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
《第四单元 编创与表演》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的《第四单元 编创与表演》。本单元旨在通过舞蹈编创与表演的
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
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教学内容围绕舞蹈编创展开,包括动作编创、舞句编创、
舞段编创以及最终的表演实践,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
舞蹈编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舞蹈艺术表现能力,并通过舞蹈作品理解和
传达文化内涵。
(二)单元内容分析
1. 动作编创
动作编创是舞蹈编创的基础,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分析,从日常
3
生活中或特定情境中提取舞蹈元素,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设计。此部分内容注重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情境设想或姿态模仿,学生能够获得主题动
作,并通过改变动作的空间、节奏与力量,发展出一组动作。这一过程不仅锻
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2. 舞句编创
舞句编创是在动作编创的基础上,将一系列动作通过节奏、空间和力量的
变化连接起来,形成具有表现力的舞蹈句子。学生通过改变动作的节奏、空间
位置和力量强度,使舞蹈句子更加丰富多样,富有变化。此部分内容着重培养
学生的节奏感、空间感和力度控制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舞蹈编排能力。
3. 舞段编创
舞段编创是在舞句编创的基础上,将多个舞句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逻辑组合
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段落。学生需要运用 ABA 等结构模式,对舞句进行
发展和变化,以呈现出完整的舞蹈作品。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整体把
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能够考虑到舞蹈作品的主题、情感和风格。
4. 表演
4
表演是将编创的舞蹈作品呈现出来,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将
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传递给观众。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舞蹈动作的准
确性、节奏感和表现力,同时还需要与音乐、舞台布景等元素紧密配合,以达
到最佳的演出效果。此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5. 拓展
拓展部分是对舞蹈编创与表演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
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特点,从而丰富自己的舞
蹈语汇和编创思路。学生还可以尝试将舞蹈与 其 他艺术形式( 如 音乐、 戏剧 、
美术等) 相 结合,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 跨界 艺术作品。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内容整合以舞蹈编创 为 核心,将动作编创、舞句编创、舞段编创
和表演等 各 个 环 节紧密 联 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 师应 注重 引导 学生从生活中 寻找 舞蹈 灵 感,通过观察和模仿提炼舞蹈元素,
进而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设计和编排。教 师 还 应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出具有深 刻 内涵和高度艺术性
5
的舞蹈作品。
在具体实 施 过程中,教 师 可以 采 用分 阶 段教学的方式, 先 通过理 论讲 解和
案例 分析,使学生了解舞蹈编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然后 通过实践 操 作和 小 组
合作, 让 学生 亲 自动 手 进行舞蹈编创和表演 ; 最 后 通过展 示 和 评价 , 让 学生对
自己的作品进行 反 思和 总 结,不 断 提升自己的舞蹈编创 水平 。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1. 内涵理解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 手 段及 独
特美感的体 验 、感 悟 、理解和把握。在舞蹈编创与表演 领域 ,审美感知具体表
现 为 对舞蹈动作、节奏、空间、力量等元素的 敏锐 感知和深 刻 理解。学生需要
通过观察、模仿和体 验 , 逐渐 培养出对舞蹈艺术的 独 特审美 视角 和感知能力。
2. 教学要求
情境感知 :引导 学生从生活中 寻找 舞蹈 灵 感,通过观察和分析特定情境中
的动作、姿态和节奏,提炼出舞蹈元素。
6
动作分析 : 通过 案例 分析, 让 学生了解不同舞蹈动作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培养他们的动作感知能力。
节奏体 验: 通过节奏 练 习和节奏 游戏 , 让 学生感 受 舞蹈节奏的变化和魅力,
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空间感知 : 通过空间布 局 和 队 形变 换 的 练 习, 让 学生理解舞蹈动作在空间
中的表现方式,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3. 评价标 准
学生能 否 从生活中提取舞蹈元素,并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设计。
