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6 视唱练耳
《第四单元 一个降号的调与综合拍》大单元整体教
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是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6 《视
唱练耳》中的《第四单元 一个降号的调与综合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节
奏训练、听音训练和视唱训练,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
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教学内容涵盖了一个降号的调(如 F 大调
或 d 小调)的识别与运用,以及综合拍的掌握。通过节奏诵读、节奏组合、单
音听辨、音程听辨、和弦听辨、旋律听记与视唱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
生建立起对复杂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节奏训练
节奏诵读:通过诵读不同节奏型,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节奏的特点和规
3
律。
节奏组合:以接龙的方式自由组合格子里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组合能
力和音乐创作思维。
听音训练
单音(调式音级):听记调式音级,并写出所属调式,培养学生对调式音
级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音程:听记和声音程,模唱所弹奏音程,并选出正确的音程名称,增强学
生对音程的听觉感知和理论理解。
和弦:听记三和弦中缺少的音,模唱所弹奏三和弦,并选出正确的和弦名
称,提高学生的和弦听觉辨识能力。
旋律:听旋律片段,填写调号及空缺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整体感知和
记忆能力。
视唱训练
单声部:通过视唱单声部旋律,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声部:通过二声部视唱,培养学生的和声感知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4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整合上注重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节奏诵
读和节奏组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节奏感和音乐组织能力。通过单音、音
程、和弦和旋律的听音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通过单声部
和二声部的视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整个单元的教学
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
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知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节奏感知:通过节奏诵读和节奏组合,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节奏的特点
和规律,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和审美感知能力。
旋律感知:通过听旋律片段和视唱训练,使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流畅和
5
美感,培养学生对旋律的审美感知和记忆能力。
和声感知:通过和弦听辨和二声部视唱,使学生感受和声的和谐与丰富性,
培养学生对和声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音响特征、表现形式和表
现要素,通过聆听、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审美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节奏表现:通过节奏组合和即兴创作,使学生能够将内心的节奏感受转化
为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表现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旋律表现:通过视唱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旋律,表达音乐作品的
情感内涵和艺术美感,培养学生的旋律表现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和声表现:通过二声部视唱和合唱训练,使学生能够感受和声的和谐与丰
6
富性,培养学生的和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 。通过组
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如节奏组合比 赛 、视唱 展示会 、合唱音乐 会 等,
为学生提 供展示 自 我 、 交 流互 鉴 的 平台 。教师还应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音乐创作
和表演活动,发 挥 自 己 的 想象 力和创造力,表达自 己 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三) 文 化理解
