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必修 6 音乐与戏剧 上篇
《第二单元 粉墨春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选自 2020 版沪教版高中音乐必修 6 《音乐与戏剧》上
篇《第二单元 粉墨春秋》。本单元通过“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时空穿越
的戏曲舞台”和“程式规范的表现形式”三个子单元,详细介绍了中国戏曲的
综合性、时空转换的灵活性以及程式化的表演形式。教学内容涵盖了戏曲作品
鉴赏、戏曲理论知识、戏曲身段学习、无实物表演、台词演绎、脸谱设计等多
个方面,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魅
力,提升其音乐与戏剧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
本部分通过鉴赏京剧《贵妃醉酒》和川剧《金山寺》等经典剧目,让学生
3
感受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京剧《贵妃醉酒》展示了梅派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贵妃的“醉步”和“卧鱼”等程式动作,以及华丽的舞美、服装和载歌载
舞的场景,体现了戏曲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于一体的综
合艺术特征。川剧《金山寺》则通过变脸、踢慧眼等绝技硬功,展示了川剧的
独特魅力和高度综合性。
实践活动部分,通过戏曲基本身段的学习、无实物表演和台词演绎,让学
生亲身体验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和表现力,加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
时空穿越的戏曲舞台
本部分通过鉴赏京剧《闹天宫》和《苏三起解》等剧目,让学生了解戏曲
舞台时空转换的灵活性。京剧《闹天宫》通过孙悟空与二郎神等角色的上下场
和打斗场景,展示了戏曲舞台时空的高度灵活性和象征性。而《苏三起解》则
通过苏三在同一场戏中的时空转换,体现了戏曲舞台调度的象征化特点。
实践活动部分,通过身段学习、水袖表演和模仿武打程式片段,让学生进
一步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身段和技巧,感受戏曲舞台的魅力。
程式规范的表现形式
4
本部分通过鉴赏昆曲《牡丹亭》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让学
生了解戏曲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昆曲《牡丹亭》通过其独特的曲牌体和工尺谱,
展示了戏曲音乐的程式性。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则通过其细腻的唱腔和程
式化的表演,体现了越剧艺术的特色。
实践活动部分,通过戏曲身段练习、脸谱设计和学唱京剧等活动,让学生
亲身体验戏曲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提升其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以“粉墨春秋”为主题,通过三个子单元的教学,全面介绍中国戏
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戏曲作品鉴赏与戏曲理论知识相结
合,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体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
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身段学习、无实物表演、台词演绎、脸谱设计等,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综合性、时空转
换的灵活性和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提升其音乐与戏剧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
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拓展思考,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戏曲表演的魅
5
力,培养其对 传统 文化的 热爱 和 传承意 识。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素 养
(一)审美感知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
通过鉴赏京剧《贵妃醉酒》、川剧《金山寺》、京剧《闹天宫》和《苏三
起解》、昆曲《牡丹亭》以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戏曲剧目,引导
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美感。通过 聆听 戏曲音乐、 观 赏戏曲表演, 使 学生体
验戏曲艺术的音 响 特性、表现形式和表现 要素 ,提升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
能力。
戏曲艺术的综合审美
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引导学生 认 识戏曲 是 集文学、音乐、舞
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 种 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鉴赏 不 同剧 种
的戏曲作品, 使 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多元魅力和丰富内涵,提升其综合审美能
力。
戏曲表演的审美 评价
6
通过实践活动和拓展思考,引导学生对戏曲表演进 行评价 和 反 思。通过身
段学习、无实物表演、台词演绎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表演的魅力,
培养其对戏曲表演的审美 评价 能力。通过 讨 论戏曲中 各种 艺术 要素 的 印 象和角
色 反串 的文化 意味 等 问 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戏曲艺术的审美 价值 和文化内涵。
(二)艺术表现
戏曲表演的实践体验
通过身段学习、无实物表演、台词演绎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
