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
《第二单元 舞蹈组合训练与表演》大单元整体教学
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 2020 版沪教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
中的《第二单元 舞蹈组合训练与表演》,涵盖了中国古典舞、芭蕾以及民族民
间舞三个主要舞蹈类型的组合训练与表演。教学内容详细且系统,包括每种舞
蹈类型的基础训练、风格特点、代表作品鉴赏以及实践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
习,学生将不仅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还能深入理解不同舞蹈类型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魅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中国古典舞组合训练与表演
作品鉴赏:以《秦王点兵》为例,通过该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
舞融合戏曲、武术动作的特点,以及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和中华武士的英雄气
3
概。
基础训练:包括基本手型与手臂位置(如山膀、托掌、按掌等)和提沉练
习,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有助于塑造舞蹈者的体态和气息控制。
实践活动:通过配乐《良宵》进行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
会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感和造型美。
芭蕾组合训练与表演
作品鉴赏:鉴赏《仙女们》,了解芭蕾的优雅、和谐之美以及音乐与舞蹈
的浪漫主义共性。
基础训练:包括基本站立姿态、脚的位置(如一位、二位、三位等)、手
臂的位置(如一位至七位)等,这些都是芭蕾训练的基石,对于培养学生的身
体控制力和舞蹈表现力至关重要。
芭蕾礼仪与盘发:介绍芭蕾的礼仪规范和舞者盘发的审美要求,增强学生
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
实践活动:通过配乐《花之圆舞曲》进行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在舞蹈中
体验芭蕾的轻盈与华丽。
民族民间舞组合训练与表演
4
作品鉴赏:以《荷花舞》为例,了解汉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基础训练:包括藏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风格和体态与礼仪,这些训练有助
于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方法。
实践活动:通过配乐《北京的金山上》进行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在舞蹈
中感受民族民间舞的热烈与淳朴。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了中国古典舞、芭蕾和民族民间舞三大舞蹈类型,
旨在通过系统的基础训练、作品鉴赏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
力和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不同舞蹈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
引导学生理解每种舞蹈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掌握舞蹈技巧,提升舞蹈表现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 形式 、表现要素、表现手 段 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养主要
5
体现在以 下几 个方面:
舞蹈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通过鉴赏《秦王点兵》、《仙女们》和《荷花舞》等 经 典舞蹈作品,引导
学生感受不同舞蹈类型的独特艺术魅力,理解舞蹈作品的音乐、动作、 情 感等
要素之间的关系。
舞蹈动作的审美体验
在基础训练和组合训练过程中,注重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引导学生
通过 观察 和 模仿 ,体验舞蹈动作的韵律感和造型美。
舞蹈 情境 的感知与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特 定 的舞蹈 情境 中表演,感受舞蹈 所 表 达 的 情 感
和 意境 ,提升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 歌唱 、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活动,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 情 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舞蹈表演教学中,艺术表现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以 下几 个方面:
舞蹈技巧的掌握与 运用
6
通过系统的基础训练,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如身体控制、动作 协
调 、节奏感等,为 后续 的舞蹈表演 打下坚 实基础。
舞蹈 情 感的表 达 与 传递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舞蹈作品的主 题 和 情 感,通过舞蹈
动作、表 情 和体态等方 式 , 准确 表 达 舞蹈作品 所蕴含 的 情 感和 意境 。
舞蹈 创编 的 尝试 与实践
鼓励 学生在掌握基本舞蹈技巧的基础上, 尝试 进行舞蹈 创编 ,发 挥 个 人创
造力和 想象 力, 创 作 出具 有个 人 特 色 的舞蹈作品。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 人 文内涵。在舞蹈表演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 个方
