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一中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时间 : 150 分钟 满分 :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7 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
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这句话理论内涵极其深刻,对于我们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是否符合国情”,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条件和标准。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
了才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我们的自信建立在对自己国情的
深刻了解上,建立在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上,是有深厚实践基础的,故能有定力,故应坚定不移。
“ 是否有效管用”,直指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实践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可取的唯一标准。改革开
放 40 多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具有说服力、最权
威的检验。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
信的现实根基。
“ 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是制度的价值体现,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的最终
评判标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
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就在于我们党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
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摘编自陈耀辉《我们的制度具有无穷力量》,《人民日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 辩 证唯 物 主义是中国共 产 党人的世界 观 和方 法 论》中指出,当 前 , 结 合我国实 际
和时代条件,学习和 运 用 辩 证唯 物 主义世界 观 和方 法 论,要学习 掌握认识 和实践 辩 证 关系 的 原 理,坚 持
实践第一的 观点 ,不 断推 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的 观点 是 马克思 主义 哲 学的 核心观点 。 马克思认 为:“ 全部 社会生 活 在本 质 上是实践的, 而 实
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 思想认识 的人。”一方面,人的正 确思想 从实践中来,实践是 认识 的 源泉 和 动 力、
目 的和 归宿 ,同时也是检验 认识 正 确与 否的唯一标准。 另 一方面, 认识 对实践具有 反 作用,正 确 的 认识
推动 正 确 的实践, 错误 的 认识 导 致错误 的实践。
坚 持 理论指导和实践 探索辩 证 统 一, 必须 坚 持 实践第一的 观点 ,一切从实 际 出发。革命 战争 年代,
毛泽 东同志 反 对 教 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 际 情 况 出发, 由此 开 辟 出中国革命新道 路 。改革开放之
初 ,邓小平同志 反 对 照抄照搬 、 思想僵化 ,强调从实 际 出发 研究 新情 况 、解 决 新 问 题, 由此 开 辟 出中国
第 1 页
建 设 新道 路 。党的 十八 大以来,面对国 际 国内 形 势发生的深刻 变化 ,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 的党中 央 坚 持
实践 观点 , 逢山 开 路 、 遇河架桥 , 谱写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篇章 , 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 新时
代。
坚 持 理论指导和实践 探索辩 证 统 一, 必须尊 重 群众首 创 精神 。现实实践 丰富 多 彩 ,不可能用 整齐划
一的理论和方 案 来 套 用和 裁剪 。同时,实践也是不 断 发展的, 必然 会出现新情 况 新 问 题。改革开放 40 年
来,我们之所以取得 巨 大成就,一个重要 原 因就是将 广 大人民 群众 的 积 极性调 动 起来, 并 在 此 基础上不
断概括提炼 、总 结推广 。
