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2 月份第二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29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题目。(4 分)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优秀的诗歌 kòu 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
陶。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无限魅力。
曾经的祖国,在历史的
隧
洞里蜗行摸索,但却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
wǎng
的我、深思的
我、沸腾的我;伟大的元帅投身革命即为家,在
血
雨腥风面前,立下“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
旗十万斩阎
罗”的誓言; 。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kòu( )击 迷 wǎng( ) 血雨腥风( ) 旌旗( )
【答案】叩;惘;xuè;jīng;
【解析】据义定音,据义定形,即结合语境确定音、形。注意“惘”不要误写成“罔”。
(2)仿照划波浪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2 分)
【答案】勇敢的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像黑色的闪电,在苍茫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我看他表面镇静,实际上是如坐针毡,忐忑得不得了。
B.这个会写毛笔字的机器人,可以用机械手臂拿毛笔蘸墨,写出“人求上进早读书”几个字,并能在书
法作品上盖章落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C.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D.露天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答案】D
【解析】D.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 样 ,形 容交 际来往的人 很多 。“门庭若市” 指 像市
场一 样 ,并不是市场 本身 ,用 此 词来 描述 蔬菜批发市场的 情景 不 正 确。A.如坐针毡:像坐在 有 针的毡子
上一 样 ,形 容心神 不 宁 。B.一气呵成:形 容 完成整个 工 作的过程不 间断 、不 松懈 。C.天伦之乐:家庭中
亲人团聚的 快 乐。
3 .下面一段文字中 有 语 病 的一项是( )(2 分)
① 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
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
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第 ① 句
B.第 ② 句
C.第 ③ 句
D.第 ④ 句
【答案】C
第 1 页
【解析】考 查病 句 修改 。
C.第 ③ 句 既有 “ 随 着” 又有 “使”, 导致 句子 没有主 语, 去掉任 意一个即可。 故选 C。
4. 依 次 填入 下面一段文字 方框内 的 标 点 符号 , 最 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
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战、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
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
不变的信念。
A., ; ” 。 B. ? : 。 ”
C. ? , ” 。 D., , 。 ”
【答案】B
【解析】“ 英雄 的 力量 是 什么呢 ”是 疑问 句,句 末 用 问号 ;“ 没有伟 大的人 物 出 现 的 民族 ,是 世界 上 最
可 怜 的 生物 之 群 ”和“ 有 了 伟 大的人 物 , 而 不 知拥护 、 爱戴 、 崇仰 的国家,是 没有希望 的 奴隶 之 邦 ”是
并列的分句,分句之 间 用分 号 ;“是 没有希望 的 奴隶 之 邦 ”是完整 引 用 鲁迅先生 的话,句 末 用句 号 、 引
号 。 故选 :B。
5 .学 校开展 “ 岁 月如 歌—— 我们的 初 中 生活 ” 系 列 活动 , 请你参 与。( 8 分)
(1) 为 了 邀请 家人们来 参 加 毕业典礼 ,学 生 会 拟 写了一份 邀请函 , 请你 按要求 修改 。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您好!
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毕业,本校拟 于 本 月 20 号 上 午 10 点 在学校大 礼堂举 行毕业 典礼 。在 同 学们人生的
重要 时 刻 ,我校 全体师 生 期待 您的到来, 欢迎 您 对 我们的工作提出 真 知 灼见 的宝 贵意见 。
此 致 敬 礼 !
