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5 音乐基础理
论《第一单元 音的记法及演奏法》大单元整体教学
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5
《音乐基础理论》的第一单元《音的记法及演奏法》。这一单元作为音乐理论
学习的基础,包含了音符及其划分、休止符、附点、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五
线谱及常用记号、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等多个方面,是音乐学习不可或缺的理
论基础。
音符及其划分:包括简谱与五线谱中音符的表示方法、时值长短、附点音
符等,这是理解音乐节奏与旋律的基础。
休止符:学习音乐中音响的暂时间断,即休止符的表示方法和时值,有助
于理解音乐中的停顿与呼吸。
附点:附点音符和附点休止符的学习,增加了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使音
3
乐表达更加丰富多变。
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理解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和特殊划分,如三连音、
五连音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复杂节奏。
五线谱及常用记号:学习五线谱的构成、谱号与谱表、音的分组、变化音
级与等音、常用记号等,这是音乐读谱和演奏的基础。
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装饰音如倚音、波音、回音、颤音等,以及演奏法
记号如连音、断音、持续音等,能够丰富音乐的表现力,使演奏更加生动。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涵盖了音乐基础理论中的多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系统学习,
使学生掌握音乐记谱和演奏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和演奏打下坚实基
础。
系统性:从音符、休止符、附点等基础元素出发,逐步深入到五线谱、常
用记号、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等复杂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践性:理论学习与实际演奏紧密结合,通过装饰音和演奏法记号的学习,
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理论的实践应用。
渐进性:从基础到复杂,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有
4
助于学生逐步建立系统的音乐理论基础。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整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主题式教学和情境创设,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主题式设计:以“音乐记谱与演奏的基础理论”为主题,将音符、休止符、
附点、五线谱、常用记号、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等内容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
整的主题单元。
情境创设:通过模拟实际演奏场景,如乐队排练、合唱表演等,让学生在
情境中学习和应用音乐理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实践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乐谱阅读、音乐创作、
演奏表演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体验:通过学习音符、休止符、附点等音乐基础元素,学生能够
更加敏锐地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体验音乐的美感。
5
音乐形式美感:通过五线谱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
和形式美感,提升对音乐艺术的整体认知。
音乐风格认知:通过装饰音和演奏法记号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音
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拓宽音乐审美视野。
(二)艺术表现
音乐表演技能:通过学习演奏法记号,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和方
法,提高音乐表演水 平 。
音乐创作能力:在理解音符、休止符、附点等音乐基础元素的基础 上 ,学
生能够 尝试 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表达自 己 的音乐情感和 想 法。
集 体 协 作能力:通过乐队排练、合唱表演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 会 与 他
人 协 作, 共 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和表演。
(三) 文 化理解
音乐与 文 化的 关 系:通过学习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
社会 、 历史 、 文 化等方面的紧密 联 系,认识到音乐是 文 化 传承 和发 展 的重要 载
体。
多元 文 化视野:通过学习 世界各国 的音乐作品和风格,学生能够拓宽多元
6
文 化视野,增进对不同 文 化 背 景下音乐的理解和 尊 重。
文 化自 信 :通过学习中 国传 统音乐和 民族 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增 强 对中 华
优秀传 统 文 化的认同感和自 豪 感, 树 立 文 化自 信 。
具 体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对应 关 系:
音符及其划分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不同音符的时值和表示方法,学生能够感知到音乐的
节奏和旋律美感。
艺术表现:掌握不同音符的演奏技巧,能够 准 确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文 化理解: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中音符 运 用的 差异 ,增进对多元 文 化