学生能 否 准确分析舞蹈动作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对舞蹈作品有自己 独 特的
审美 见 解。
学生能 否 在舞蹈表演中准确把握节奏和空间布 局 ,展现出 良好 的审美感知
能力。
(二)艺术表现
1. 内涵理解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 歌唱 、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舞蹈编创与表演 领域 ,艺术表现具体表
7
现 为 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姿态和表情来传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学生需要
具备 良好 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能够将内心的情感通过舞蹈动作准确 地 传达
给观众。
2. 教学要求
动作 训练: 通过系统的舞蹈基本 功训练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
情感表达 :引导 学生深 入 理解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通过舞蹈动作、姿
态和表情来准确传达这 些 情感。
合作表演 : 通过 小 组合作和 集 体表演,培养学生的 团队 协作能力和 集 体 荣
誉 感。
创新实践 :鼓励 学生进行舞蹈编创和表演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艺
术表现力。
3. 评价标 准
学生能 否 准确掌握舞蹈动作和技巧,展现出 良好 的身体协调性。
学生能 否 通过舞蹈动作、姿态和表情准确传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能 否 在 小 组合作和 集 体表演中展现出 良好 的 团队 协作能力和 集 体 荣誉
感。
8
学生能 否 在舞蹈编创和表演实践中展现出创新思 维 和艺术表现力。
(三)文化理解
1. 内涵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舞蹈编创与表演 领域 ,文化理解具体表现 为 学生通过学习
和表演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学生需要具备开 阔 的文化 视野 和 跨 文化 交流 能力,能够 尊 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
艺术表现形式。
2. 教学要求
文化 导入: 通过 介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特点, 引导 学生了解不同
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品分析 : 通过舞蹈作品的分析和 鉴赏 , 让 学生了解作品 所蕴含 的文化内
涵和 历史 背景。
跨 文化 交流:鼓励 学生 参 与 跨 文化 交流 活动,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
式和审美观 念 。
文化创新 :引导 学生将不同文化的舞蹈元素 融 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创新
9
性的舞蹈作品。
3. 评价标 准
学生能 否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学生能 否 通过舞蹈作品的分析和 鉴赏 ,深 入 理解作品 所蕴含 的文化内涵和
历史 背景。
学生能 否 在 跨 文化 交流 活动中展现出 尊 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的能力。
学生能 否 在舞蹈编创中 融入 不同文化的舞蹈元素,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舞
蹈作品。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 入 《编创与表演》这一单元 之前 ,学生 已 通过 之前 的学习, 积累 了丰
富的音乐与舞蹈知 识 。学生在必修 课 程《音乐 鉴赏 》中, 已经 接 触 过多 种 音乐
风格和 流派 ,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特 征 有了一定的理解 ; 在《音
乐与舞蹈》模 块 中,学生 初 步掌握了舞蹈的基本动作、节奏感和空间感,对舞
蹈艺术的魅力和表现力有了 直 观的 认识 。特别是在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
10
的 前几 个单元中,学生对中 外古典 舞、现 代 舞等不同舞 种 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有
了深 入 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掌握了这 些 舞 种 的基本舞步和组合。
学生还通过音乐 课 程中的《 歌唱 》和《演奏》模 块 ,发展了 良好 的音乐表
现力和节奏感,这对 于 舞蹈编创与表演来 说 ,是 极其宝贵 的基础。在《音乐编
创》模 块 中,学生学 会 了 如何利 用音乐 材料 进行 简 单的创作,这 种 创作能力将
直 接 迁移 到舞蹈编创中,使他们能够从音乐的 角 度 去 思考舞蹈的编排和表现。
(二)新知内容分析
《编创与表演》单元是在学生 已 有音乐与舞蹈知 识 基础上的一次深化和拓
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舞蹈编创与表演的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 维 、艺术表现力和 团队 协作能力。新知内容包括 :
舞蹈编创的基本理 念 与方法 : 学生需要理解舞蹈编创的来 源 、过程以及 如
何 将个人情感、生活体 验融入 舞蹈作品中。掌握舞蹈编创的基本步 骤 ,包括选
定素 材 、获得主题动作、发展 为 一组动作、形成舞句和舞段等。
舞蹈动作的编创与组合 :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学 会如何 将单个舞蹈动作组
合成连 贯 、有表现力的舞句和舞段。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有 良好 的舞蹈基础,还