xx 学校
2024 年 X 月 X
①邀请函 用语不得 体 的一 处 是“ ”, 应改为 “ ”。( 1 分)
② 画 线的句子 有 语 病 , 请 写出 修改后 的句子。( 2 分)
(2) 下面是 活动 中的一 些问 题, 请你回 答。( 3 分)
古代称 “ 同 学” 为 “ ”,“ 桃李 ”是 指 , 古 人 送别 的 方式有 。
(3) 毕业 之际, 班 级 准备编 写一 本毕业纪念 文 集 ,以 纪念初 中 三 年的 美好生活 。 请你 完 善 下面的 编 写 提
纲 。( 2 分)
《岁 月如 歌》编 写 提纲
内容 构 想 :
[ 第一 部 分 ]名称 : 青春画 卷
内容 : 班 级 毕业 照,每 位同 学的 生活 照, 集体活动 中的 难忘瞬间 。
[ 第二 部 分 ]名称 : 难忘师恩
第 2 页
内容 : ① 。
[ 第 三部 分 ]名称 : ② ( 填四 字 短 语)
内容 : 选 出若 干名对班集体有 过 贡献 、 为班集体赢 得过 荣誉 或 某方 面表 现突 出的 同 学, 为 他们 立小传 。
【答案】 (1) “ 犬 子” 改为 “ 您 的 孩 子” 欢迎您对 我们的 工 作 提 出 宝 贵意 见 。
(2) 同窗 (或 窗 友, 同 门, 同砚等 ) 学 生 折柳赠别 (或 饮酒饯别 )
(3) 示例 : 班 级各 科老师 的个人照 片 , 老师对同 学们的 寄 语, 老师 们的 经典 语 录等 示例 : 牛 人列 传
【解析】( 1 ) 本 题考 查邀请函 。
① “ 时光 如 梭 , 转眼间犬 子即 将毕业 ”中“ 犬 子”一词是 谦辞 , 指自己 的 儿 子,用 于邀请 家 长 的 孩 子不合
适 , 应改为 “ 您 的 孩 子”。
② 画 线句子中“ 真知灼见 ”意 思 是 正 确 而透彻 的 认识 ,高 明 的 见 解。 属于 语义 重复 的 病 句 类型 。“ 真知
灼见 ” 本身就包含 “ 宝 贵意 见 ”的意 思 ,可 删去 “的 宝 贵意 见 ”或“ 真知灼见 ”。
( 2 ) 本 题考 查 文 化常识 。
古代称 “ 同 学” 为 “ 同窗 ”“ 窗 友”“ 同 门” 等 。在 古代 ,学 习 场 所受限 ,学 生常 共 处 一 室 学 习 ,大家
在 同 一门 内 、 窗 下 度 过 诸多时光 ,“门”“ 窗 ” 等由此 成 为 这种共 同 学 习 场 景 的 重 要 标志 和 象征 , 故而
用“ 同窗 ”“ 同 门” 等 来形 象 地 指代 一 同 学 习 的人。
“ 桃李 ”是 指老师培养 的学 生 。 古 人 认为桃树 和 李树开花 结 果 比 较多 , 常被 用来比 喻老师培养 出 众多优秀
的学 生 。
古 人 送别 的 方式有折柳送别 、 饮酒饯别等 , 古 人 常 以 折柳 表 达挽 留 、 惜 别 之意; 好 友分 别 之 时 以 酒 相 赠
或共 饮 , 抒 发 离 别 之 情 。
( 3 ) 本 题考 查 补 写 提纲 。
① 根据 [ 第二 部 分 ]名称 “ 难忘师恩 ”可 知 , 补 写 内容 要表 达对老师 的 感 恩 、 敬 意以 及 展现老师对 学 生
的 教 导 、 关怀 和 影响 等有 关 。
示例 :每 位老师 的 单 人照, 老师 的 经典 语 录 、 感 人 瞬间等 。
② 根据 [ 第 三部 分 ] “ 内容 : 选 出若 干名对班集体有 过 贡献 、 为班集体赢 得过 荣誉 或 某方 面表 现突 出的
同 学, 为 他们 立小传 ”可 知 ,这 些内容 旨 在 突 出这 些同 学的 优秀 品 质 和 对班集体 的 积 极 影响 。可据 此 概
括 名称 。 示例 : 同窗 风 采
