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必修 1 音乐鉴赏 下篇
《第五单元 声情戏韵》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五单元 声情戏韵》是 2020 版沪教版高中音乐必修 1 《音乐鉴赏》下
篇的一个重要单元,旨在通过戏曲、歌剧、音乐剧等多种音乐形式,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表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
个部分:戏曲、歌剧、音乐剧,每个部分都包含了作品鉴赏、实践活动和拓展
思考等环节,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感知、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在戏曲部分,学生将欣赏《穆桂英挂帅》中的青衣、武旦与刀马旦的表演,
以及《游园》中的昆曲片段,通过学唱戏曲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和听辨
京剧唱腔,深入体验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歌剧部分则选取了《十里风雪》、
《洪湖水,浪打浪》等中国民族新歌剧作品,以及《让我痛哭吧》等西方歌剧
3
作品,通过学唱歌剧选段《扎红头绳》和作品分析,使学生感受歌剧艺术的情
感深度和表现力。音乐剧部分则通过《飞飞曲》、《回忆》等经典音乐剧选段,
以及中国当代音乐剧《当时》的介绍,让学生领略音乐剧这种现代艺术形式的
多样性和魅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1. 戏曲部分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集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种艺术形
式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程式化特点。本单元选取的《穆桂英挂帅》和
《游园》分别代表了中国戏曲中的京剧和昆曲两种重要形式,通过这两个作品
的鉴赏,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戏曲流派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学唱戏曲选段
和听辨京剧唱腔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演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加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2. 歌剧部分
歌剧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综合艺术形式,它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
元素融为一体,通过歌唱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本单元选取了中国民族新歌剧和
4
西方歌剧的经典作品,旨在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歌剧艺术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学唱歌剧选段和作品分析,学生可以了解歌剧音乐的创作特点、表现手法
和情感表达,提高对歌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音乐剧部分
音乐剧是一种集歌曲、对白、表演和舞蹈于一体的现代综合艺术形式,它
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性深受观众喜爱。本单元通过介绍《飞飞曲》、《回
忆》等经典音乐剧选段以及中国当代音乐剧《当时》,旨在让学生领略音乐剧
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音乐剧选段演唱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音
乐剧表演的魅力,提高音乐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将戏曲、歌剧、音乐剧三种不同的音乐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旨在通
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能力和
文化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艺术
魅力和文化内涵,通过鉴赏、实践、拓展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教师 还 应注重不同音乐形式 之间 的内在 联系 和 相互影响 ,通过 比较 分析等
方法, 帮助 学生理解不同音乐形式在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
共性和差异。这样不 仅 可以拓 宽 学生的音乐 视野 , 还 可以提高 他们 的音乐鉴赏
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听 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 把握 。在《第五单元 声情戏韵》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引导学生通过 聆 听、鉴赏不同音乐形式
的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体验音乐艺术的听 觉 特性:教师应引导学生 关 注不同音乐作品的节 奏 、 旋
律 、和声等听 觉 元素,感受其独特的音乐 语言 和表现手法。 例如 ,在戏曲部分,
可以通过听辨京剧唱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的独特韵 味 和表现力 ;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鉴赏不同风格的歌剧作品,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多样
6
性和表现力。
理解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师应 帮助 学生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表现特点
和艺术风格。 例如 ,在戏曲部分,可以通过介绍青衣、武旦与刀马旦等 角色 行
当的表演特点,让学生理解戏曲艺术的程式化特点 ;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分
析歌剧作品的剧情 结构 和音乐 布局 ,让学生理解歌剧艺术的综合性和表现力。
感悟音乐艺术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 从 文化 角 度 关 注音乐作品和音
乐现 象 ,理解音乐作品 产 生的 历史 文化背景和风格特 征 。 例如 ,在戏曲部分,
可以通过介绍京剧和昆曲的 历史渊 源和发展 历 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文