的理解。
休止符
审美感知:学习休止符的表示方法和时值,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停顿和呼
吸,体验音乐的美感。
艺术表现:掌握休止符的演奏技巧,能够在演奏中 准 确表达音乐的停顿和
节奏变化。
文 化理解:理解不同 文 化 背 景下音乐中休止符 运 用的 差异 ,增进对多元 文
7
化的理解。
附点
审美感知:学习附点音符和附点休止符的表示方法和时值变化,能够体验
到音乐节奏的丰富性和多 样 性。
艺术表现:掌握附点音符和附点休止符的演奏技巧,能够 准 确表达音乐的
节奏和动感。
文 化理解: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中附点 运 用的 差异 ,增进对多元 文 化
的理解。
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
审美感知:学习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和特殊划分方法,能够感受到音乐节
奏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艺术表现:掌握复杂节奏的演奏技巧,能够 准 确表达音乐的节奏和 韵 律。
文 化理解: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中节奏 运 用的 差异 ,增进对多元 文 化
的理解。
五线谱及常用记号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五线谱的构成和常用记号,能够感知到音乐作品的结
8
构和形式美感。
艺术表现:掌握五线谱的读谱技巧和方法,能够 准 确演奏音乐作品。
文 化理解:理解不同 文 化 背 景下五线谱 运 用的 差异 和特点,增进对多元 文
化的理解。
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
审美感知:学习装饰音和演奏法记号的表示方法和演奏技巧,能够感受到
音乐表现力的丰富性和多 样 性。
艺术表现:掌握装饰音和演奏法记号的演奏技巧和方法,能够丰富音乐的
表现力。
文 化理解: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中装饰音和演奏法记号 运 用的 差异 和
特点,增进对多元 文 化的理解。
通过以 上 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 文 化理解三
个方面 全 面提升音乐核心素养,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和演奏打下坚实基础。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进入高中 阶段 的学生,在 义务 教 育阶段已经接 受了系统的音乐教 育 ,对音
9
乐基础理论有了一 定 的了解和掌握。对于音符、休止符、附点等基本 概念 ,学
生 们已经具备初 步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在简谱和五线谱的读谱方面,学生 们也
有一 定 的基础,能够识 别 基本的音符和节奏, 并 能简单地进行视唱和视奏。学
生 们 通过音乐 鉴赏 、 歌 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对音乐的表现形式、表现要素以
及音乐与 社会文 化的 关 系有了一 定 的认识和体验。
高中 阶段 的音乐学习不 仅仅 是对 已 有知识的简单复习和 巩固 , 而 是要在 已
有基础 上 进行深化和拓 展 , 培 养学生的音乐学 科 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
术表现和 文 化理解等方面。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 需 要将 已 有的音乐基础知
识与 新 的学习内容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自 己 的音乐理论水 平 和音乐实践能力。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普 通高中音乐课 程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中音乐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 分,主要包括音的记法及演奏法、五线谱
及常用记号、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等方面的知识。 具 体内容包括:
音符及其划分:进一步 细 化音符的时值划分,包括 全 音符、二分音符、 四
分音符、 八 分音符等, 并引 入附点音符的 概念 ,增加音符时值的复杂性。
10
休止符: 讲 解休止符的作用和时值划分,使学生理解音乐中 静默 的重要性。
附点: 详细介绍 附点的用法,包括附点音符和附点休止符,以及复附点的
概念 。
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在基本划分的基础 上 , 引 入三连音、五连音等特殊
划分形式,丰富节奏的表现 手 法。
五线谱及常用记号: 详细讲 解五线谱的构成、谱号与谱表、音的分组、变
化音级与等音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视唱练 耳 和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装饰音与演奏法记号: 介绍 倚音、波音、回音、颤音等装饰音,以及连音、
断音、持续音等演奏法记号,使学生能够更 细腻 地表现音乐情感。
这 些 内容不 仅 要 求 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还 要 求 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
用于实际的音乐表演中,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生的认知能力、 逻辑思维 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 较强 ,能够理解和
接 受 较 为复杂的 概念 和知识。在音乐学习 上 ,学生 们已经具备 了一 定 的音乐感
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通过 听觉 和视 觉 等多 种 感 官途径获取 音乐 信息 , 并 进
行 初 步的分析和 处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