面:
舞蹈文化 背景 的学习与 探究
通过介绍中国古典舞、芭蕾和民族民间舞的 历史渊源 、文化 背景 和艺术特
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类型 所蕴含 的文化内涵和艺术 价值 。
跨 文化 交流 与比 较
7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不同舞蹈类型之间的 跨 文化 交流 与比 较 ,引导学生理
解不同文化 背景下 舞蹈艺术的共性和 差异 , 拓宽 国际 视野 。
舞蹈文化的 传承 与 创新
鼓励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 传 统舞蹈技巧的基础上, 尝试 进行舞蹈文化的 传承
与 创新 ,将 传 统文化与现代审美 相结 合, 创 作 出具 有 时 代特 色 的舞蹈作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培养,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艺术素养,
使其 在音乐学习中 获得 全面发 展 。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高一学生在 经 过义 务 教 育阶段 的音乐与舞蹈学习 后 , 已经具备 了一 定 的舞
蹈基础知 识 和技能。在之 前 的音乐 课 程中,学生可能 已经接触 到了 简 单的舞蹈
动作和节奏训练,对于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节奏、动作、 队形 等有了一 定 的了解。
学生对于不同舞种(如民族舞、现代舞、芭蕾等)有 初步 的 认识 , 并 能 够 通过
观 赏舞蹈作品感受舞蹈 所 表 达 的 情 感和 意境 。
在舞蹈基础训练方面,学生 已经 掌握了基本的身体 协调 能力,能 够跟随 音
乐 完成简 单的舞蹈动作。学生对于舞蹈表演中的基本礼仪和体态 也 有了一 定 的
8
了解,能 够 在表演中 展 现 出 基本的舞蹈美感。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舞蹈组合训练与表演》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古典舞、芭蕾和民
族民间舞三大舞种,旨在通过系统的组合训练,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艺
术修养。
中国古典舞:学生将深入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风格与 来源 ,掌握基本手
型与手臂位置,以及 “ 提沉 ” 等核心动作。通过作品鉴赏《秦王点兵》,学生
将理解中国古典舞中 形神兼备 、以 神 领 形 、以 形传神 的特点,感受中华武士的
英雄气概。
芭蕾:学生将了解芭蕾的 早期 发 展 ,掌握基本站立姿态、脚的位置和手臂
位置,以及芭蕾礼仪和舞者盘发技巧。通过作品鉴赏《仙女们》,学生将体验
芭蕾的 肢 体之美和 梦幻诗意 ,理解音乐与芭蕾的浪漫主义共性。
民族民间舞:学生将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风格和体态与礼仪,通过
实践活动《北京的金山上》,感受藏族舞蹈的热 情欢快 和独特的民族风 情 。
本单元的 新 知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 各 舞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更 重要的
9
是通过作品鉴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 情趣 ,提升舞蹈
表演的 综 合素养。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动作 模仿 能力:高一学生 具备较 强的动作 模仿 能力,能 够较快地 掌握 新 学
的舞蹈动作。通过教 师 的 示 范和 讲 解,学生能 够准确地模仿 舞蹈动作, 并 在实
践中 逐步熟 练。
音乐节奏感: 经 过义 务 教 育阶段 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有了 较好 的
把 握。在舞蹈表演中,学生能 够根据 音乐的节奏和 旋 律, 调 整 自己 的动作和 速
度 , 使 舞蹈与音乐 完 美融合。
团队协 作能力:在舞蹈组合训练中,学生 需 要与 他人紧密 合作,共同 完成
舞蹈作品。高一学生 已经具备 了一 定 的 团队协 作能力,能 够 在 排 练中 相互协调 、
配合 默契 。
创新思维 能力:通过舞蹈 编创 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发 挥自己 的 创新思维
能力, 创 作 出具 有个 人 特 色 的舞蹈作品。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
表演 水平 ,还能培养学生的 创 造力和 想象 力。
10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动作 难度 与 复杂度 : 针 对中国古典舞和芭蕾等舞种中 较 为 复杂 和 精 细的动
作,教 师 可以 采用 分解教学的方法,将 复杂 的动作分解 成若干 个 简 单的 部 分,
逐 一进行教 授 和练习。 利用 现代 信 息技术手 段 ,如 视频回放 、 慢 动作 播放 等,
帮 助学生 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舞蹈风格与 情 感表 达 :不同舞种 具 有独特的风格和 情 感表 达 方 式 ,这对于
学生 来说 可能是一个 难 点。教 师 可以通过作品鉴赏、 情境模拟 等方 式 ,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舞蹈作品 背后 的文化内涵和 情 感表 达 , 帮 助学生 更好地把 握舞蹈风
格和 情 感基 调 。
团队协 作与 默契度 :在舞蹈组合训练中, 团队协 作和 默契度 是至关重要的。
教 师 可以通过分组练习、 角色互换 等方 式 ,增强学生之间的 沟 通和 交流 ,提高
团队协 作能力和 默契度 。 鼓励 学生在 排 练中 相互 学习、 相互帮 助,共同提高舞
蹈表演 水平 。
舞蹈 编创 与 创新思维 :对于舞蹈 编创 等实践活动,学生可能会感到 无从下
手。教 师 可以提 供 一些 创 作 思路 和 灵 感 启 发,引导学生 从 身 边 的 事物 、生活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