表演的基本功和表现力。通过模仿戏曲演 员 的动作、神 态 和表 情 等, 使 学生掌
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升其艺术表现能力。
戏曲音乐的演唱与表现
通过学唱京剧选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音乐的演唱和表现。通过
选 择 合 适 的 声 腔和唱段进 行 演唱练习, 使 学生掌握戏曲音乐的演唱技巧和方法,
提升其对戏曲音乐的表现能力。
戏曲艺术的创作与表 达
通过脸谱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发 挥想 象力和创造力进 行 艺术创作。通过
选 择 个性 鲜明 的 人 物进 行 脸谱设计 并 解 释 设计 意图 与理 念 , 使 学生将 所 学知识
7
应 用于艺术创作中,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文化理解
戏曲艺术的 历史 文化
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发展 历 程和 代 表作品,引导学生 认 识戏曲艺术在中国
传统 文化中的重 要地位 和作用。通过鉴赏 不 同 历史 时 期 的戏曲作品, 使 学生了
解戏曲艺术的 历史 文化 背 景和时 代 特征, 增 进其对戏曲艺术 历史 文化的理解。
戏曲艺术的 地域 文化
通过鉴赏 不 同 地域 的戏曲剧 种 和 代 表作品,引导学生 认 识戏曲艺术的 地域
文化特色。通过了解京剧、川剧、昆曲、越剧等剧 种 的特点和 风格 , 使 学生感
受戏曲艺术的 地域 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 增 进其对戏曲艺术 地域 文化的理解。
戏曲艺术的文化 传承
通过实践活动和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戏曲艺术在 当代社会 的 传承 与发
展 问 题。通过 讨 论学习 传统 戏曲的 意义 和 价值 等 问 题, 使 学生 认 识 到传承 和发
扬传统 文化的重 要 性,培养其文化自 信 和文化自 觉意 识。通过 参 与戏曲表演和
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传统 文化的魅力和 价值 ,激发其对 传统 文化的 热
爱 和 传承意 识。
8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高中 阶 段,学生 已 经通过 义务 教 育阶 段的音乐学习, 积累 了一 定 的音乐
基 础 知识和审美能力。 他们 对中国 传统 音乐 有 了一 定 的了解, 包括 基本的音乐
理论、乐 器 的识 别 以及 初 步的音乐表现技巧。 具 体 到 音乐与戏剧模 块 ,学生在
之前 的学习中 可 能 已 经 接触 过一 些 戏曲片段,对戏曲的表演形式、唱腔、角色
分 类 等 有 了 初 步的 认 识。特 别是 在《 普 通高中音乐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 指 导下,学生 应具备 了一 定 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
力。
在沪教版高中音乐必修 6 《音乐与戏剧》上篇的学习中,学生 已 经对音乐
和戏剧的基本 要素有 了一 定 的掌握, 这 为学习《第二单元 粉墨春秋》提 供 了必
要 的 背 景知识。学生 已 经了解了音乐与戏剧的综合艺术形式,对于音乐如 何 服
务 于戏剧表演,以及戏剧如 何 通过音乐 来增强 表现力 有 了基本的 认 识。学生 也
学习了 不 同戏剧形式的 风格 特点,如歌剧、音乐剧等, 这 为 他们 理解戏曲 这 一
独特的艺术形式 奠定 了基 础 。
9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第二单元 粉墨春秋》主 要围绕 中国戏曲艺术展 开 ,通过作品鉴赏、实践
活动和拓展思考等 环节 , 使 学生深入了解戏曲的综合性、时空 概念 、程式规范
等 核心 内容。本单元 具 体 涉 及京剧、川剧、昆曲等多 种 戏曲形式,以及梅派、
杨 派等 流 派,旨在通过丰富的实 例 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体验戏曲艺术的魅
力。
综合性 : 通过《贵妃醉酒》和《金山寺》的鉴赏,学生将深入理解戏曲 是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 种 表演艺术综合而 成 的独特艺术形
式。
时空 概念: 通过《闹天宫》和《苏三起解》的鉴赏,学生将学习戏曲舞台
时空的高度灵活性,理解如 何 通过演 员 的唱、 念 、 做 、打、舞 来暗 示时空变换。
程式规范 : 通过《牡丹亭》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鉴赏,学生将 认 识戏
曲的程式性, 包括 剧本结 构 、 行当 分 类 、角色 出 场、脸谱 描绘 等方面的规范。
本单元 还包含大量 的实践活动,如戏曲基本身段学习、无实物表演、台词
演绎、脸谱设计等,旨在通过亲身 参 与,加深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10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生的 认 知能力 已 经相对 成熟 , 具备 了一 定 的 抽 象思 维 和 逻辑 思 维 能力。
他们 能够独 立 分析 问 题,进 行批判 性思考, 并有 一 定 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
力。在音乐学习上,学生 已 经掌握了一 定 的音乐基 础 知识和表现技巧,能够通
过 听 赏、演唱、演 奏 等多 种 形式 参 与音乐活动。
戏曲艺术作为一 种 高度综合 且历史悠久 的表演艺术,其独特的表演形式、
唱腔、 念白 、身段等对于高中生 来说仍然具有 一 定 的 挑战 性。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 采用多 种 教学方法和手段,如 视听 结合、示范 讲 解、分 组 练习等,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他们 的学习 效率 和 参 与度。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 粉墨春秋》过程中 可 能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 我们
可 以采 取 以下 策略 进 行突破:
加 强视听 结合 : 戏曲艺术 具有 高度的 视觉 和 听觉 综合性, 因此 在教学过程
中 应充 分 利 用多 媒 体 资源 ,如 视频 、音 频 、 图 片等,让学生 直观地 感受戏曲艺
术的魅力。结合教 师 的示范 讲 解, 帮助 学生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