
切分节奏和连音符:这些特殊节奏形式能够打破常规的节奏模式,为音乐
增添新的表现力和动感。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音乐基础理论中节奏与节拍的知
识体系。从基础的节奏与节拍定义到复杂的节拍类型和音值组合规则,每一部
分内容都是对前一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
生逐步建立对节奏与节拍的全面认识,通过理论讲解、实 例 分析和实践 操 作相
结 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并 掌握这些知识。
教师 还 应注重 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音乐实践 活 动相 结 合, 鼓励 学
生在实 际 演奏和创作中运用 所 学的节奏与节拍知识,从 而 提升其音乐表现力和
5
创作能力。教师 还 应引导学生关注不同音乐 风格 和文化 背景下 的节奏与节拍特
点 , 培 养其 跨 文化音乐理解和 欣赏 能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 验 、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第二单元 节奏与节拍》的教学中,审
美感知核心素养的 培 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 个方面:
体 验 音乐节奏与节拍的美感:通过 聆听 不同 风格 的音乐作 品 ,引导学生感
受 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力和美感, 培 养其对音乐节奏的 敏 感 度 和 鉴赏 力。
理解节奏与节拍的表现要素:通过理论讲解和实 例 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节
奏与节拍的定义、单位拍、拍号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方式和
作用。
感 悟 音乐节奏与节拍的情感内 涵 :引导学生通过节奏与节拍的学习,感 悟
音乐中 所蕴含 的情感和 思想 内 涵 ,提升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理解和感 悟 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可 以通过 播放 不同 风格 的音乐作 品 、组织学生进 行 节
6
奏模 仿 和创作等 活 动, 让 学生在实践中体 验 和感 悟 音乐节奏与节拍的美感,从
而培 养其审美感知核心素养。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 歌唱 、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 创等 活 动,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 涵 的实践能力。在《第二单元 节奏与节拍》的教学中,艺
术表现核心素养的 培 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 个方面:
掌握节奏与节拍的演奏 技巧 :通过节奏模 仿 、节奏 练 习等 活 动,帮助学生
掌握不同节奏与节拍的演奏 技巧 ,提升其音乐演奏能力。
运用节奏与节拍进 行 音乐创作: 鼓励 学生运用 所 学的节奏与节拍知识进 行
音乐创作, 如编写简 单的节奏 旋律 、为 歌曲编配伴 奏等, 培 养其音乐创作能力。
参 与音乐表演 活 动:组织学生 参 与合 唱 、合奏等音乐表演 活 动, 让 学生在
实践中运用 所 学的节奏与节拍知识,提升其音乐表现力和 团队协 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 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 , 鼓励 学生 积
极参 与音乐表演和创作 活 动,通过实践 锻炼 提升其艺术表现核心素养。教师 还
应关注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 达 和 团队协 作情 况 ,及时 给予指 导和 反馈 ,
7
帮助其不 断 提升音乐表现 水平 。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 人 文内 涵 。在《第二单元 节奏与节拍》的教学中,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
培 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 个方面:
了解不同音乐 风格 中的节奏与节拍特 点 :通过介绍不同国 家 和地 区 的音乐
风格 ,引导学生了解其中节奏与节拍的特 点 和 差异 , 培 养其 跨 文化音乐理解和
欣赏 能力。
探究 节奏与节拍与音乐文化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音乐作 品 中的节奏与节
拍特 点 ,引导学生 探究 节奏与节拍与音乐文化之间的内在 联 系,增进其对音乐
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尊 重 并欣赏多 元文化 背景下 的音乐艺术: 鼓励 学生 尊 重 并欣赏 不同文化 背
景下 的音乐艺术, 培 养其 开放 包容的文化心 态 和 多 元文化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可 以通过 播放 不同国 家 和地 区 的音乐作 品 、组织学生
进 行 音乐文化交 流活 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的音乐艺术特 点 ,
8
增进其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教师 还 应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文化与 社 会生 活 、
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 联 系, 培 养其从更 广阔 的 视角 理解和 欣赏 音乐艺术的能力。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高中音
乐选择性必修 5 《音乐基础理论》的第二单元《节奏与节拍》的学习之前,学
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学生在义 务 教 育阶 段 已 学习了音乐的基础
概念,包括音的高 低 、长短、强弱等音乐要素,以及 简 单的节奏型和拍号知识。
通过音乐 鉴赏 和实践 活 动,学生 已 对音乐作 品 有了一定程 度 的感性认知,能够
识 别 一些常 见 的音乐体 裁 和形式。
在高中音乐必修课程中,学生 已经 学习了音乐 鉴赏 、 歌唱 、演奏等模 块 ,
对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染 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 先期 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掌
握节奏与节拍这一音乐基础理论奠定了基础。特 别 是在 歌唱 和演奏模 块 中,学
生 已经 通过实践体 验 了不同节奏型和节拍对音乐作 品 情感表 达 的影响,这有助
于 他 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更 好 地理解和应用节奏与节拍的知识。
9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节奏与节拍》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节拍与节奏的基本
知识、节拍类型与强起弱起、音值组合。具体 来说 ,学生 需 要掌握以 下 内容:
节拍与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节奏和节拍的定义、单位拍、拍号、小节线、
终止线、小节和音符的时值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后续复杂节奏型和节拍
类型的基础。
节拍类型与强起弱起: 涉 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强起与弱起以及
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板眼等概念。学生 需 要了解不同节拍类型的特 点 及其在音乐
作 品 中的表现,同时掌握强起和弱起的 区别 及其在演奏和演 唱 中的应用。
音值组合:包括音值组合的基本 原 则、休止符在音值组合中的用法、切分
节奏和连音符等。这部分内容要 求 学生能够准确地 将 不同时值的音符 按照 拍号
的要 求 进 行 组合,形成合理的节奏型,为后续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打 下 基础。
与 已 知内容相 比 ,本单元的新知内容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深 度 ,
要 求 学生从感性认知 上 升到理性理解,能够 灵活 运用 所 学知识分析和解 决 音乐
实践中的 问题 。
10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 较 强,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探究 能
力。在音乐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 聆听 、 观察 、模 仿 和实践等 多种 方式 获取 知
识,形成自 己 的音乐理解和表 达 方式。 随着信息技 术的 发 展,学生也能够 利 用
网络资源 进 行 自 我 学习和拓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 需 要具 备较 强的 逻辑思维 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
准确理解节奏与节拍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不同节拍类型的 区别 和 联 系。学生 还
需 要具 备 一定的音乐实践能力,能够 将所 学知识应用于 歌唱 、演奏等实践 活 动
中,提升音乐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针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特 点 ,教师 可 以 采 用 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 讲 授 法、
讨 论法、实践法等, 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主动性。教师 还可 以 利 用现代 信息
技 术手段, 如多媒 体课 件 、 网络资源 等, 丰富 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 效果 。
( 四 )学习 障碍突 破 策略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 可 能会 遇 到以 下 学习 障碍 :
理论知识的 抽象 性:节奏与节拍的理论知识相对 抽象 ,学生 可 能 难 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