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4 戏剧表演
《第五单元 歌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选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4 《戏剧表演》的
第五单元《歌剧》。本单元分为两节,第一节为概述与欣赏,包括歌剧的基本
知识、歌剧的诞生及在中国的发展、歌剧的赏析以及具体作品鉴赏,选取了
《你那颗冰冷的心》和《北风吹》两部经典歌剧选段。第二节为排演与实践,
通过《饮酒歌》和《绣红旗》两部作品的排演,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歌剧表演
的魅力,理解歌剧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
(二)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节 概述与欣赏
歌剧的基本知识:介绍歌剧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歌剧作为综合
性艺术形式的特征,包括音乐、文学、舞蹈、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元素的融
合。
3
歌剧的诞生及在中国的发展:讲述歌剧在西方,特别是在意大利的起源,
以及它如何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壮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民族歌剧。
歌剧的赏析:教授学生如何欣赏歌剧,包括欣赏歌剧的音乐之美(声乐、
器乐)、文学基础(脚本)、舞台呈现(布景、服装、造型、道具等)。
作品鉴赏:选取《你那颗冰冷的心》和《北风吹》两部经典歌剧选段进行
鉴赏,通过详细分析作品的剧情、人物、音乐特点等,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
力。
第二节 排演与实践
作品排演:选取《饮酒歌》和《绣红旗》两部歌剧选段进行排演。通过排
演,学生将亲身体验歌剧表演的全过程,包括角色分配、台词练习、音乐排练、
舞台调度等。
拓展与探究:在排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如探讨不同文化
背景下歌剧的异同、分析歌剧对现代音乐剧的影响等,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
素养。
4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围绕歌剧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展开,从基本知识、历史发展到
作品鉴赏、排演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通过整合单元内容,旨在
让学生全面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方面
的音乐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作品鉴赏、排
演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
作能力。还应注重跨学科整合,将音乐、文学、历史、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入
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定义与内涵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在歌剧教学中,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对歌剧音乐、剧情、人物、舞台呈现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上。
5
具体表现
音乐感知:能 够聆 听并感 受 歌剧音乐中的 旋律 、节 奏 、和声、音色等要素,
理解音乐在歌剧中的情感表 达 、 氛 围 营 造等作 用 。
剧情理解:能 够 通过歌剧的剧情发展,理解作品的主 题 思 想 、人物 关系 、
冲突矛盾 等,把握歌剧的整体结 构 和艺术特色。
人物分析:能 够 分析歌剧中主要人物的性 格 特点、心理 变 化等,理解人物
在剧情发展中的作 用 和意义。
舞台呈现:能 够 欣赏歌剧的舞台布景、服装、造型、道具等舞台呈现元素,
理解它 们 在 营 造戏剧 氛 围、 塑 造人物形 象 等方面的作 用 。
教学 策略
作品鉴赏:选取经典歌剧选段进行鉴赏,引导学生 聆 听音乐、理解剧情、
分析人物、欣赏舞台呈现。
情 境模拟 :通过角色 扮 演、情 境再 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歌剧的艺术
魅力, 加深 对歌剧艺术的理解。
跨学科整合:将音乐、文学、历史、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6
(二)艺术表现
定义与内涵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 唱 、演 奏 、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 创等 活动 ,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歌剧教学中,艺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学生的歌剧表演能力上。
具体表现
歌 唱 能力:能 够运用正确 的歌 唱 方 法 演 唱 歌剧选段,表 达 角色的情感内涵
和艺术特色。
表演能力:能 够 通过 肢 体 动 作、面部表情等方式,生 动地塑 造歌剧人物形
象 ,展现剧情 冲突 和人物 关系 。
协作能力:能 够 在歌剧排演中与 他 人协作, 共 同完成表演 任务 ,展现团队
精神 和 集 体协作能力。
创新能力:能 够 在理解歌剧 原 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和 改编 ,展现个
人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审美 追求 。
教学 策略
排演实践:选取经典歌剧选段进行排演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歌 唱 、