6 . 某班 级 开展名 著 阅读 活动 , 请你填 写阅读 记 录 。( 5 分)
阅读 策略
助 读 资料
阅读 记 录
关 注人 物
赵氏分开众 人, 走 上前道:“ 爷 , 只 有我能知道 你 的心
事 。 你 是为 那灯盏 里 点 的是 两茎灯草 ,不 放 心, 恐费 了 油 。我
如 今挑掉 一 茎就 是了。” 说罢 , 忙走 去 挑掉 一 茎 。
① 句中的“ 你 ”是 。
关 注 情 节
【甲】也 不 听见 , 只管伏 着 号板哭 个不 住 ;一 号哭 过,又
哭 到 二号 、 三号 ; 满地打滚 , 哭 了又 哭 , 哭 的 众 人心里 都凄惨
起 来。 金 有 馀见 不是 事 , 同 行 主 人一 左 一 右架 着 他 的 膀 子。 他
那 里 肯起 来, 哭 了一 阵 ,又是一 阵 , 直哭 到 口 里 吐 出 鲜血 来。
② 【 甲 】“ 哭 个不 住 ”的 原因 是
。
关 注手法
高 度 的 夸张 、 强烈 的 对 比、 传神 的 细节 描 写是 《 儒林外史 》 中
常 用的 讽刺 笔法。
③ 任选 其一, 举 一 例 说说该 作品的
讽刺艺术 。
第 3 页
【答案】 ① 严监 生 ② 周 进 恳 求 别 人 带 他 参 观 贡 院, 想 起 自己 大 半 生 追 求 功 名 不得, 辛酸悲苦
涌 上 心 头 。 ③示例 一: 范 进中 举 后 因惊喜 过 度而 发 疯 ,这一 夸张 描 写, 讽刺 了当 时 读书人热 衷 科 举
的 社 会 现 实, 展现 了 科 举制 度对 读书人 灵魂 的 毒害 。
示例 二: 范 进中 举前 , 胡屠户 对 范 进 随 意 挖苦 , 态 度 强势倨 傲; 范 进中 举 后 , 胡屠户 对 范 进 毕 恭 毕 敬 ,
谄媚恭维 。这一 对 比, 将 胡屠户嫌贫 爱 富 、 庸俗势利 的 典型 市 侩 形 象 表 现 得 淋漓尽 致 , 讽刺 了人 情 冷
漠 、 世 态炎凉 的 病 态社 会。
示例三 : 《 范 进中 举 》 中, 胡屠户 一 巴掌治 好 了 范 进的 疯 病 , 众 人一 同回 家,“ 屠户 见 女婿衣裳 后 襟滚
皱 了 许 多 ,一 路低 着 头替 他 扯 了几 十 回 ”。这一 细节 活画 出 科 举制 度 下一人飞 黄腾 达 之 后 乡 人亲友 诚惶
诚恐 、 毕 恭 毕 敬 、 逢 迎 唯恐 不 及 的 画 面。
【 详 解】 本 题考 查名 著 阅读。
① 在 《 儒林外史 》 中,这句话中的“ 你 ” 指 的是 严监 生 ,他是 小 说 中的一个 角 色。 严监 生 是一个 富 有 但
极其 吝啬 的人,他 对自己 的 财产 极 为 看 重 , 甚至 在临 终前还因 为 担 心 灯油 的 消耗 而 迟迟 不 肯 断 气。 赵氏
是他的 妻 子, 她 了解 严监 生 的 性格 和 习 惯 , 因 此 能 够 准 确地 猜 测出他的 心 事 ,并 主动 挑 掉 一 茎灯草 ,以
安抚 他的 情 绪 。
② 这里的 [ 甲 ] 是 《 儒林外史 》 中的 周 进。 周 进是 《 儒林外史 》 中的一个 重 要人 物 ,他的 故 事反映 了 封建
社 会 科 举制 度对知识 分子的 摧残 , 揭 示 了 科 举制 度对 文人 心 灵 的 腐蚀 和 毒害 。 因 此 , 周 进在文中 哭 个不
停 ,不 仅 是 因 为 他的个人 遭遇 , 更 是 因 为 他 对科 举制 度 的 深深痛恨 和 无奈 。
周 进之 所 以 哭 个不 停 ,当他看 到省城 贡 院的 景象时 , 触 景生情 , 想 到 自己多 年来的 努 力 和 付 出,以 及未
