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必修 5 音乐与舞蹈 上篇
《第一单元 龙飞凤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音乐与舞蹈
模块的教学旨在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 2020 版沪教版高中音乐必修 5 《音乐与舞蹈》上篇
《第一单元 龙飞凤舞》的教学内容,围绕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两大主
题展开,通过作品鉴赏、舞蹈形式学习、音乐与舞蹈关系探讨以及基础训练等
多个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与舞蹈素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
中国古典舞:通过《春江花月夜》、《踏歌》、《龙飞凤舞》等作品的鉴
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同时探讨音
乐与舞蹈之间的紧密关系。
3
中国民族民间舞:通过《东方红》、《长鼓舞》、《盅碗舞》等作品的鉴
赏,使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及舞蹈形式,增进对不
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基础训练:包括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呼吸、跳跃、涮腰、甩腰等练习,
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特定舞蹈语汇和体态训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舞蹈基
础。
拓展思考: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
对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舞蹈艺术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二)单元内容分析
1.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提炼与加工形成的舞蹈
形式,具有端庄、雍容的审美特征。本单元通过《春江花月夜》、《踏歌》等
作品的鉴赏,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
术价值。通过《龙飞凤舞》等舞蹈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典舞的身
体动作形态和身韵特点。
4
2. 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
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本单元通
过《东方红》、《长鼓舞》、《盅碗舞》等作品的鉴赏,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
舞蹈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基础训练中
的特定舞蹈语汇和体态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民间舞的魅力。
3.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本单元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特别强调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与舞蹈在节奏、情感、意境等方面的相互呼应和融合,使学
生深刻理解音乐与舞蹈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通过基础训练中的舞蹈
与音乐配合练习,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4.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呼吸、
跳跃等练习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特定舞蹈语汇和体态学习,为学生打下坚
实的舞蹈基础。基础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
5
为后续的舞蹈学习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拓展思考
拓展思考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对音乐与舞蹈艺术的深入
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问题引导,鼓励学生思考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不同
民族文化背景下舞蹈艺术的特点以及舞蹈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问
题,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综合素养。
( 三 )单元内容 整 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两大主题展开,通过
作品鉴赏、舞蹈形式学习、音乐与舞蹈关系探讨以及基础训练等多个环节相互
融合、相互 促 进,形成一个有 机 的 整 体。在教学过程中,应 注 重以下 几 点:
主题 突出 :以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主题, 贯穿整 个单元的教学
过程, 确保 教学内容的 连贯 性和系统性。
内容融合: 将 作品鉴赏、舞蹈形式学习、音乐与舞蹈关系探讨以及基础训
练等内容有 机 融合,形成相互 促 进、相互 补充 的教学体系。
实践导 向 : 注 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舞蹈表演、基础训练等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6
思维拓展:通过拓展思考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对音乐与舞
蹈艺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化 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文化 渗透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
景和艺术特色,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以上内容的 整 合与 优 化,本单元的教学 将更 加 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的音乐与舞蹈素养,培养其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明 确 提 出 ,高
中音乐学 科核心 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 三 个方面。以下是对
这三 个方面的 详细 分解: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 段 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悟 、理解和 把握 。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音乐与舞蹈的 听觉 体验:通过引导学生 聆听 不同风格、不同体 裁 的音乐作
7
品,感受音乐的节奏、 旋律 、和 声 等要素,以及音乐与舞蹈在节奏、情感、意
境等方面的相互呼应和融合,提升学生的音乐 听觉 感知能力。
舞蹈视 觉 美感的体验:通过 观 赏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中国古典舞和中国
民族民间舞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舞蹈动作的韵 律 美、形态美以及舞蹈 所 传 达 的
情感和意境,提升学生的舞蹈视 觉 感知能力。
综合艺术美的感 悟 :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感 悟
音乐与舞蹈在节奏、情感、意境等方面的相互融合和相互 衬托 ,体验综合艺术
的美感和魅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学
会 欣 赏和 评 价音乐与舞蹈作品,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形成 正确 的
审美 观念 和审美情 趣 。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 唱 、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活动,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8
舞蹈表演 技 能的学习:通过基础训练中的舞蹈动作学习、体态训练以及舞
蹈与音乐配合练习等环节,使学生 掌握 基本的舞蹈表演 技 能,提升舞蹈表现力。
舞蹈表演的实践体验:通过组 织 舞蹈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表演
的乐 趣 和 挑战 ,提升舞蹈表演的实践能力和 自信心 。
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表现:通过引导学生 将 音乐与舞蹈相 结 合,进 行 综合艺
术表演的实践探 索 ,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和 创新 能力。
艺术表现力的 评 价: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 评 价,通过
观察 学生的舞蹈表演、 听取 学生的 自我评 价和同 伴评 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
的艺术表现 水平 和发展 需求 ,为学生提 供 有 针 对性的 指 导和 帮 助。
( 三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
面:
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 历史 传统
和艺术特色,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例如 ,在鉴赏《长鼓舞》、
9
《盅碗舞》等作品时, 可 以 介绍朝 鲜族和 蒙 古族的文化背景和舞蹈特色。
音乐与舞蹈文化内涵的探 究 :通过引导学生探 究 音乐与舞蹈作品背后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例如 ,在鉴赏《春江花月夜》
时, 可 以引导学生探讨作品 所 表 达 的意境和情感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 联
系。
跨 文化 交流 与理解:通过引导学生 接触 和了解不同国 家 和民族的音乐与舞
蹈艺术,增进学生对 跨 文化 交流 的理解和尊重。 例如 , 可 以 介绍 一 些 国 际 知 名
的舞蹈 团 体和艺术 家 以及 他们 的 代 表作品。
文化传 承 与 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传 承 意 识 和 创新 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中的 优秀 元素 并将 其融入 到 现 代 艺术 创 作中, 推
动传统文化的传 承 和发展。同时鼓励学生进 行 艺术 创新 和实践探 索 ,培养其 创
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 三 个方面的培养和实践探 索 ,本单元的教学 将 全面提升学生的音
乐与舞蹈素养, 促 进其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 注 重理 论 与实践相 结 合、知
识 与 技 能 并 重以及情感态 度 与价值 观 的引导与培养。同时还应关 注 学生的个体
10
差异 和发展 需求 为其提 供 个性化的 指 导和 帮 助。
三 、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学生在进入高中音乐必修 5 《音乐与舞蹈》课程之 前 , 已 经具 备 了一定的
音乐与舞蹈基础知 识 。 他们 在 义务 教 育阶段已 经学习了基础的乐理知 识 ,包括
节奏、 旋律 、音色等基本要素,同时 也接触 过多 种 音乐风格和舞蹈形式。学生
还通过音乐课 堂 、课 外 活动以及 日常 生活中的音乐体验, 积累 了一定的音乐审
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对于本单元《第一单元 龙飞凤舞》的教学内容,学生 已 经具 备 以下 已 知内
容:
音乐基础:学生能 够识 别基本的音乐要素, 如旋律 、节奏、音色等, 并 能
够 通过 聆听 感受音乐的情 绪 与风格。
舞蹈基础:学生 已 经 接触 过一 些简 单的舞蹈动作和组合,了解舞蹈的基本
步伐 和节奏感。
文化 认 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民族音乐、舞蹈以及
相关的 历史 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