文 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 文 化 语 境中音乐
艺术的人 文 内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文 化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与 文 化的关联:通过 介绍 不同 文 化 背景 下的音乐作品和 风 格特点,使
学生理解音乐与 文 化 之间 的 密切 联系。 例 如,可以引导学生 探 讨中 国传 统音乐
与 西 方 古典 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 差异 和 共 性。
音乐与 社会 生活的联系:通过分析音乐作品 产 生的 历史文 化 背景 和 时代 特
征,使学生理解音乐与 社会 生活 之间 的 紧密 联系。 例 如,可以引导学生分析 某
一 时期 的音乐作品如 何反映当时 的 社会风貌 和人 民 情感。
音乐与 民族文 化的 传承 :通过学 习 和演唱具 有民族 特 色 的音乐作品,使学
7
生了解并 传承 本 民族 的 优秀 音乐 文 化。 例 如,可以引导学生学 习 和演唱中 国民
歌或 戏曲 选段,感受 民族 音乐的 魅 力和 韵味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文 化自觉和 文 化自 信 。通过引导学
生关注不同 文 化 背景 下的音乐艺术现 象 和 问题 ,培养学生的 跨文 化 交 流能力和
国 际视 野 。教师还应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音乐 文 化 传承 和创 新 活动,为 弘扬 和发
展 本 民族 的 优秀 音乐 文 化 贡献 自 己 的力 量 。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 入 《第四单元 一个降号的调与综合拍》的教学 之前 ,学生 们已 经 完成
了音乐必修 课 程的学 习 ,对基 础 乐理知识、音乐 鉴赏 能力以及 简 单的歌唱和演
奏 技 能 有 了一 定 的掌握。特别是 他们 在必修 课 程中 已 经接 触 过音乐基 础 理论、
视唱练耳等相关内容,对 于 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和弦等基本 概念有 了 初
步的理解。
在 之前 的学 习 中,学生 已 经掌握了 无 升降号的自 然 大小调和 五 声性调式的
音程、基本节奏型、二拍子和三拍子单声部旋律等视唱练耳的基本 技 能。 他们
8
能够通过视唱和听辨,准确识别并模唱出 无 升降号的自 然 大小调和 五 声性调式
的音程和旋律。学生 们 还具 备 了一 定 的合唱和合奏经验,能够在 集 体音乐活动
中表现出较 好 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个降号的调与综合拍的学 习 ,具体 涉 及以下
新 知内容:
节奏训练:包括节奏诵读和节奏组合,要 求 学生能够自由组合格子里的节
奏并记写,同 时 能够准确诵读和感知 含有 复杂节奏型的旋律。
听音训练:
单音(调式音级):听记调式音级,并写出所属调式,特别是要能够准确
识别一个降号的调式中的 各 音级。
音程:听记和声音程,模唱所弹奏音程,并从提 供 的选 项 中选出正确的音
程名称,特别是要 熟悉 一个降号调式中的 常见 音程。
和弦:听记三和弦中缺少的音,模唱所弹奏三和弦,并从提 供 的选 项 中选
出正确的和弦名称,特别是要掌握一个降号调式中的和弦 构成 。
旋律:听旋律片段,填写调号及空缺旋律,特别是要能够准确听辨并填写
9
一个降号调式中的旋律。
视唱训练:
单声部:视唱 含有 一个降号的单声部旋律,要 求 能够准确唱出旋律的音高、
节奏和表情。
二声部:视唱 含有 一个降号的二声部旋律,要 求 能够在 保持 自 己 声部准确
性的同 时 ,注 意倾 听 其他 声部, 保持 声部 间 的和谐与 均衡 。
(三)学生学 习 能力分析
音乐感知能力:经过必修 课 程的学 习 ,学生 们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感知
能力,能够准确识别音高、节奏和旋律等音乐要素。对 于含有 复杂节奏型和调
式的音乐片段, 他们 的感知能力可能还 需 要进一步提升。
音乐表现能力:学生 们 在歌唱和演奏方面 已 经 积累 了一 定 的经验,能够较
好 地表现音乐情感和 风 格。在视唱练耳方面,特别是面对 含有新 调式和复杂节
奏型的旋律 时 , 他们 的表现能力可能还 需 要 加 强。
音乐理解能力:学生 们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理解能力,能够从整体上 认
知音乐作品的音响特征和 文 化 背景 。对 于新 调式和复杂节奏型的理解, 他们 可
能还 需 要 更 多的引导和练 习 。
10
合作与协调能力:在合唱和合奏等 集 体音乐活动中,学生 们已 经表现出了
较 好 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在二声部视唱等 需 要高度协作的音乐活动中, 他们 的
合作与协调能力还 需 要进一步提升。
(四)学 习障碍突破策略
强化节奏训练:
分段练 习 :将复杂的节奏型分 成若干 小段进 行 练 习 ,逐步掌握 每 个小段的
节奏特点。
节奏接龙: 采 用节奏接龙的方式, 让 学生 依 次诵读或演奏节奏片段,增强
节奏感和节奏感知能力。
节奏组合: 鼓励 学生自由组合格子里的节奏,并 尝试 记写和诵读组合 后 的
节奏片段,提高节奏组合和感知能力。
加 强听音训练:
模唱练 习 :通过大 量 的模唱练 习 , 让 学生 熟悉 一个降号调式中的音高、音
程和和弦等音乐要素。
对比听辨:将 含有 相同音乐要素 但 不同调式的旋律片段进 行 对比听辨,帮
助学生 区 分不同调式中的音乐要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