能 获 得 功 名 的 辛酸 和 失 望 ,这种 情 感压抑 不 住 , 因 此 他 号 啕 大 哭 。
③ 《 儒林外史 》 通 过高 度 的 夸张 、 强烈 的 对 比和 传神 的 细节 描 写 等 讽刺 笔法, 深刻揭 示 了 封建社 会的种
种 弊端 和 丑恶 现象 。
首 先 ,高 度 的 夸张 是 《 儒林外史 》 中 常 用的 讽刺 手法之一。作 者通 过 夸张 的手法, 将 人 物 的 性格 、 行
为 、语 言 等 特 征 推向 极 致 , 从 而 更 加鲜 明 地表 现 出其 讽刺 对象 的特点。 例 如,在 范 进中 举 的 故 事 中,作
者通 过 夸张 的手法, 将 范 进中 举 后 的 疯癫状态 描 绘 得 淋漓尽 致 , 深刻 地 揭 示 了 科 举制 度对 文人的 毒害 之
深 。
其次, 强烈 的 对 比 也 是 《 儒林外史 》 中 常 用的 讽刺 手法之一。作 者通 过 对 比的手法, 将 不 同 人 物 、不 同
事件 、不 同 场 景 进 行 对 比, 从 而 更 加鲜 明 地表 现 出其 讽刺 对象 的特点。 例 如,在 周 进 撞 号 板 的 故 事 中,
作 者通 过 对 比 周 进 前 后 的 态 度 和 行 为 , 深刻 地 揭 示 了 科 举制 度对 文人的 摧残 之 烈 。
最后 , 传神 的 细节 描 写 也 是 《 儒林外史 》 中 常 用的 讽刺 手法之一。作 者通 过 细腻 入 微 的 描 写, 将 人 物 的
性格 、 行 为 、语 言 等 特 征生动 地 展现 出来, 从 而 更 加 深刻 地表 现 出其 讽刺 对象 的特点。 例 如,在 描 写 胡
屠户 对 范 进的 态 度 变 化时 ,作 者通 过 对 其语 言 、 行 为等 细节 的 描 写, 生动 地 刻 画 出了 胡屠户 这个 角 色的
性格 特点, 深刻 地 揭 示 了当 时 社 会的 世 态炎凉 。
示例 一: 周 进 撞 号 板哭到 口里 吐 出鲜血的 细节 描 写, 既 表 现 了他的 悲怆 和 绝 望 , 又 揭 示 了 科 举制 度对 读
书人的 残酷迫害 。
示例 二: 严监 生 临 终前因 点 两 根 灯草 而 迟迟 不 肯咽 气,这种 夸张 的 描 写 入 木 三 分地 刻 画 出他在 科 举制 度
下的可 笑 、可 怜 、可 鄙 、可 恶 的种种 病 态 表 现 , 从 而 鞭挞 了黑 暗社 会。
示例三 :在 范 进中 举前 后 ,他的 遭遇 和地 位 发 生 了 翻 天 覆 地的 变 化 。中 举前 ,他 饱 受 他人的 白 眼 和 嘲
讽 ; 而 中 举 后 ,他 却 成 为众 人 追捧 的 对象 , 甚至连 之 前 对 他不 屑 一 顾 的 岳父也 对 他 毕 恭 毕 敬 。这种 强烈
的 对 比 无 疑 是 对 当 时 社 会风气和人 性弱 点的 深刻讽刺 。
7 . 因 为 深 情 ,我们的血 管 里 澎湃 了一种 潜藏 的浪 漫 ; 因 为思念 ,中 华 民族 的 灵魂深 处多 了一 处 永远 的 精
神 家 园 。 让 我们 踏 着 碎玉 落 珠 之 声 , 走 进这个浪 漫 国 度 。( 6 分)
第 4 页
(1) 谈 到 理 想 , 辛 弃疾 在 《 破阵 子 · 为 陈 同 甫 寄 壮 词以 寄 之 》 中,用一句“
,
”表 达 了 自己 收 复 河山 、 报效 国家的 愿 望 。
(2) 说到 信 念 , 李 白 在 《 行路 难 (其一) 》 中,用一句“
,
”表 现 了 自己 不 惧 人 生 艰 难 永远积 极乐 观 的 情 怀 。
