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必修1 音乐鉴赏 上篇《第二单元 丝竹八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2024年12月2615:26:37发布者:gggyyy 21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32321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2020 版 沪教版 高中音乐 必修 1 音乐鉴赏 上篇

《第二单元 丝竹八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强调通过音乐课

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

必修 1 音乐鉴赏上篇《第二单元 丝竹八音》的教学内容涵盖了音色、调式和力

度与速度这三个重要的音乐要素,通过多个作品鉴赏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本单元选取的作品具有多样性,包括中国传统乐器唢呐、二胡、古琴的独

奏曲目,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和《阳关三叠》,以及西洋管弦乐作

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印度西塔尔与小提琴的二重奏《暮色之绪》。还

通过《小河淌水》、《祖国进行曲》等作品,让学生接触并理解中国五声调式

和西方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等调式概念。在力度与速度的教学部分,通过

3

《雷鸣电闪波尔卡》和《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等作品,帮助学生掌握力度和速

度记号,感受不同力度和速度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影响。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音色、调式和力度与速度三个核心要素展开,每个要素下都包

含了作品鉴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

音色:通过《百鸟朝凤》和《空山鸟语》等作品的鉴赏,让学生感受不同

乐器音色的独特魅力,理解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实践活动中的音色模

仿活动和音色听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色的认知和理解。

调式:通过《小河淌水》和《祖国进行曲》等作品,介绍中国五声调式和

西方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等调式概念,让学生理解调式对音乐情感表达和

风格特征的影响。实践活动中的调式辨析和作品听辨与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

力度与速度:通过《雷鸣电闪波尔卡》和《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等作品,

介绍力度和速度记号,让学生感受不同力度和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实践

活动中的歌曲演唱《天黑黑》(片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力度和速度的变

4

化对歌曲情感表达的影响。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在内容整合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品鉴赏与实践活动相辅相

成。通过多样化的作品鉴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调式和力度速度在音乐表

现中的独特魅力;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在整合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风格特

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作品在音乐要素上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

艺术表现能力。通过拓展思考活动,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音乐作品,增强

文化理解素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 特性、表现 式、表现要素、表现 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理解和把握。在本单元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养 要体

现在以下 个方

5

作品鉴赏:通过鉴赏不同乐器、调式和力度速度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

音乐的独特魅力和美感。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音响特征、情感表达和风格

特征,提 审美感知能力。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作品在音乐要素上的异同,培养学生的音乐

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 旋律 奏、音色、调式等多个角度入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感。

实践活动:通过音色模仿活动、音色听辨和作品听辨与分析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应用,提 审美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唱、演奏、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艺术表现的培养 要体

现在以下 个方

作品演唱与演奏:通过实践活动中的歌曲演唱《天黑黑》(片段)等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表现力和感 力。引导学生关注演唱 演奏 的情

入和 技巧运 用,提 艺术表现能力。

6

音色模仿:通过音色模仿活动,让学生 尝试 模仿不同乐器的音色,增强对

音色的感知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乐器音色的特 和表现方式,提

术表现能力。

作品分析与 作:通过作品听辨与分析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的内涵和表现 段。在 此基础 上, 鼓励 学生 尝试 进行 单的音乐 或改编

动,培养艺术 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语 中音乐

艺术的 文内涵。在本单元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 要体现在以下 个方

音乐作品的文化 背景 :通过介绍不同音乐作品的文化 背景 历史渊源 ,引

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 含的文化内涵和 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与

文化 环境 系,增强文化理解素养。

文化比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 背景 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不

同文化在音乐表现上的 异和 性。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审 音乐作品的 价值

意义 ,培养 文化 交流 和理解能力。

7

拓展思考活动:通过拓展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深入 探究 音乐作品与特

化之 的关系。 鼓励 学生结合 自己 的生活 验和文化 背景 ,对音乐作品进行个

性化的解 评价 ,培养 批判 性思 创新 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我们将紧紧 围绕《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2020 年修订)》提 的高中音乐核心素养要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

实践 环节 全面 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

生的 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 全面发 奠定坚 实的 基础

三、 学情分析

(一) 知内容分析

在高中音乐必修 1 《音乐鉴赏》上篇第二单元《丝竹八音》的教学之

学生 已经 了一 的音乐 基础 知识。 他们 通过 义务 育阶 段的学习,对音乐

本元素如 旋律 奏、和声等有了 步的认识,并能通过 听和 单的音

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美。学生 也积累 了一 的音乐鉴赏 验,能 通过

音乐,感知 情绪、风格和 意境 ,并作 出简 单的 评价 和表达。

具体 说,学生在 已经 接触过不同乐器和音色的认识,对不同音

8

乐作品的 时代背景 民族 特色和艺术风格 有所了解。 如,学生 已经

习过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 笛子 等,对 民族 音乐的特色和表现力有一

的感知。学生 也可 能对西方古 音乐和现 音乐有所 涉猎 ,对音乐的多样性和

丰富 性有了一 的认识。

(二)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丝竹八音》的教学 深入 探索 音乐的音色、调式、力度与速度等

要素,通过具体作品的鉴赏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

力。具体的 知内容分析如下:

音色:本单元 通过《百鸟朝凤》(唢呐)、《空山鸟语》(二胡)、

《阳关三叠》(古琴)等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 和表现力。

学生 学习如 通过 听和模仿,辨 不同乐器的音色,并理解音色在音乐表

现中的作用。

调式:通过《小河淌水》(中国五声调式)、《祖国进行曲》(关系大小

调与同名大小调)、《斯卡 布罗集市 》(中古调式)等作品的鉴赏,学生

习调式的 本概念及 在音乐表现中的应用。学生 理解不同调式 带来 的音乐

9

和情感表达上的 异。

力度与速度:通过《雷鸣电闪波尔卡》(力度)、《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速度)等作品的鉴赏,学生 学习力度和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

理解如 通过力度和速度的变化 来塑造 音乐 形象 、表达音乐情感。

本单元还 设计 丰富 的实践活动,如音色模仿活动、音色听辨、调式辨析、

作品听辨与分析等, 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已经较为 他们 备较 强的 逻辑 能力和 抽象

能力,能 理解和分析 较为复杂 的概念和 问题 。在音乐鉴赏方 ,学生

了一 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能 通过 听音乐感受 情绪、

风格和 意境 ,并作 出简 单的 评价 和表达。

学生在音乐鉴赏和实践活动中 仍可 在一 些困难 挑战 如,学生

能对 某些 乐器的音色不 够熟悉 以准 ;对调式、力度和速度等音乐要

素的理解 能不 深入, 将其 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需 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

10

感受,同 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 克服 学生的学习 困难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本单元 将采 取以下 突破策略

加强感性认识:通过 丰富 的音乐作品鉴赏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音乐要

素的感性认识。 如,在音色教学中,通过 播放 不同乐器的演奏片段,让学生

听和模仿,以加深对乐器音色的理解和记

理论 系实 音乐理论知识与具体音乐作品 起来 ,帮助学生理解

和应用。 如,在调式教学中,通过分析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调

式对音乐色 和情感表达的影响。

层次 教学: 根据 学生的实 和学习能力,分 层次 进行教学。对 于基

础较弱 的学生,注重 基础 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对 于基础较好 的学生,注重拓展

和深化。

强化实践 环节 :通过 设计 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音色模仿、调式辨析、作

品听辨与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 学生

极参 与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艺术 创造 力。

引导 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 和合作学习。 如,在

总页数:97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diandahome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