坚 持 理论指导和实践 探索辩 证 统 一, 必须 坚定“ 四 个自信”,坚 持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 地位 。坚定
“ 四 个自信”,不是 空泛 的、 抽象 的, 而 是要 贯彻 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方面。 比 如,在 全 面深 化 改革
中,坚 持 改革是有方 向 、有 原则 、有方 法 的,坚 持 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改革的正 确 方 向 ,坚 持 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动 国家治理体 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的总体 目 标, 该 改的 必须 坚 决 改, 但 对有
些 不能改的, 什么 时 候都 坚 决 不改, 等等 。
坚 持 理论指导和实践 探索辩 证 统 一, 必须推动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 持马克思 主义 必须 在坚 持
中发展、在发展中坚 持 。如 果没 有发展,就 脱离 了时代和实践要 求 ,生 机 就会 停止 ,不能发 挥 应有的指
导作用,也就 谈 不上坚 持 。因 此 , 只 有发展才能 更 好 地 坚 持 。近 百 年来,我们党不 断推 进 马克思 主义 与
中国实 际相结 合,先 后形 成了 毛泽 东 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 个代 表 ”重要 思想 、科学发展 观 和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等 创新理论成 果 ,对 引领 中国革命、建 设 和改革实践,发 挥 了 巨 大指导作
用。
(摘编自 戚 义明《坚 持 理论和实践的 辩 证 统 一》,《中国 纪 检 监察 报》)
材料 三
自中国的“ 普罗米修斯 ”们从 遥远欧洲 “ 盗 来” 思想火 种, 马克思 主义 与 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 合的 程
度就一直在深 层 次上 决 定 着 中国的发展 节奏 。 而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达 到了对 马克思 主义、 毛
泽 东 思想 的完 整 准 确 的理解, 促 成了对中国国情 及 中国社会主义所 处历史阶段 的正 确认识 。在当年的时
空背景 下,正是真理标准大 讨 论所创 设 的这 些 条件的有 机耦 合,开 启 了 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实 际相结 合的
新 阶段 。
从“一个中 心 、 两 个基本 点 ”到“ 五位 一体”总体 布局 、“ 四 个 全 面” 战略布局 ,从“基本实现现
代 化 ”到“ 富 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 强国”,在对“ 什么 是社会主义”“ 怎样 建 设 社会
主义”的 持续思 考中,在对“解放和发展生 产 力”“ 消灭贫 穷”的 持续探索 中, 马克思 主义中国 化 不 断
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引领 这 项伟 大 而崭 新 事业 , 接续照亮 民 族复兴 的 伟 大 历程 。
“ 大 锅饭 ”成了“大 包干 ”,“以 阶级斗争 为 纲 ” 变 成“以经济建 设 为中 心 ”, 单 一 公 有制 转化 为以
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的大 地 上 划 出了经济特 区 ,社会主义国家 形 成了 市场 经
济体 系 。 凭借 “大 胆地 试,大 胆地闯 ”的实践 勇气 , 凭借 “ 摸着石头过河 ”的实践 智慧 ,改革开放实现
第 2 页
了 观念 创新和实践 探索相互促 进, 回答 了中国发展之 问 , 回 应了时代 向马克思 主义中国 化提 出的现实命
题。
(摘编自 关铭闻 《坚定改革开放 再 出发的信 念——纪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刊 发 四十周
年》,《 光 明日报》)
1. 下 列 对材料 相关 内 容 的理解和分 析 ,正 确 的一 项 是( ) (3 分 )
A. 众 所 周 知,“符合国情、有效管用、得到人民拥护”是衡量社会制度科学、先进的重要指标。
B. 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中国之治”不 仅 符合我国的国情, 还 有 着 深厚的实践基础。
C. 邓小平 认 为,我们的制度 只 要 持续地 从世界各国吸收进步因素,就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D. 在 马克思 主义理 念里 , 那些 具 备 一定 思想认识 的人一定能成为实践 全部 社会生 活 本 质 的主体。
2. 根 据三则 材料,下 列 说 法 不正 确 的一 项 是( ) (3 分 )
A. 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们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