7
表演和协作能力。
角色 扮 演:通过角色 扮 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歌剧人物的情感和内心
世界 , 加深 对角色的理解和表现。
创意 编 排: 鼓励 学生进行创意 编 排和二次创作,展现个人的艺术创新能力
和审美 追求 。
(三)文化理解
定义与内涵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歌剧教学中,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歌剧
文化背景、历史传 承 、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和 认 识上。
具体表现
文化背景:能 够 了解歌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歌剧艺术
特色。
历史传 承 :能 够认 识歌剧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理解民族歌剧在中国文化背
景下的传 承 与创新。
艺术特色:能 够 分析不同歌剧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音乐风 格 、剧本创作、
8
舞台呈现等方面的特点。
文化 比较 :能 够 进行跨文化 比较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歌剧艺术的异同,
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 尊 重。
教学 策略
背景介绍:在讲解歌剧作品 时 ,注重介绍 其 文化背景和历史传 承 , 帮助 学
生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比较 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 比较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歌剧艺术的异
同,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 尊 重。
拓展探究: 鼓励 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如 研 究歌剧对现代音乐剧的影响、探
讨歌剧在现代 社会 中的价值和意义等,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4 《戏剧表演》第五单元《歌剧》的学习之 前 ,
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包括声乐、器乐、音乐鉴赏等方面的内
容。通过之 前 的学习,学生 也 对戏剧表演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戏剧的基本要
素、表演 技巧 等。歌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戏剧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
9
戏剧表演能力提 出 了 更 高的要 求 。
音乐基础:学生 已 经 掌 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节 奏 、 旋律 、
和声等,并具 备 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 够区 分不同风 格 的音乐作品,理解音
乐 所 表 达 的情感和意 境 。
戏剧表演基础:在之 前 的课程中,学生 已 经学习了戏剧表演的基本 技巧 ,
如角色 塑 造、台词 处 理、情感表 达 等,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 些 基础知识和
实践经验将有 助于 学生 更好地 理解和演 绎 歌剧中的角色。
多元文化 认 知:通过之 前 的学习,学生对不同国 家 和 地区 的音乐文化有了
一定的了解,这有 助于他们 在欣赏和学习歌剧 时 , 更好地 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
和艺术特色。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歌剧》的学习将围绕歌剧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具体作品
的赏析和排演展开。学生将 深 入了解歌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并通
过实践 活动 提升自 己 的音乐素养和戏剧表演能力。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学生将了解歌剧的形成背景、历史 沿革 以及在不同国
10
家 和 地区 的发展情 况 。这将有 助于他们更 全面 地认 识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并理
解 其 在 世界 音乐文化中的重要 地位 。
歌剧的艺术特点:学生将学习歌剧的音乐特点,包括声乐(如 宣叙 调、 咏
叹 调、重 唱 、合 唱 等)和器乐(如 序曲 、 前奏曲 、 幕间曲 、 终曲 等)的 运用 ,
以及歌剧的舞台呈现(如布景、服装、造型、道具等)。这 些 知识的学习将有
助于 学生 更深 入 地 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
具体作品的赏析与排演:本单元将选取 几 部经典歌剧作品进行赏析和排演,
如 普契尼 的《 图兰朵 》、 威尔 第的《 茶花女 》以及中国的民族歌剧《 白毛女 》
等。学生将通过欣赏这 些 作品,了解歌剧的剧情、角色、音乐特点等,并通过
排演实践 活动 提升自 己 的戏剧表演能力。
拓展与探究:在单元的 最后 部分,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与探究,如探讨歌
剧与 其他 艺术形式的 关系 、歌剧在现代 社会 中的发展与创新等。这将有 助于 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他们 的探究能力和 批判 性思维。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生的 认 知能力 已 经发展到 较 高 水平 , 他们 具 备较 强的 逻辑 思维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