( 3 ) 王 维 以“大 漠 孤烟直 , 长 河 落 日 圆” 突 出 体现 了 边塞 的 壮 美 , 范 仲淹 在 《 渔 家傲 ·秋 思》 中运用 相
似 的 景物 渲染 了 边塞 的 凄 凉 的句子是:
。
(4) 宋濂 《送 东阳马 生 序 》 中 对 太 学 生 中的其他人“ 烨然 若 神 人”作 者却 “ 略无 慕艳 意”的 原因 是 :
。
【答案】(1)了 却 君王 天下 事 赢 得 生 前 身后名 (2) 长 风 破 浪会 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 海
( 3 ) 长 烟 落 日孤 城 闭 (4)以中 有 足 乐 者
【解析】 本 题考 查古 诗 文 名 句 默 写。 默 写题作答 时 ,一要 透彻 理 解 诗 文 内容 ;二要 认真 审 题, 找 出 符 合
题意的 诗 文句子; 三 是答题 内容 要 准 确, 做 到 不 添 字、不 漏 字、不写 错 字。
二、阅读与 欣赏 (41 分)
(一)阅读下面的 古 诗 ,完成下面 小 题。(5 分)
点绛唇 · 咏梅月
南宋 · 陈亮 ①
一 夜相 思, 水边清浅横枝瘦 。 小窗 如 昼 ,情 共香俱透 。
清入梦魂 , 千 里人长 久 。 君 知 否? 雨 僝云僽 ② , 格调还依 旧。
【注】①陈亮( 1143—1194 ) , 南宋 爱国 词 人。 陈亮 力 主抗金 ,一生为 抗金事 业 奔走呼号 , 他 的 激愤
言 论 和爱国行动招 致主 和 派 的 嫉恨 , 两次被捕入狱 。② 僝( chán )僽( zhòu ) : 折磨
8 .下列 对 这 首 词的 理 解和分析, 有 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上句写月, 暗及 窗内 之人,“如 昼 ”二字 描 绘 了 皓洁 的月色,月照“ 小窗 ”, 体现 出 室内 人的 悠闲惬
意之 态 。
B.“ 情 共 香俱 透 ”中“ 情 ” 因 “ 相 思 ” 而生 ,“ 香 ” 从 嗅觉 上写 梅 花 ,“ 透 ”字 自 月 光转 出, 而 用
“共”“ 俱 ”二字 将三 者 紧密 结合 起 来。
C.“ 清 入 梦 魂 , 千 里人 长 久 ”这里的“ 清 ” 既指 月 亮 的 清辉 , 亦 指 梅 花 的 清香 。
D.“ 千 里人 长 久 ” 化 用了 苏轼 《 水调 歌 头 》 “ 但 愿 人 长 久 , 千 里共 婵娟 ”词义。
【答案】A
【解析】 本 题考 查对 诗 词 内容 的 理 解。
A. 有 误,“如 昼 ”二字 描 绘 了 皓洁 的月色,月照“ 小窗 ”,结合“一 夜 相 思 ”可 知 “ 相 思 ”之 深 , 竟 至
于 “一 夜 ”,可 见室内 之人 因相 思而 孤寂 难 眠 ,并 非悠闲惬 意。BCD. 正 确。 故选 :A。
9. 小 浅 同 学 说 ,读了这 首 词 后 不 觉 暗 香盈袖 , 从 中 备受 鼓舞 , 请你 结合 具 体 词句 说说 这 首 词表 达 了作 者
怎 样 的人 生思 考 ? ( 3 分)
【答案】词人 托 物 言 志 , 借 物 抒怀 , 最后 一句“ 君 知 否 ? 雨 僝云僽 , 格 调 还 依 旧 ”以 疑问 的 方式 结 尾 ,
用 梅 饱 经 摧残 而 品 格 依 旧 来表 达自己 屡 遭 打 击 而 毫 不 屈服 的高 洁 品 质 。
【解析】 本 题考 查 诗 词 主 旨 。“ 君 知 否 ? 雨 倨 云偲倦 , 格 调 还 依 旧 ”的意 思 是: 你知 道吗 ? 纵然屡 遭 风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