长期稳定的奇迹。
B. 革命年代的 毛泽 东、改革开放之 初 的邓小平各自开 辟 了中国的新道 路 ,共同 原 因是 都 强调一切从
中国的实 际 出发。
C. 中国的发展 节奏 不 仅 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还影 响 着马克思 主义 与 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 合的 程 度。
D. 改革开放实现了 观念 创新和实践 探索 的 相互促 进,是新时代 潮流 下 马克思 主义中国 化 不 断推 进的
具体 表 现之一。
3. 下 列 说 法 中,不能用来 支撑 材料二 观点 的一 项 是( ) (3 分 )
A. 我们学习理论知 识 ,是为了解 决 实 际问 题, 离 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 源 之 水 、无本之 木; 离 开
了实践,理论就成了自说自话的 空 洞 说 教 。
B. 我们 既 要 加 强 顶 层设 计 , 又 要 激 发 群众积 极性主 动 性创造性,对一时 拿 不准、看不 清 的,在 风险
可 控 的 前提 下要 允许 基 层群众 大 胆闯 、大 胆 试。
C. 人 类 必须 依赖 于自 然 界才能生 存 和发展, 但 自 然 界的天 然 状态 并 不完 全 适 合于人,人 类通 过 改造
自 然 的实践来满 足 自 身 生 存 和发展的 需 要。
D. 我们一方面要坚 持 用新 思想 武装 头 脑 、指导实践、 推动 工 作 ; 另 一方面,也要坚 持 发展的 眼 光 ,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 良 性 互动 。
4. 请简 要 概括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 相 同 点 。( 4 分)
5. 这 三则 材料 均 探讨 了理论 与 社会实践的 关系 ,其 侧 重 点 有 什么 不同 ? ( 4 分)
( 二 ) 现代文阅读 ( 本题共 4 小题, 18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火锅 子
第 3 页
铁凝
他 和 她站 在 窗 前 看 雪 , 手拉 着 手 。 雪已 经下了一个 早晨 , 院 子 里那 棵 小 石 榴树 好 像 穿起了 白 毛 衣;
看上 去挺暖 和的。
这 棵 小 石 榴树 也就一人多高。 别 看 树 不大,可不 少 结果 ,一个 秋 天就 结 了 四十 多个 石 榴 , 压 得 树枝
朝 地 上深深 地 弯 着 腰 。 那 时 候 天 还 不 冷 , 她拉 着 他走 到 石 榴树跟 前 ,有 点 赞叹 、有 点 感 慨 地 说:看 把她
给累 的 ! 仿佛 石 榴树 是 他 们家的一 名 产 妇 。 他 说,我就 没 觉 得一 棵树 会 累 。
她 说,我说 她累她 就 累 。
他笑 了,看 着 她 说: 你呀 。
今 天, 她站 在 窗 前 告诉他 , 雪 中的 石 榴树 穿 着 白 毛 衣挺暖 和。
他 说,我 怎么没 觉 得。
她 说,我就这 么 觉 得。
他 故意 抬杠似 的说: 身 上穿 着 雪 怎么 会 暖 和 呢 ?
她急 得 摇 了一下 他 的 手 说,我说 暖 和就 暖 和。
他告饶似 的说,好好好, 你 说 暖 和就 暖 和。
她乐 了,就知道 他 得这 么 说。 又 因为知道 他 会这 么 说, 她 心里 挺暖 和。
他 87 岁 , 她 86 岁 。 他 是 她 的老 夫 , 她 是 他 的老 妻 。 他 一 辈 子 都 是 由着 她 的性 儿 。 由着 她 管家, 由
着 她闹 小 脾 气 , 由着 她给他搭配衣 服, 由着 她 年 节 时 擦拭 家 里仅 有的 几 件 铜器 和 银器 :一对 银碗 , 两 双
银筷 子,一 只 紫铜 火锅 。
这 么 好的 雪 天,我们应 该 吃 火锅 。 她 离 开 窗户 提 议 。
那 就 吃 。 他拉 着 她 的 手响 应。
他 们就 并 排坐 在 窗 前 的一 只 双 人 沙 发上 等 田嫂 。 田嫂 是家 里 的小时 工 ,一 星 期来 两 次, 打扫卫 生,
采购食品 。
他 们 两 人 抢 着 对 田嫂 说 今 天要 涮 锅 子。 田嫂 说,老 爷 子老 太太 好 兴致 。
她 说, 兴致 好也得有好天 衬 着 。
田嫂 说,天好 哪 里 敌 得 过 人好。 瞧你 们老 两 口 ,一大 早 起就 手拉 着 手 了。 倒让 我们这做小 辈儿 的不
知道 怎么回 避呢 。
他 们 俩 由着 田嫂 说 笑 , 坐 在 沙 发上不 动 ,也不 松 开 彼 此 的 手 。
其实 田嫂早 就习 惯 了老 爷 子老 太太手拉手坐 着 。从 她 认识 他 们起, 几 十 年来 他 们好 像 就是这 么 坐 过
来的。
田嫂 就 忙 着 出 去采购 。出 门 前 不 忘 从 厨房端 出 那只 沉甸甸 的 紫铜 火锅 , 安置 在 客厅兼餐厅 的正方 形
饭 桌 上, 旁边 放好一管 牙膏 和一小 块软抹 布 。这是老 太太 的习 惯 , 接 长不 短 的, 她 得 擦擦 这 只火锅 。
他见她 真要 擦 锅 , 劝阻 说, 今 天可以不 擦 ,就 两 个人, 非 在 乎 不可 啊 ?
她 说, 嘴 , 非 在 乎 不可, 两 个人 吃 也得有个 亮亮 堂堂 的 锅 。说 着 从 沙 发上起 身坐 到 饭 桌旁边 , 摸过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