化的 博大精 深 ;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介绍西方歌剧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理
解歌剧艺术在西方文化中的 地位 和 影响 。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唱、演 奏 、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 创等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第五单元 声情戏韵》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积极参 与音乐表
演和创作,提高音乐表现水 平 和艺术创 造 力。
7
提高音乐表现水 平 :教师应通过学唱戏曲选段、歌剧选段和音乐剧选段等
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水 平 。 例如 ,在戏曲部分,可以通过学唱《天
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经典戏曲选段,让学生 掌握 戏曲演唱的 基 本技巧和情感表
达方式 ;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学唱《扎红头绳》等歌剧选段,让学生感受歌
剧音乐的情感深度和表现力。
培养艺术创 造 力:教师应通过音乐 编 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 造 力。
例如 ,在音乐剧部分,可以 鼓励 学生 根据 音乐剧的主 题 和风格,创作 自己 的音
乐剧选段 或 歌曲, 并 进行表演展 示 。这样不 仅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 热 情, 还 可
以提高 他们 的艺术表现力和创 造 力。
增强团队协 作能力:教师应通过合唱、合 奏 等集体表演活动, 增强 学生的
团队协 作能力。 例如 ,在戏曲部分,可以 组织 学生进行戏曲片段的集体表演 ;
在歌剧部分,可以 组织 学生进行歌剧选段的合唱 或 合 奏 表演。通过这 些 活动,
可以让学生学 会 与 他人 合作、共同 完成任务 ,提高 他们 的 团队协 作能力和集体
荣誉 感。
(三)文化理解
8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 人 文内涵。在《第五单元 声情戏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
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引导学生 从 文化 角 度 关 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 象 ,理解音乐
作品 产 生的 历史 文化背景和风格特 征 。
认 知不同文化 语境 中的音乐艺术:教师应通过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
作品和音乐现 象 , 帮助 学生 认 知不同文化 语境 中的音乐艺术。 例如 ,在戏曲部
分,可以通过介绍京剧和昆曲的 历史渊 源和发展 历 程,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戏
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介绍西方歌剧的起源和发展,让学
生理解歌剧艺术在西方文化中的 地位 和 影响 。
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 从 文化 角 度理解音乐作品的艺
术特点和风格特 征 。 例如 ,在戏曲部分,可以通过分析《穆桂英挂帅》等作品
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让学生理解戏曲艺术 所 蕴含的 历史 文化和民族 精神;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分析《洪湖水,浪打浪》等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理解中国民族新歌剧 所 体现的时代 精神 和民族情 怀 。
培养 跨 文化 交 流能力:教师应通过 比较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和音乐
9
现 象 ,培养学生的 跨 文化 交 流能力。 例如 ,在歌剧部分,可以通过 比较 中国民
族新歌剧和西方歌剧的异同点,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歌剧艺术的共性和
差异 ; 在音乐剧部分,可以通过介绍不同国 家 和 地区 的音乐剧作品和表演风格,
让学生感受音乐剧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这 些 活动,可以让学生学 会尊
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提高 他们 的 跨 文化 交 流能力和国 际视野 。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高一学生在 义务 教 育阶 段 已 经 接触 过 基础 的音乐知 识 ,对音乐的 聆 听、鉴
赏和 初步 的音乐表现有了一 定 的了解。 他们掌握 了 基 本的音乐理 论概念 , 如 音
高、节 奏 、 旋律 等, 并 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 初 中 阶 段,学生可能
也接触 过一 些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一 些简 单的民 间 歌曲、民族乐 器 演 奏 等。这
些基础 知 识 为高中音乐鉴赏 课 程的学习 奠定 了 基础 。
对于本单元《声情戏韵》的教学内容,学生可能对中国传统戏曲和歌剧有
一 定 的了解, 但大 多 停留 在表面 印象 , 如 京剧的 脸谱 、 服饰 等 视觉 元素, 或 是
对 某些著名 唱段的 简 单 哼 唱。对于戏曲中的青衣、武旦、刀马旦等 角色 分 类 ,
10
以及西 皮 、二 黄 等唱腔风格,学生可能知 之甚少 。同样,对于歌剧的 正 歌剧、
喜歌剧等分 类 ,以及音乐剧中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作品,学生 也 可能 缺乏系
统的 认 知。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声情戏韵》的教学内容涵 盖 了中国传统戏曲、歌剧和音乐剧三 大
领 域 ,旨在通过作品鉴赏、实践活动和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 些 音乐
形式的特点、艺术 价值 和文化内涵。
戏曲:本单元将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高度综合的程式 之 美,通过
《穆桂英挂帅》和《游园》两部作品,让学生感受戏曲中青衣、武旦与刀马旦
的 角色 魅力,以及西 皮 、二 黄 等唱腔的独特韵 味 。实践活动包括学唱戏曲选段
和听辨京剧唱腔,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歌剧:通过《十里风雪》、《洪湖水,浪打浪》等中国民族新歌剧作品,
以及《让我痛哭吧》、《 复仇 的 火焰 在我 心 中 燃烧 》等 外 国歌剧作品,让学生
领略歌剧 至真至 情的 咏叹之 美。实践活动包括学唱歌剧选段和作品分析,旨在
加深学生对歌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